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多宁,彭茂辉,谭绍华
摘要:新时期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业态,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职业教育“三分三度”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AI 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将教学准备、实施和评价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维度,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促进个性化学习。
教育部等九部门在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中提出实施教师、教材和教法三教改革,明确要求“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深化体系建设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探索“课堂革命”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结合方式成为重要课题。
一、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研究与实践的现状
在知网收录的文献中, 题目中有“课堂革命”最早的文章是上海外语电教馆徐正虎翻译,1982 年 12月在《电化教育研究》发表的作者为美国劳雷尔·迪克森威廉·H. 普 里卡特的 文章 《微型计 算机和教育——迎接课堂革命的到来》;题目中有“职业教育”和“课堂革命”最早的文章则是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马成东、张丽 2020 年 11 月在《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发表的《智慧职教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马成东等提出深度推进课堂改革要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意义、学习空间创新重构、课 程内容创新 重组、师生地位重新确认和多元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建立。 汪长明等提出“以德育德”是“课堂革命”实施的基础,学生全面发展是“课堂革命”实施的目标,校企融合是“课堂革命”实施的条件,以活动为中心是“课堂革命”教学的策略,素质能力评价是“课堂革命”成效的保障,信息技术是“课堂革命”实现的载体。 刘蓓提出建立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研修学习机制、教研探究机制、教学实践机制、成效评价机制、凝练提升机制和固化制度机制。郑硕等认为,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是一场新理念引领下的革命,是一场新技术支撑下的革命, 是教与学全方位推进的革命;推动职业教育“课堂革命”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教学创新能力,规范流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张瑞娟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变(分组式教学法、项目化 教 学法)和课程评 价几个方面探讨了职 业教育“课堂革命”。瞿晓理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提出“田间地头”作课堂、“乡土匠人”进课堂、“风土农情”融课堂。
此后,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研究更加聚焦,实践更加落实。陈中岳认为职业教育“课堂革命”要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加设、教学质量监测的改进和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建设。蒋大霞提出推动“课堂革命”要秉承德技并修、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聚焦“1+X”证书、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深化“三教”改革、构建和谐课堂生态,岗赛证课融合、推进课堂革命,依托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正向功能。王瑜认为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应围绕思想革命,转变教育理念,强化课堂革命支撑能力;践行方法革命,改进教学方法,打造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严守质量革命,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课堂革命效果。余燕娟认为信息工具开发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更多样化和灵活化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为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支持,信息技术可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杨巍巍等从教师层面、课程方面、教学方面、学生层面、评价方面、平台 层 面讨论了职 业 教 育“课 堂 革 命”的 策 略 与 方 法。李东卫在英语教学中探索实践了 “三个一” 的教学模式,即“每课一词”“每课一句”和“每项目一劳动环节”。石泽林探索实践了“七步教学模式”,即验课前、导新课、获新知、练技能、达标测、课小结和课后拓。王羽等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课堂革命的路径,提出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评价等主张。
从上述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论及的是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意义、问题、内涵、路径和策略,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虽然出现了职业教育“课堂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建构,如“三个一教学模式”和“七步教学模式”,但在教学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系统创构方面还远远不够。
二、“三分三度”教学模式理念的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强调要“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拓展学生成长通道”。深刻领会这些政策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教育教学的适应性。最好的教育应当是最适合的教育。职业教育学生与其他教育类型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无论是学习基础、学习愿景还是学习风格,都需要精细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蕴含丰富的因材施教思想和方法,“三分三度” 教学法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对待不同学生的问题,总是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水平给出不同的答案和指导。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也强调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应当依据人的天性,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让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天赋获得生活的供给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履行对社会的责任。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因材施教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一是将“材”理解为学习内容, 即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讲授、讨论、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将“材”理解为学习对象,即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从国外教育教学理论来看,“三分三度” 教学的本质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最初产生于 19 世纪末期,在美、德等国普遍推行,20 世纪初传入我国。 从全世界的视野看, 分层教学经历了四个发展时 期:一是初步发展时 期,从 19 世纪后 半期至 20 世纪30 年代初;二是衰退期,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至二战期间;三是恢复期,从二战后到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后期; 四是兴盛与多样化时期, 是在 20 世纪60、70 年代以来。 对于分层教学,有的理解为教学方法,有的理解为教学策略,更多的理解为教学模式。对于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 我们秉持本土化的应用理念,取其精华,转化应用,成其新式。基本的原则是三个充分,即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智慧,充分激活学生的天赋潜能,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三分三度”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策略
(一)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准备三个“三分”
一是将教学对象按照不同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和学习愿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定义为普通、跃升和攀峰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二是确定不同层次学习小组的学习目标,分为基本学习目标、“基本+跃升”学习目标和“基本+攀峰”学习目标;三是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习目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分为基本学习内容、“基本+跃升” 学习内容和“基本+攀峰”学习内容。
在教学准备的三个“三分”中,对象分层是基础。分层的依据:第一是学习基础。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这有助于确定他们在学习新内容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个性化支持的领域。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补充材料或预备课程,帮助他们弥补知识空缺;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第二是学习风格。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都是独特的,有的学生可能偏好视听学习,有的则可能更喜欢动手实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材料,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收和处理信息。第三是学习愿景。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景,即他们对学习成果的期望和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设定更具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对于那些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学生, 教师可以设计与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课程内容, 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二)基于过程建构的教学实施三个“三分”
建构层级明晰的教学路径。一是将教学实施的环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重预习,课中重学习,课后重温习,课前、课中与课后都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二是将“课中”这一环节分为入课、行课和结课三个子环节,“入课”即课的导入,强化教师的引导,重在吸引学生注意;“行课”即课的运行,强化学生的主动,重在组织学生参与;“结课” 即课的结束,强化学习成果的固化。三是将“行课”这个子环节,再细分为集中视听学、分组协作学和个体独自学三种方式,但这三种方式的展开次序不作严格规定。
在教学实施的三个“三分”中,课中学习分为三个环节是重点。第一是“入课”,教师需要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和产生学习动机的开场内容和方式, 如通过播放视频、讲述故事、提出问题或展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导入新课。第二是“行课”,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讨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和技能。 第三是“结课”,课堂教学的结束部分,教师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深化学生的理解,并通过提问、小测验或其他形式的活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基于 AI 技术的教学评价三个“三度”
运用 AI 技术辅助教学质量评价,亦即开展“人机结合”的教学评价。一是对学生的“学”进行“三度”评价,即评价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参与度和凝聚度。
二是对教师的“教”进行“三度”评价,即评价教师教学语言的清晰度、方式方法的多样度、提问理答的深入度。这里的“三度”指标建构主要借鉴了加里·D.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 影响教师有效教学的有五种关键行为和五种辅助行为。 五种关键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和确保学生成功率; 五种辅助行为是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组织结构、提问的艺术、探寻和教师情感。三是对教学效果的“三度”评价,即评价基本性、跃升性和攀峰性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原则上全体学生都要达成基本性教学目标,30%左右的学生应达成跃升性教学目标,10%左右的学生应达成攀峰性教学目标。一般在单元或项目或模块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
四、运用 AI 技术“人机协同”开展教学评价
(一)AI 辅助学生“三度”评价
AI 不仅可以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持,还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潜在问题,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AI的辅助也使得评价过程更加客观和精确,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透明的评价体系。
专注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AI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辅助评价学生的专注度:一是面部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捕捉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眼 睛 动 向,AI 可 以 分 析 学 生 是 否 在 看 向 教 师 或 屏幕,从而判断其注意力是否集中。二是学习行为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在电子设备上的学习行为,如打字速度、页面停留时间、切换应用的频率等,AI 可以推断学生的专注程度。三是生理信号监测,利用可穿戴设备监测学生的生理信号,如心率、皮肤电等,AI可以评估学生的情绪状态和专注水平。
参与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小组协作学习中完成角色任务的程度。AI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辅助评价学生的参与度:一是互动分析,AI 可以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和在线论坛中的发言频率和质量,从而评估其参与程度。二是作业和测试反馈,通过自动批改作业和测试,AI 可以提供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衡量学生的参与度。三是学习路径追踪,AI 可以追踪学生的学习路径,包括他们访问的资源、完成的任务和学习的时间,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凝聚度是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协作程度。AI 可通过以下方式辅助评价学生的凝聚度:一是团队互动分析,AI 可分析小组项目中的沟通模式和任务分工,评估学生之间的合作程度和团队协作的有效性。二是社交网络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在社交媒体和学习平台上的互动,AI 可以揭示学生之间的关系网络和团队凝聚力。三是情感分析,AI可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讨论内容进行情感分析,评估学生对团队合作的情感态度和满意度。
(二)AI 辅助教师“三度”评价
通过 AI 辅助的“三度”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表现,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教学语言的清晰度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易懂性和逻辑性。AI 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来分析教师的语言清晰度,包括语速、语调、发音的准确性以及使用的专业术语是否得到恰当解释。此外,AI 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评估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是否有条理,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传达知识点。 通过这些分析,AI 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帮助他们改进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多样度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不同教学策略和手段。AI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来评估教师是否 能够灵活运 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等。AI还可以分析教师是如何结合多媒体工具、互动软件和在线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通过这些数据,AI 可以建议教师在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来调整教学策略。
提问理答的深入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质量以及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方式。AI 可以通过分析课堂对话记录来评估教师提问的针对性、 启发性和挑战性。同时,AI 可以观察教师是如何回应学生的问题和观点的,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AI 还可以通过模式识别来发现教师在理答过程中是否存在偏颇或忽略某些重要观点的情况。基于这些分析,AI 可以为教师提供改进提问和理答技巧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的发展。
(三)AI 辅助教学质量“三度”评价
学生的专注度、参与度和凝聚度是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提出建构 AI 辅助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实时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一个量化的“三度”得分,这个得分占学业成绩的30%,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和科学。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这样的测试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单元测试的成绩占学业成绩 30%的权重,这样的分配可以鼓励学生持续关注每个学习阶段的进步。
整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性测试,这个测试涵盖整个课程的内容, 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综合测试的成绩占学业成绩 40%的权重,是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测试题卷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目标达成度测试题卷、跃升性目标达成度测试题卷和攀峰性目标达成度测试题卷。学生必须按照顺序完成这些题卷, 这样的设计旨在鼓励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够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再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
AI 辅助教学质量评价的优势:一是全面性。AI辅助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使得评价更加全面。二是实时性。通过 AI 技术,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三是个性化。AI 辅助信息管理平台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四是激励性。分层次的测试题卷设计鼓励学生逐步提升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能力比赛各种模板下载
02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图
教学评主要面向有效教学的实践讨论,即课程与评价两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解决“教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问题。教学评价涉及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增值评价。
03
课程思政融入图
教学能力比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及时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重视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04
岗课赛证图例
教学能力比赛指南明确专业(技能)课程内容应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改造,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以下是两个岗课赛证的图例。
国赛比赛模板
小师傅参考网上图片制作的PPT可以编辑版实施报告源文件,已上传小师傅备赛群网盘,欢迎未进群的老师进群领取,进群方式见下文(作图不易,仅做学习交流,非商用)
小师傅参考网上图片制作的PPT可以编辑版实施报告源文件,已上传小师傅备赛群网盘,欢迎未进群的老师进群领取,进群方式见下文(作图不易,仅做学习交流,非商用)
小师傅参考网上图片制作的PPT可以编辑版实施报告源文件,已上传小师傅备赛群网盘,欢迎未进群的老师进群领取,进群方式见下文(作图不易,仅做学习交流,非商用)
小师傅参考网上图片制作的PPT可以编辑版实施报告源文件,已上传小师傅备赛群网盘,欢迎未进群的老师进群领取,进群方式见下文(作图不易,仅做学习交流,非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