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意义030||志士李白2·李白的蜀中求学与入世策略2-①

文摘   文化   2023-05-27 08:34   四川  

李白的意义030||志士李白李白的蜀中求学与入世策略2-

一、少时求学

为了尽快改变家族“累世不大曜”的厄运,李家的前辈将振兴家族的使命根植在晚辈的心里,一代代人薪火相传,相时以待。时间与机会恰好相遇在李白这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盛唐的时代感召更加固化了他“报主”“荣亲”的远大理想。鼎盛开放的时代更加激发了他的用世壮志。也就是说,是家族培育了他的入世初心,是时代催发了他的盛世雄心。

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李白的启蒙学习起步特别早。还幼小懵懂的时候,他一边接受来至父辈的启蒙教育,用世理想也在悄悄地萌芽。尚在幼年,他写过一首《吟萤火》: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这首诗以比兴入题,以喻收结。萤火虽小虽弱,但雨打不灭,风吹更亮,能够撕破黑暗,播洒光明。若果有朝一日能够飞上天庭,伴月而行,那就能够环拱明月,光耀大地。“佐明君”“安社稷”的宏远之“志”隐约寓于其中。虽然有目标,并不见得就有动力,就能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上。贪玩是小孩的天性。李白也一样。但是,自他经历了铁杵成针这件刻骨铭心的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李白学习的内容不仅丰富,也特别注意难易层次的递增。他自己说是“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很多人对李白这么早就开始学习,且内容还是十分“艰涩”的“百家”著作都心存疑虑。认为他如此小小年纪——这样年龄的小孩一般都还在老妈的怀里撒娇,李白就能熟读诸子百家,或者说博览群书,实在不可能。

今日蜀人眉山刘小川对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同前)存有疑义,在其《品李白》一书中说:“李白十来岁,遍读诸子百家,包括老子庄子的深奥著作。这也是史籍涉及杰出人物常见的记载,我起初相信,后来起了疑心,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单过汉字这一关,就得花上若干年……李白十岁读老庄,真不知他能读出些什么。”但事实证明,李白的确是博览群书,同时也是在青少年时代就做到了这一点。

老子、庄子的著述虽然深奥,但是,李白距他们近,较之今天的我们,理解的难度应该相对要容易些。不像今天的我们,距离老庄更加遥远,要读懂他们的著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仅晓得一个大概。再加上李白父亲的启蒙,导师的指点,要读懂那些今天看来很是艰涩的著述也是有可能的。即使是半生不熟,也不妨碍他写诗,不妨碍他追求理想。这可以从他后来的诗文中找到证据,得到求证。

其实,“五岁”“十岁”仅是诗人的诗歌表达,而非写真实录。李白要强调的,无非是自己读书年龄小,读得早、读得勤、读得多罢了。从他勤奋的程度、涉猎的广度、诗文中引用史料的丰富程度来看,绝不可小觑。所以,他能够“十五凌相如”,虽有夸饰炫耀之嫌,至少已小有所成,对自己多年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此,即使夸张,李白也有足够的资本,他超群的才智也足以令人信服!还有,李白说自己“十岁”即能“观百家”的确有些夸张,除了诗文表达的需要,还是自我推销、博取声名的必要“招数”。

李白的学习源于严格的家教,他本人也十分勤奋。他在《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中说:“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可见,在家父的鞭策引导下,他对学习的内容渐渐有了兴趣,“私心慕之”。由“令”到“慕”这个过程即说明,他的学习由被动慢慢转化为主动,心里有了发奋学习的自觉动力。成语“铁杵成针”的故事即是最好的证明。其实,在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这两句自述之后还有下文:“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既证实了他学习的勤奋与坚持,还证明如此学习事半功倍,很快就见到了奇效。

李白少年求学,十五岁这年最为重要,也最有奇效,为其壮阔的人生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李白曾不无骄傲地说:“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学习的内容在不断拓展。有了博览群书之功,写作上也突飞猛进。他在认为,自己所写之赋已经超越了他的心中偶像、蜀中前辈、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还是在这一年,他同时开始注重能力的培养,早晚习剑,文武兼修。“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这时,李白还向其他唐代文人一样开始漫游,这是学习社会知识、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重要手段。从李白的这些自述可以看出,十五岁这一年对李白的成长影响特别大,以致于在他后来的诗文中多次提到。

这一年,李白已初步学有所成。词赋超群,夯实了追求理想的知识根基;习剑,渴求文武兼备;往来旁郡,拓展视野,广泛获取社会知识。也即是说,十五岁是李白的“成人礼”,他的济世理想在这一年初步形成,并付之于具体的实践准备。所以,著名诗人流沙河在为江油作协主办的刊物《太白文学》题字时写道:“要记住,这里是李白的起点站!”“这里”就是蜀中江油。

尽管如此,李白对自己的文采似乎还不太满意,还有更高的追求。在《酉阳杂俎》中有这样的记录:“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二赋。”精熟《文选》之理是每个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的必修课,必须精熟《文选》之理,通晓作文之法,才能自如地应对科举考试。《文选》是我国最早的诗文选集,编选者是南朝梁萧统(501-531),选编了从先秦到当时的各类文章,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诗文选集。其诗文分类首开先河,堪称典范,是“以一本书而成为一门学问”(360百科)的少有著作之一,是南北朝后历代士人学习诗赋的范本。李白也一样在《文选》上花了不少功夫,以致于不惜“三拟《文选》”。这也说明,李白最初期望通过科举入仕,曾有过参加科考的精心准备。由于家世原因而断了科举之路。当然,这里也不排除在已知不能参加科考的情况,纯粹为了学习前人的优秀文化遗产的可能。这件事恰好证明:天才出自勤奋!李白后来“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作文功夫就是这样炼成的。可见,李白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既严格又苛酷。

人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求证李白的学习内容之丰富、学习收获之巨大。只要认真读一读李白的诗文,就不难发现,李白的学习是勤奋的,读书涉猎的范围异常广泛,在他追求济世理想的实践过程中,屈原、扬雄、曹植、司马相如、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谢朓、陈子昂等名贤士子都成了他效法的榜样。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没有深入用功的学习,李白对这些先贤的了解不可能如此深刻透彻,也不可能如此自如地引用于他的诗文,就更别说要效法他们了。

还有,对古文化的深入学习,古代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演绎的深度知晓和得心应手的运用,对汉乐府、民歌的广泛吸收、借鉴创新,都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无不惊讶于李白涉猎古代传统文化之广博,消化继承之灵活,创作成果之丰硕。


越爱书屋
介绍国学知识,弘扬李白文化,品读古典诗词,发表个人、转发他人诗文,发表个人书法等短视频、图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