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首届“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剑指IP影视改编新未来

企业   2024-11-06 11:30   北京  

来源:主编温静

作者:唐瑞峰

导读2024年11月1日,“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会举办,现场重磅嘉宾云集。由《小说月报》这样的顶级文学期刊与影视前沿公司携手,本届榜单最终将推介10部文学作品,包括5部最具改编价值短篇小说和5部最具改编价值中篇小说,旨在为优秀作家、作品与影视制作机构之间搭建起一座更为宽广、坚实的桥梁。



2024年11月1日,“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会举办,现场重磅嘉宾云集。此次由中子星影业、陕文投艺达影视携手百花文艺出版社及其旗下的《小说月报》,共同推出的“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吸引了行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现场由活动总策划、著名编剧,导演,北京大学教授,电影《满江红》《坚如磐石》《狙击手》原著、编剧陈宇登台推介上榜小说,著名影视制作人、出品人、陕文投艺达影视总经理贾轶群;百花文艺出版社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薛印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张宏;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分别致辞。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班峰;《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长江文艺》副主编喻向午;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资深制作人,监制戴莹;著名导演沈严、姚晓峰;著名演员海清等嘉宾登台为上榜小说作者颁发荣誉。能够吸引来自文学、影视行业诸多领军人物到场,可见此次“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受到的行业关注。



由《小说月报》这样的顶级文学期刊与影视前沿公司携手,本届榜单最终将推介10部文学作品,包括5部最具改编价值短篇小说和5部最具改编价值中篇小说,旨在为优秀作家、作品与影视制作机构之间搭建起一座更为宽广、坚实的桥梁。


正如贾轶群在当天致辞中指出的:“在影视寒冬的当下,我们需要的不是内卷,而是报团取暖,携手共同寻找市场增量,提升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潜力。我们衷心的希望,和在座的影视同仁们一起,互帮互助,寻找产业瓶颈期下的突破口,寻找与其它包括游戏、短视频在内的内容产品的竞争优势。”以前瞻性的行业视角,在影视行业进入变革期的当下,指向IP改编价值的新契机与新未来,这也就是“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在当下所表现出的价值。



顶级期刊+影视前沿公司,

剑指IP改编未来


翻开中国文学与影视发展的历史,两者其实保持着一种彼此赋能、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作品与彼时的文学作品交相辉映,到新世纪《激情燃烧的岁月》《集结号》《潜伏》等经典影视改编,再到近几年的《人世间》《人生》《繁花》等,文学与影视的融合发展,深刻反映着时代变革和现实生活,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创作互动和爆款良性循环。


比如《小说月报》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刊物,也是很长时间以来影视作品重要的文学源头之一,根据其作品改编的早期作品包括《神鞭》《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在国内外具有极高认可度的华语影视杰作;到了近几年,也有运用IP全版权开发的新思路拓展产业链,打造《我是余欢水》这样全周期、全流程、全版权运作的典型案例。


目前这种文学与影视的联系也在迎来良性的市场讯号——具有高度文学和思想性、能够真实反映时代和人民生活的严肃文学作品,正在替代行业里一些同质化、套路化的流量创作,回归影视制作主流。


正如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以来,文学赋能影视、影视助力文学,二者深度融合发展,也越来越成为我们影协工作的着力点。尤其是这几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贯通‘做人的工作’和‘推动电影创作’……推动电影和文学与时代共舞、与人民共情。”



在这样的市场趋势中,行业其实存在一个难点,即如何在每年涌现的诸多作品中,选拔真正具有文学性、故事性、共鸣感的文学佳作。


相较于网络IP可以单纯以流量为选拔标准,以内容为准绳的选拔需要更具经验、审美和专业性的眼光,比如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就成了改编热门;而《小说月报》始创于1984年的“百花奖”同样是业界关注焦点,其在2015年升级为“百花文学奖”后,还于2017年新增了“开放叙事奖”和“影视剧改编价值奖”,着力搭建从文学到影视的转化桥梁,其中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开放叙事奖”,首获“影视剧改编价值奖”的正是网剧《我是余欢水》原著、余耕创作的《如果没有明天》。


再到如今首届“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推出,这座桥梁正在变得更加宽阔。一侧是发展路上原创内容严重不足的影视产业,一侧是有大量文学作品涌现、但缺乏有效的甄别和转化的渠道的文学领域,榜单将从文学出版和影视制片双端发力,给文学创作以新的活力,给影视产业巨大的原创内容生发源泉,双端发力助力产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子星影业和艺达影视从影视化改编的角度,还对每部作品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做出专业的影视策划及项目开发方案,使潜在的投资方,能够迅速明了该作品的影视改编价值和创作方向;为此,陈宇不辞辛苦地带领中子星影业和艺达影视的策划团队,组建了一个专业的文学作品孵化机制和项目开发系统,真正实现了榜单的行业价值与艺术价值落地。


一个更加专业、高质、深度的IP改编体系,正在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成为影视变革期的关键利好。


10部作品,10种可能,

文学改编的价值落地


此次榜单的选拔阶段,主办方历时一年收集来自全国各地370余篇文学作品,分别刊发于2023年第1期至2024年第8期《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大字版》、《小说月报·原创版》及《科幻立方》。经过影视界与文学界资深专家及行业领袖的三轮评选,终选出年度最具影视改编潜力的十部佳作,为影视项目开发提供有力的文学支撑。


最终十部上榜作品为:短篇小说《夜游神》《鸟投林》《牧羊人失踪案》《九三年》《去未来购物》、中篇小说《无名之地》《建筑伦理学》《保持沉默》《互猎》《西北有高楼》。


这些作品涵盖了军旅、爱情、乡村、悬疑、犯罪、女性、武侠、历史、当代都市等诸多题材。而文学作品多元化的背后是影视改编的多重可能性,陈宇在现场推介时就深度结合了当下市场喜好,从内容类型、题材创新、时代价值等不同层面分析了项目的可能样态。


比如《夜游神》与《无名之地》分别为短篇小说与中篇小说中票数最高的作品。其中,由史玥琦创作的短篇小说《夜游神》讲述了一次爆炸事故之后,三位伤残养母抚养工友遗孤、后者却意外失踪之后的故事,陈宇指出,该作品从都市传说为切入口,非常契合悬疑类型与女性主义风口,或可开创“社会派女性群像”新表达。而卢一萍创作的中篇小说《无名之地》,讲述九十年代喀喇昆仑山边一处隔绝之地发生的纠葛,被陈宇认为是“新龙门客栈”式的封闭空间冲突,是天然具备可改编性的高概念精品IP。



陈宇在推介上榜小说时也提到:“经典文学的深邃表达,在短视频时代的碎片化观剧氛围中,依然被需要,因此经典文学改编影视剧在这个时代具有‘刚需’价值。”此次上榜的十部作品能够获得推介,就得益于其深刻反映当下大众所思所想的时代价值,而背景各异、经历丰富的作家群体带来了更多元的观察视角与思维方式。



其中有资深作家,如《去未来购物》作者、曾凭借《湖光山色》获茅盾文学奖的周大新,《九三年》作者、电影《百鸟朝凤》的原创作者及编剧肖江虹,《牧羊人失踪案》作者、曾获百花文学奖的70后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等;也有新生代,如《鸟投林》作者、90后智啊威,《夜游神》作者、余华博士生史玥琦等;还有多位女性作家,如《保持沉默》的姚鄂梅、《建筑伦理学》的盛可以等等;而《无名之地》的作者卢一萍正是因为曾在帕米尔高原工作三年,还多次沿西北近八千公里边防一线进行采访,才有了对边疆风土人情和人物形象的深入了解和认知。



10部作品,就是10种可能性。不同的作者代际、地域、经历和创作题材等要素,让这些作品表现出足够的多元性,更以极具当下性、价值性的文学价值与影视相结合,推动作品市场化的全新空间。三家主办方代表表示,将把这些优秀作品输送给业内制作公司,既全面覆盖市场对于影视作品种类丰富的要求,同时满足不同平台及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而这也正是榜单指向的IP改编未来。


影视行业变革期,

让文学成为一剂良药


近年来,影视行业传统的IP改编模式正在出现更强的市场钝感,以流量为导向的行业创作惯性,正在与观众期待高价值内容的需求形成差异。这是前文提到的,严肃文学改编重回市场主流的关键因素,反过来看,具有高度内容价值、艺术价值和情绪价值的文学也正在成为一剂良药,为影视行业提供重回“内容为王”逻辑的生命力。


而影视行业是存在这种需求的,当下其正处于一个明显的变革期,一边是市场越来越成熟,缺乏故事逻辑和魅力人物的作品已经很难继续吸引流量,推动行业进入更加理性、To C的创作生态;一边是AI等制作技术的迭代,让科幻等更多高难度拍摄成为可能。在技术周期与市场周期叠加影响下,行业正在进入全新的生产阶段,并对优质内容来源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的出现正当其时,将一批具有文学改编价值的佳作推向市场,不仅让好作品回收好价值,也为影视创作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深刻动人的故事蓝本,推动市场产生新需求和新粘性。


同时,到场的多位行业嘉宾也在论坛阶段,进一步分享了文学改编的经验和思考。比如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彦就提出,影视剧改编作品虽然要遵从原著初心,但编剧应该有更大自由度去二度创作;陈宇也提出了评判小说是否值得影视改编的四个标准:作品是否具有当代性、开创性,从独特角度给予读者以启发;是否有很好的世界观;是否有鲜明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是否有突出优秀的情节设计。而从文学创作领域,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小说月报》《散文》主编汪惠仁表示,当下作者们在日常化写作中加入了类型化元素,这也是影视带来的影响,他希望影视业建立自己的艺术标准,让文学和影视业真正实现相互滋养。



从作品推介、改编策略参考再到经验分享,此次“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会可谓是从各个方面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保驾护航,推动行业的健康、长期发展。令人感动的是,贾轶群在致辞中明确表示,三家主办方事前就已约定,此次评选出的项目,三家中任何一方,都不会预先占有和购买影视版权,“我们的目的,就是把这些作品和我们策划的开发成果,免费推送给行业和在座的诸位,真正做到连接影视企业与作家之间的彩虹之桥。”如此初心和使命感,让这份榜单所带来的行业价值与可能性,值得进一步高估。



这不仅是推动更多文学作品“跨界”生长、“破圈”传播、深度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激活影视创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探索。未来,“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还将探索文学与影视结合的无限可能,值得保持期待。

 

往期回顾

头条 | 番茄《斩神》开启影视化征程,腾讯动漫IP版图再扩大?
头条 | 游戏、国漫、IP,二次元赋能新消费商业空间
头条 | “预制音乐”的时代到了,人性经得起考验吗?

版话
版话运营主体中视瑞德,多年服务于国家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公司、融媒体机构、新媒体行业,通过版话自媒体与您分享文化传媒行业内的热点、动态、原创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