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问266》 104 || 李白“东游维扬”“散金三十余万”表明了什么?

文摘   2024-07-15 08:21   四川  

《李白之问266》 104  || 李白“东游维扬”“散金三十余万”表明了什么?

此语出自李白的“自荐书”《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东游维扬”与“东涉溟海”属于同一次漫游,是他“东涉溟海”的一个子项目,一个具体漫游地。

别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图的就是一个潇洒快活。李白“散金三十余万”肯定不会全部接济“落魄公子”,全部用于“轻财好施”。从李白初到金陵的诗文看,一样少不了风流快活,少不了携妓而游——这不是什么污点劣习,是唐代士人的时风,也是魏晋风流的一部分——能够像谢安一样携妓而游、诗酒风流一直是李白羡慕的、效仿的。

那么,李白在这份“自荐书”中列举这个“光辉事迹”的目的是什么呢?他自己说了,就是要让他拜见的安州地方长官裴长史裴宽大人知晓——我李白是一个“轻财好施”之人,优良传统美德我都具备。

当然,中华传统美德也不仅仅是“轻财好施”,还有很多。所以,李白在这份“自荐书”中同时还介绍了他的其他众多美德。

那么,“散金三十余万”是个什么概念呢?

蒋志先生在《李白与地域文化》一书作了相关考证。他说:“这是夸大之词,他(李白)肯定不可能带这么多钱出蜀。”书中考证说,当时流行的货币“开元通宝”是铜币,还杂用布帛。“开元通宝”一千钱重六斤四两,合4229克,三十余万钱称重有一千二百多公斤,李白怎么能带动这么多钱呢?蒋先生说:“唐代虽有类似于汇票的飞钱便于长途携带,但它最早出现于李白死后几十年的唐宪宗时期。”

现在话分两头说:一说这“三十余万”来路,再说它的去处。

上面说了,李白不可能从家里随身“带动”这么多钱,如果李白又确实“散”出去了这么多钱,那钱又从何来?

首先来自于出蜀前的筹集。怎么筹集呢?一是来自于家庭的支持——李白要完成“荣亲之义”,即“重振家族”的重任,家里必然会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来自于李白自己的筹集。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当然,这个信息实际上来自于李白的自述。“任侠”即是打抱不平,“红利”可能会得些银两。李白在后来的诗中也说:“忆昔少年时,结交赵与燕。”(《留别广陵诸公》)“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他的“三十余万”还有可能来自于江湖朋友的馈赠。因为“游侠以扶危济困为宗旨,存交重义,轻财好施,他们自己不治产业,不重财富,为人排忧解难,对朋友往往解囊相助,而自己的用费也是来自朋友的赠与”(蒋志《李白与地域文化》)。这些江湖朋友既有蜀中的,还有李白在漫游途中新结识的。李白“仗剑去国”,远走他乡,实际上,他自己也成了需要接济的人。也就是说,李白虽然出蜀时带不动这么多钱,但他可以一边花“钱”,一边又在找“钱”,一边接受朋友的周济。前前后后,林林总总,凑个“三十余万”是有可能的。当然,“三十余万”还有夸张的成分。

再说这么多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李白自己说了,“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也就是说,李白既接受别人的资助,他同时又在接济别人。这些钱,不是一次得来,来得快,去得也快。当然,这“三十余万”钱不可能全部用于接济别人。李白第一次游金陵离开时,“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酒肆留别》),这么多人赶来为他送行,为什么?是李白的诗才征服了他们,还是李白的“轻财”吸引了他们?当然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是李白初来乍到,二是他在金陵停留的时间不长,要赢得这么多人的真正的友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李白在诗末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是对这些人是否真情提出了质疑,因为他花钱是要结交真朋友,结交为他寻求济世理想能够助一臂之力的朋友。二是估计这时他口袋里的银两已经出现了危机,眼前这些能跟他一起大吃海喝的人肯定靠不住,以后该怎办?

以后该怎么办呢?李白问完这句话,推杯换盏、异常热闹的现场气氛估计瞬间凝滞。

还有,李白之所以来安州,之所以入赘许家,与他自己的经济出现危机不无关系。


越爱书屋
介绍国学知识,弘扬李白文化,品读古典诗词,发表个人、转发他人诗文,发表个人书法等短视频、图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