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问266》105 || 李白“剔骨葬友”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文摘   2024-07-16 09:04   四川  

《李白之问266105  || 李白“剔骨葬友”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讲到“剔骨葬友”这段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往事。叙述如下:

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间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数年来观,筋骨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式昭明情。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

这故事是李白讲完“散金三十余万”的故事后,接着讲述了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故事。如果他不讲出来的话,别人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

不错,李白讲述的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这两个故事就是为了让外人,尤其要让手握举荐人才大权的官员知道这些。他自己对这两个故事已经给出了“定性”:“散金三十余万”是为了讲述自己具有“轻财好施”的品质。视金钱如粪土,这样的人在朝中为官当然就具备了作清官的基本素质。这样的人不举荐,那又举荐谁呢?

“剔骨葬友”的故事重点展示了他“存交重义”的“优秀品质”。如果说“散金三十余万”这些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的话,那要做到“剔骨葬友”这事真还不易。因此,李白把这个故事写得既生动又形象,不止来龙去脉交代得分外清晰,既有环境描写,又有细节展示,更有心理活动,将其“存交重义”的优秀品质展示得淋漓尽致。不妨简要分析如下:

故事发生的时间:“炎月”,即炎热的夏天。

故事发生的地点:“洞庭湖上”,开始可能在船上,后来到了湖边。唐时的洞庭湖远比现在大,湖边当然也比现在原始、荒芜。

故事发生的环境:险恶,不仅天气炎热,而且有“猛虎前临”,时刻有生命之危。

故事的“分镜头”——这是突显李白“重义”品质的关键:

其一,视“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意外去世为“若丧天伦”,好比死了自己的亲兄弟。

其二,十分悲痛,不仅“禫服恸哭”(身着素白丧服痛哭流涕,在行动上视其为亲兄弟),而且痛哭不止,哭得死去活来,甚至眼泪流干了,流出来的已经是血了——这就是“泣尽而继之以血”的意思。是真兄弟、真痛苦才会如此。他的行为、他的悲恸还感动了路人——“行路间者,悉皆伤心”。注意“悉皆”一语,被感动的不是某几个路人,而是所有见此情形的路人、陌生人。

其三,临危不惧。李白守着死尸,“猛虎前临,坚守不动”。既重情义,还同时显示出侠义精神。

其四,重义贵有恒。好事做到底,李白做到了。掩埋了好友,游历数年后,李白重返故地,剔骨洗净,负骨徒步到鄂城(现武汉鄂城),然后“丐贷营葬”——用借账赊账甚至乞讨的方式,才安葬了好友的尸骨。还需得注意,洞庭湖到武汉有多远?网上一查,约240公里。李白是背着好友尸骨步行完成的,非坐船,非骑马骑驴。再有,唐时道路远非今世道路之平坦便捷。李白需要走多少天才能到达目的地?实在不好估算。

其五,仍然心有不安,甚是遗憾。据行文来看,李白原打算好事做到底,理应让好友尸骨还乡。无奈,“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式昭明情”——回乡的路途实在太遥远了,吴指南家中又没有别的亲人,只好以礼迁葬,用以显示朋友间的真情真义。

李白将其“剔骨葬友”“存交重义”之事写得如此具体生动、情真意切,仍然没有打动高高在上的裴长官,引荐之事依然没有下文。


越爱书屋
介绍国学知识,弘扬李白文化,品读古典诗词,发表个人、转发他人诗文,发表个人书法等短视频、图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