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供给+需求预测:优化院内外交通秩序,攻克医院“停车难”

文摘   2025-01-06 16:55   天津  

“医院停车难”成了“城市病”。在医院周边城市道路违章占道停车已升级为交通拥堵治理难点。这是很多医院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也是就诊人员在就医体验中非常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供给策略

不同类型医院应采取差别化供给策略。医院类型和规模不同,医疗水平相差较大,病人的分布范围也存在较大区别。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水平较高,就医病人覆盖范围较大,对汽车出行的依赖程度较高,停车需求也相应较大。规模较小的综合性医院、社区医院等,医院性质决定就医病人以周边居民为主,由于出行距离较短,对汽车出行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停车需求相对较小。另外,不同类型的专科医院,病人状况对汽车的依赖性也不同,如骨科专科医院因大部分患者行动不便,在停车方面应该适当增加供给。因此,在制定医院停车供给策略时,应根据实际停车需求,采用差别化思路。


医院停车应对不同人群实施差别化供给。一般来说,医院中有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医护人员、行政管理服务人员、探视陪护人员等多种人群,不同人群对停车的要求与需求差别较大。其中,门急诊患者(包括陪同人员)、住院患者身体不适,停车需求最大、刚性最强,应优先满足。医护人员出行是上下班通勤交通,停车供给理应与其他职业类似,从严控制,但由于其上下班的便利性、舒适性与医疗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应尽量予以满足,尤其是核心医疗骨干,以保障有更好的精力和心情为病人做好医疗服务。行政管理服务人员与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性质类似,可不必全面满足探视陪护人员出行与探亲访友出行相近,也可不作为考虑重点。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停车生成率模型

美国的停车需求研究一直以停车生成率作为估计停车需求的依据,停车生成率(Parking Generation Rates)是指单位土地利用指标所需的停车泊位数。停车生成率模型是建立在土地利用性质与停车需求生成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用地与交通影响分析模型

用地与交通影响分析模型是建立在城市区域的停车需求与该区域的经济活动特性和交通特性密切相关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停车特性和土地利用性质的调查,从机动车保有量、土地利用等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入手,确定它们与停车需求的关系,进而分析停车需求现状及预测未来的停车需求。

相关模型分析

用地与交通影响分析模型是建立在城市区域的停车需求与该区域的经济活动特性和交通特性密切相关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停车特性和土地利用性质的调查,从机动车保有量、土地利用等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入手,确定它们与停车需求的关系,进而分析停车需求现状及预测未来的停车需求。

医院停车组织工作原则

医院停车交通组织往往是指与医院具有一定功能联系的机动车流,由院外公共道路网进入院内并在完成其出行目的后驶出医院的流线设计工作,需要在对外围道路医院功能布局等分析的基础上,在不影响周边道路交通或者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提出交通组织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统筹协同、空间固化、快分离等。


① 统筹协同原则。当前医院停车组织工作往往滞后于医院功能分区、建筑、景观设计等工作,导致医院停车流线不畅通、停车效率低、占用道路空间资源等现象难以有效解决。前面已详细分析了停车组织与医院功能分区、出入口设置、景观设计等之间的关系,由此医院组织设计工作开展时机上应遵循与医院整体设计工作协同开展,统筹考虑区域路网交通特征、医院建筑功能布局、医院出入口设置、医院停车设施布局医院景观设计等事项。


②右进右出原则。数量巨大是无可置疑的医院机动车停车需求特征。由于我国驾驶违章成本低、驾驶员让行意识差,在交通流量较大时,违规变道、行车加塞、争夺路权现象普遍发生,致使医院周边交通拥堵频发,甚至发生恶性琐死拥堵现象,需要应用交通设施强制性减少不良驾驶现象的产生,与我国靠右行驶规则相匹配,右进右出交通组织可以避免转向交通冲突。


③空间固化原则。在右进右出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硬隔离设施规范行车空间,将进院车辆与社会其他车辆通行空间进行一定程度分离,固化进院车辆通行空间,压缩加塞插队的不良驾驶行为的产生空间。


④ 快慢分离原则。提高医院停车周转率是缓解医院停车需求压力的重要环节。按照医院停车行为特征分析,有进院-落客-出院(出租车、网约车等快进快出车辆)进院-落客-停车-出院(就诊送人车辆)、进院-停车-出院(医院员工车辆)等类型,不同类型在医院停车行为特征不同,最优方案是进行快慢分离,设计快进快出不停车流线、短时停车流线、长时停车流线等分类组织方案,减少相互之间干扰冲突提升运转效率。同时,医院内部机动车行驶应尽量与行人通行空间进行分离。


⑤ 功能清分原则。医院还有医疗用品运输、传染性疾病病人出入、尸体运输等需求需要进行流线功能细化,专门设置特殊车辆进出路线。


⑥ 景观结合、宁静化原则。与医院整体景观相结合,最大程度构建无车区域,限制机动车运行速度,减少机动车通行及噪声干扰,保证医院良好的医疗环境。


在保证上述原则基础上,医院交通组织的有效解决可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内部道路尽量设环形车道,可设单行车道以方便进出,且人行道与车行道应单独设置;


②出入口尽量根据使用功能划分为社会人员出入口、后勤出入口、员工出入口、物流出入口等,出入口较少时可错峰使用,各个出入口应功能明确,使用时段划分清晰,以便于组织交通和停车场管理;


③ 停车场应根据功能划分为员工停车场、社会停车场等,划分时应优先满足就诊患者的停车需求,同时应设置出租车、外来车辆的快速进出通道和出租车停靠港;


④ 医院内部应设置清晰的标识标线和引导标识,使进入医院的人流、车流能够快速找到目的地,达到快速疏散的目的。

医院路内、路外停车场(库)布局

路内停车是指设置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内的停车设施,通常称为道路停车。共中路内停车又分为路上停车和路边停车两种。通俗地讲,路内是指在一般的公众场合,停车场有一条白线,车必须停在里面。路内停车场和一般固定停车场不同,主要用于短时停车,起到周转作用。


医院路内停车场主要有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三种,平行式应用较多。路内停车库分平行式、垂直式,但都较少采用。


路内停车场(库) 布局的相关规定


(1)路内停车泊位设置一般要


①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遵循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

② 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当处理好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关系,保障各类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和交通安全;

③ 停放周转率应以停车需求调查和预测为基础,合理确定路内停车泊位数量,集约利用道路资源;

④ 路内停车泊位可依所在地区、道路编号,可建立相应的停车诱导系统,并可与路外停车诱导系统、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机衔接;

⑤人行道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应满足承载要求;

⑥路内停车泊位的标志和标线设置应按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识和标线》)的规定执行;

⑦路内停车泊位与服务对象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

⑧距路外停车场出入口200m以内,不宜设置路内停车泊位。


(2)不应设置停车泊位的路段和区域


①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主道;

② 人行横道,人行道(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

③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m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m以内的路段;

④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m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

⑤距路口渠化区域20m以内的路段;

⑥水、电、气等地下管道工作井以及距离上述地点1.5m以内的路段。


路外停车场(库)的布局原则及要求


路外停车是指设置于城市道路红线范围以外的各种停车设施,主要包括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库) 和社会停车场,是停车的主要方式。


医院路外停车场布局主要有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三种,垂直式应用较多。路外停车库分地上与地下两种。医院路外停车场(库)的规划及建设并无具体规范,此处借鉴路外公共停车场的选址及布局相关规定。


(1)布局原则


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相关要求;

②符合“就近、分散、方便”的原则;
③兼顾配建停车场,并注意结合轨道、商业中心等设置;

④ 远近结合原则,即停车场的建设既能满足近期需求,也能为未来发展提供预留空间;

⑤节约用地原则,尽量减少拆迁,在用地紧张的地区可思考立体停车设施。


(2)布局要求


①需要考虑周边用地的规划和建设条件,要与周边土地利用协调布局;

②考虑拟建停车场(库)土地的建筑改造可能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③连接停车场(库)出入口的城市交通道路,通行能力满足建成后产生的新增加交通量;

④考虑到设施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容量应适当;

⑤避免产生人车冲突,造成安全隐患。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路内、路外停车场及道路应满足车辆行驶和停放的要求,应平整、防滑、耐磨;最大纵坡小于8%;停车场及道路应满足雨水排放要求,道路纵坡不应小于 0.2%,停车场纵坡不应小于0.3%。

案例分享

解放军301医院周边交通组织规划及交通改善措施


医院概况


(1)停车设施配置情况


医院总停车位数共计1498个。其中,医院院内地上车位608个、地下车库车位420个;五棵松立交桥下停车位 270个;五棵松体育馆地上停车位 200个。医院主要以地上停车位供应为主(72%),地下停车位供应为辅(28%),反映出地下空间利用不够,独立的立体停车库资源为零。
医院自用车位 688个,占停车位总数的 46%;医院院内对社会提供车位610个,占停车位总数的 41%。五棵松体育馆向社会开放车位 200 个,占停车位总数的 13%。统计反映,医院自用停车位所占比例较大。


(2)医院机动车数量


经统计发现:医院拥有机动车总数共计 2422辆(见表2-7)。其中,医院办公机动车数量 210辆,占医院机动车总数的8.7%;医院员工车辆 2212辆,占医院机动车总数的 91.3%。医院为员工办理进院停车证 2212个。


(3)医院出入口情况


医院出入口共有5个:分别是南门、西大门、西小门、北门、东北小门。其中,全天 24小时开放的有3个(南门、西大门、北门),晚间 21:30 以后关闭的有2个(西小门、东北小门)。


南门(24小时开放)基本功能是供医院工作人员车辆进出,出入通畅、无拥堵现象利用率较低。南门是直通肿瘤大楼、内科大楼方向的主要通道,承担着南部行政区与北部就诊区的连接,如能发挥南门的车辆分流作用,将更有利于院区的车辆循环。


西大门(24小时开放):基本功能是供医院工作人员车辆、部队车辆等进出,有少量社会车辆在此处驶出。此门也是直通西院病房的主要连接通道,出入基本通畅、无拥堵现象,利用率不高。西大门是南部行政区与北部就诊区的分界线,又是连接医院东侧两条纵向通道的主干道,贯通后车辆分流作用非常重要。


西小门(6:00~21:30 开放):西小门目前是医院停车场主要出口,社会车辆 60%在此处驶出。高峰时段车辆行驶缓慢,当受市政道路拥堵影响时,极易造成院内车辆堵死出口,疏堵困难、出口压力极大,不宜承担主要出口或主要入口功能。


北门(24小时开放):医院社会车辆主要出入口,社会车辆95%以上的比例在此排队等候进院;约 30%的社会和部队车辆在此驶出。同时,也是行人及就医人员进出医院的必经之路,出入口通行压力极大,常常发生拥堵,适宜设置为以行人入口、应急车辆入口为主,以车辆出口分流功能为主,发挥其疏堵分流作用。


东北小门(6:00~21:30开放):基本功能是医院工作人员车辆出入口,有极少部分社会车辆在此驶出,出入基本通畅、无拥堵现象,利用率不高,宜设置为内部车辆入口,社会车辆出口。


交通现状


(1)拥堵路段之一


四环路东辅路。西四环东辅路原本车流量较大,加之进站公交车与驶出医院的车辆交互作用,从而使辅路交通长时间陷入拥堵状态,给过往的车辆、行人造成延误。


医院车辆由西小门驶出后右行,与西四环南向北辅路进站的公交车交叉;与辅路的非机动车交叉,又与辅路的直行车辆交叉,造成医院西小门至五棵松桥下红绿灯之间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早晚高峰时交通几乎瘫痪。


(2)拥堵路段之二


复兴路五棵松立交桥桥东路段。医院北门是社会车辆进院的必经之路,大约有95%以上的社会车辆在此排队入院。每天近13万辆车次庞大的车流,尤其在早晨和午后就诊高峰时段,潮汐式的车流造成了复兴路自西向东方向的交通拥堵。


医院停车需求特性


经医院统计:每日进出医院的机动车车次平均多达1.1万~1.3万辆,从进院车辆的时间分布峰值看,全部集中在白天。


从早晨 7:00 开始至上午 10:00,下午 13:00开始至下午 16:00,为机动车进入医院的峰值时段。


上午 11:00 开始至午后 13:00,下午 16:00 开始至下午 18:00,为机动车驶离医院的峰值时段。


现状问题分析


(1)停车位不足


医院的停车问题主要是供给不足形成的问题。

医院停车位总数 1498个,其中医院自用车位 688个。调查结果:医院自有车辆数量多,自用停车位严重紧缺。


医院向社会提供的停车位仅 610个,且有大量部队车辆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的车辆,长时间占用向社会开放的车位。调查结果:供社会车辆停放的停车位严重不足。


五棵松体育馆车位 200个,主要用于被疏散的社会车辆停放,由于停车后人员往返不方便,其利用率较低。


(2)出入口设置不合理


医院仅把北门作为主要出入口、西小门作为主要出口使用,远远不能承担医院每日1.3万辆次的车流量,造成了进出车辆的不通畅;而其他三个出入口仅以内部车辆出入为主,利用率较低,形成了出入口利用率极不均衡的现象。


(3)内部交通指示标识不够系统


调查发现,医院内部交通标识安装不清晰、不系统。如果是第一次进院停车只能选择住院部门前,或盲从地跟随车流停放在急诊楼的西侧、北侧,而医院的其他停车位不知如何前往停放,包括地下车库的入口也不易找到。


(4)停车服务引导不够


尽管医院停车引导、收费总人数达到131人,按照四班三运转进行分配后,每班次的人员也仅有 30人左右,同时还要兼顾南北两个区域的车辆引导、收费工作,所以在人员配置上需要加强。


(5)医院的功能分区尚需完善


调查发现,从医院西大门进入后连接的是一条院区主要通道,把医院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为医院办公、员工宿舍、医院各类配套设施等,是禁止社会车辆进入的区域:北区则是医院的就诊区,供就诊人员进入的区域。


目前,北区的东部区域尚禁止机动车通行,没有形成与东侧二条纵向通道的连接分流,行政区、就诊区的划分也比较模糊。


(6)对周边交通的影响问题


西四环辅路由南向北接近五棵松路口处,目前设置8条公交车线路。公交车站的设置,本意是方便患者就近下车,但医院车辆从西小门驶出后,正好与进站的公交车交叉行驶。在这里汇集了进站公交车、医院驶出车辆、直行的社会车辆、直行的非机动车,形成早晚高峰和平常时段的交通拥堵,直接影响了辅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正常交通,也影响到了医院西小门车辆的驶离。


(7)停车收费价格低,未起到价格杠杆作用


医院现在执行的是x元/每小时的收费标准,而且没有超时递增的收费规定,就医车辆未有采取任何限制措施而大量涌入。所以,较低的停车收费价格,使大多数前往医院看病的人员选择了自驾,这样就给不堪重负的医院停车造成了雪上加霜的严重后果。


交通组织规划方案



交通改善措施及停车治理对策建议:


1、调整停车区域功能,增加停车位供给。

2、打通院内循环通道,增加临时出入口。

3、完善交通标识,加大对车辆的引导。

4、充分利用周边停车资源渠化分流。

5、加大周边整治力度,建议公交站分散设置。

6、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


来源:《医院交通组织停车设施规划建设指南》、法制日报

排版:医院后勤官

医院后勤官
助力医院后勤管理者云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