很多人担心买东西被骗,那卖东西的就绝对安全了吗?NO、NO、NO!网络交易便捷的背后,交易对象是否“心怀鬼胎”都不得而知。随着网络购物日益盛行,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也备受广大群众青睐,很多人选择在线上平台出售闲置物品,如不用的衣服、包包、电子产品等。但交易时请一定擦亮眼,小心掉入骗子精心挖的“坑”哦。近日,旬阳市法院甘溪法庭就受理了一起当事人在二手交易平台出售购物卡被骗的案件。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案情简介
杨女士手上有几张购物卡想在平台上转让出售,发布了售卖信息后很快就有买家联系了她,买家十分爽快也没还价,当即表示可以拍下该商品并发来了下单链接。但是粗心的杨女士没有注意到,买家在拍下商品后迟迟未付款,甚至系统发来的“买家已付,待卖家发货”等提示均是买家自行编辑的,并且对交易页面底部的卖家交易安全提醒也没有上心。
后杨女士将购物卡密码发给买家,买家通过卡密绑定了购物APP,这时的杨女士才看见平台提示,意识到买家还没有付款,眼看订单即将关闭,杨女士赶紧催促买家付款,但获得卡密的买家有恃无恐,要求杨女士将购物卡剪碎后再付钱,杨女士只能被迫将购物卡剪碎,怎料发送剪卡视频后对方彻底将杨女士拉黑。杨女士通过相关合法维权渠道获悉了买方信息后,将其诉至旬阳市法院甘溪法庭,要求被告李某返还不当得利款1500元。
甘溪法庭受理该案后,第一时间与李某取得了联系,李某辩称因经济困难,早已将该二手交易平台账户售卖他人,日常不是自己使用,对购物卡交易并不知情,但未提供证据佐证。后经法庭干警耐心向李某及其家人释明法律关系,最终李某返还杨女士1500元,杨女士撤诉结案。
法官提醒
1、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交易,出售购物卡等虚拟产品时请务必先确认对方已付款,再将卡号、密码等信息告知实际付款的买家,防止上当受骗。如不慎被骗请留好证据,联系官方平台客服专员帮忙追损或拨打110报警。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时,无论买方还是卖方,都要提高防范意识,随时保持警惕之心!
2、广大群众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勿出售个人的实名社交账号,这些被售卖的社交账号可能会流入电信诈骗、网络赌博、虚假购物等犯罪团伙手中,被用于违法犯罪。如买受方利用社交账号进行电信诈骗等行为,转让社交账号的主体可能会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切勿因贪图小利而出售个人社交账号,以免沦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END
来源:甘溪法庭 廖泓铭| 编辑:高静
校对:赵景丽 | 责编:周雅鹏 | 审核:旬阳法院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