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一时爽,赶deadline火葬场丨如何克服拖延症

文摘   2024-05-24 10:47   上海  
舍不得夜里的自由时光,第二天早上起来浑浑噩噩,不想上班上学,只想摆烂……
总是拖拖拖,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嘴上安慰着“万事开头难”,但永不开始会让自己越来越内耗、空虚……

面对脏乱的屋子、领导布置的任务,想想累了一天了,还是先休息一会儿再说吧。结果短视频一刷就是两小时,虽然当时十分懊恼,但下次同样的事情还是会继续发生。


part 01

什么样的人容易拖延?

WHY

拖延行为的发生,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是某人特别“懒”,它的发生是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的。
① 胆小、懦弱、内向、遇事悲观、缺乏自信、对未来不抱幻想及希望的人,当学业或职场压力大时,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退缩、懈怠、拖拉等行为。
② 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当追求完美与不完美的现实出现矛盾时,如果不能很好处理,会降低完成事情的动力而导致拖延行为的产生。
③ 家庭过于专制,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在面临任务时,孩子会本能地抗拒,出现逆反心理,导致拖延现象的出现。
④ 如果任务本身很无趣、缺乏刺激性,或者与自己兴趣爱好不符时,也会使人失去兴趣,进而采取拖延的行为来逃避这种任务。

其次,电子产品的普及,手机游戏、短视频、交友软件的异军突起,催生了“网络成瘾”“手机依赖”,使得人们越来越忽视对时间的管理。任务积压,失去对任务的掌控力,进而产生恶性循环,只能采取拖延的行为来暂时应对这种无力感。

part 02

如何克服拖延症?

HOW

拖延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多种多样,如果要解决拖延症,就需要从原因入手,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1.改善认知

要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或多或少经历失败,面对挫折,我们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即使是失败了,也要勇敢地正视它,我们可以把失败当作一个偶然的事件,寻找失败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与积极的人交往,或者换一个新的环境,接收新的信息, 将逆境转变成优势。

面对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换一种想法,“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必须完成,所以我得马上动手,好让自己能早些摆脱它。”这么一想,是不是会让自己不再那么抵触了?当我们有了动机,迅速踏出第一步就变得不再那么艰难了。

2.压力管理

压力是一种主观反应,它无处不在,我们永远无法根除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更好地面对它、处理它。我们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压力管理的目标,并把它分解成每天要完成的目标。
我们可以邀约三五好友倾听畅谈,寻求支持与帮助;我们可以听听音乐赏赏花、做个运动出身汗,或者美美的睡上一觉;我们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正念冥想、呼吸练习、放松训练、按摩疗法、自我催眠等各种减压技巧。

正确“呼吸”,快速入睡丨放松训练之腹式呼吸指南


压力管理就像市场管理,不同的压力源、不同的人,适用的压力管理策略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记录下在何种压力之下采取了哪些减压技巧,当时的感受如何,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压力管理策略在什么时候有效,什么时候无效,久而久之,就可以建立一套适合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压力管理模式。

3.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以下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
(1)制定计划,分清主次
时间管理的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更多想要实现的目标。我们可以列一张清单,把第二天,或者下周、下个月需要完成的每件事列出来,明确自己手头上的任务,而不是轻信自己可以用脑子把每件事情都记住。
(2)区分轻重缓急。
我们可以根据事情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分清轻重缓急,确定处理的先后秩序。我们可以对要做的事情进行如下排序:
①重要且紧急;
②紧急但不重要;
③重要但不紧急;
④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我们也可以根据“二八”原则,区分出20%的有价值的事情,然后根据价值大小分配时间。最后我们只要依照目标设定一些详细的计划,并依照计划执行就可以啦。
(3)充分授权
我们可以将目前生活中可以授权的事情罗列出来,然后一一找人授权,让适合的人来做适合的事,这样效率会更高。
(4)提高办事效率
每个人的最佳办事效率时间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生物钟规律,找出自己办事效率最佳的时间。然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将优先办的事情放在最佳时间里,全心全意,不受任何人、任何事情干扰。

另外,合理归类、合理安排每天的事务,将同一类的事情安排在同一时间段一次性做完,因为当我们重复做一件事情时,我们熟能生巧,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只要积极寻求帮助并努力配合,拖延症的预后大多都较好,通常无后遗症且生活能力完好无损。关注拖延症背后的心理原因,变被动为主动,明确目标,建立自信,改善拖延症,让有限的生命换发不一样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张顺民,李柯蒨. 自我控制减少拖延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23,31(9):1560-1568.

[2]苏勇,罗殿军.管理沟通[M].2.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33-42.


END


图片来源丨网络

编辑丨丁菲

审核丨苑成梅


本文作者

            李玉华

副主任护师
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
护理部主任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心理卫生专委会委员


关注公众号一站式解决你的睡眠困扰


苑来如此心理bar
解密心理现象,传播心理自助技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