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意义032||志士李白2·李白的蜀中求学与入世策略2-③
文摘
文化
2023-05-29 08:53
四川
李白的意义032||志士李白2·李白的蜀中求学与入世策略2-③
三、李白的“入仕三部曲”
入世是要讲究策略的。在大唐名士、高官李邕面前,李白尽管傲气冲天,狂放不羁,他心里其实早就有了自己的入世之策。由李白的实际行动来看,他为济世理想的顺利实现有过精心谋划,这就是“入仕三步曲”:蜀中储备能量、出蜀后寻求引荐、成功入仕完成济世宏愿。这样,“荣亲”的家族使命也就水到渠成,也就顺理成章地“身退”,归隐或学仙,逍遥无碍地享受生命的自由。准备阶段在家乡江油完成,直到二十四岁离开家乡,仗剑远游。这期间,读书以积累知识,习剑以强化武功修炼,访道以加强道行修养,拜师以寻求入仕治世方略,漫游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干谒为以后寻求入仕之路积累经验。二十四岁以后为入仕理想亦即“家族振兴计划”的实施阶段。他为此一直都行走在追梦路上,漫游了大半个神州大地,吸纳天地精气,丰盈人生阅历,博取声名,广结天下名流,干谒权臣要人,以期得到他们的引荐。入仕行动一旦受挫,他就即刻入道,以退为进,“曲线救国”,进一步制造名声,提高声望,扩大影响,为入仕造势,实现隐士、侠士而名士、志士再贤士的梯次提升,以便相时而动,确保成功步入龙庭,登上权力的最高层。为了确保目标达成,以防不测,李白还精心准备了“安全预案”和“补救措施”。除了“终南捷径”,李白还尝试了从戎,以期沙场建功而受封奉赏入仕。安史之乱前,李白先后有过陇右边塞行和幽州行,试图“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 》,“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送张秀才从军》),“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其一),“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司马将军歌》),对建功边塞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奈何“孤剑谁托,悲歌自怜”(《上安州李长史书》),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他也曾盲目地从李璘平乱,竟奢望“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其十一),却招来横祸,流放夜郎。遇赦后,李白又拖着病躯半百从军,年老体弱病重,无奈中途而返,一病不起,遗憾辞世。也就是说,唐代文人的入仕途径,李白均一一做了尝试,凸显出一代志士的奇志奇行:科考,籍谱漏失,身份不明,无缘报考;从戎,游边赴募,无功而返,参与平乱,一次获罪被流放,一次半途而废,抱病而返;干谒求荐,被拒绝;投文献赋,沦为“御用文人”;隐逸从道,剑指“终南捷径”,无意于仙而“仙”。他虽然通过“终南捷径”得以登朝入仕,御赐“翰林供奉”这顶光鲜亮丽的帽子,却与他的期予差之甚远。他想像先贤那样“功成身退”,终是幻灭。入仕是其奋斗一生的人生核心价值追求,也是其改变厄运、光耀门楣的家族使命。入仕不得,转而修仙,用以释放求仕不得的内心郁闷。所以,怀才不遇就成了李白诗中屡吟不衰的主题。李白尽管时刻都愤懑满怀,但他依然是一位打不倒的斗士,不为挫折所困的勇士。他虽然屡败屡战,但他指向未来的目标始终未变,他崇高的人生期予始终未变。强烈的使命感驱使他昂着脖子、挺直脊梁、义无反顾地一直向前。每每在他情绪最低迷,对前景产生迷失感,对理想产生怀疑时,他总会不失时机地给自己加注一支“兴奋剂”,安慰自己说:“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总是不忘初心,心存希望,面向未来!实现济世安民的“伟志”“奇志”是贯穿李白多舛一生的奋斗主线。因此可以毫不夸饰地说,李白是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人格典范,是十足的精神贵族。他不仅目标明确,而且公而忘私;他持之以恒,永不言弃;他多次强调,一旦目标实现,即刻功成身退,绝不贪功恋赏。李白的人格榜样就在于蔑视权贵、平交王侯,其精神标杆就在于追求理想、永不言弃。他的士人风骨就在于保持本真、追求自由而言行率直。他完全可以戴着“翰林供奉”这顶帽子,特风光地在宫廷里“混饭吃”。但是,他选择了离弃。表面的荣光不是目的,锦衣玉食也留不住他。他要以天下为己任而“功成身退”。也就是说,“功成”是其享受成功人生的必备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