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发展史 | 安徽省城投发展史

文摘   2024-11-10 18:40   北京  




2024



系列发展史

安徽省城投发展

了解安徽城投的发展“故事”

摘要:安徽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内拥长江黄金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是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2023年安徽省GDP为47050.6亿元,同比增长5.8%,三次产业比例为7.4:40.1:52.5。近年来安徽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历了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厦”的转变,目前第三产业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在安徽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省内城投公司广泛参与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为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做出重要贡献,提升了全省对于科技产业的吸引力,为其展开招商引资奠定基础。其中,合肥市在这一过程中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合肥模式”,通过城投公司参与产业投资,为招商引资提供平台,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省内城投公司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转型,并开始探索REITs、数据资产入表等新途径盘活存量资产。同时安徽省作为长三角连接中部、中部连接长三角的“桥梁纽带”,自被纳入长三角规划以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并加快建设“数字江淮”,这也为省内城投公司拓展业务领域提供新的机遇。

目前,安徽省城投公司数量较多,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9月末,安徽省城投企业共171家,居全国第6位。分区域来看,省内城投公司分布广泛,其中合肥市、马鞍山市和蚌埠市城投公司数量排名前三,分别有16、15、14家;从行政级别来看,区县级平台数量占据多数,共97家;主体评级以AA级为主。2024年上半年,安徽省城投债发行规模为774.94亿元,阜阳市、亳州市和淮北市发行额居前三位,三市发行额占比56.76%。


01

PART

安徽省城投发展历程


安徽省城投的发展历程始自1991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随着省内各开发区的陆续成立,安徽省城投公司也快速兴起,随后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数量迅速扩大,为推动省内工业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这一过程中,省会合肥市打造了闻名全国的“合肥模式”,也为城投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近年来,在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化解债务风险的背景下,安徽省及下辖地市先后出台政策支持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债务管控等,城投公司走向整合及市场化转型的道路。

发展阶段

发展初期阶段:1991-1999年

改革开放之初,安徽省即确立工业发展方针,奠定了其工业“大起来”的基石。90年代初,安徽省重点发展轻工、家电、纺织、食品等产业,工业增加值在1996年首次超越农业,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1],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在工业发展的刺激下,安徽省多地积极开展开发区建设,城投公司也开始萌芽。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经济实力相较于其他地市较为突出,市内开发区的发展也走在全省前列,开发区建设为区域城投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991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安徽省首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的成立带动了区域发展的投资需求,同年4月,安徽省首个城投公司——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合肥科技工业园建设公司成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拉开了安徽省城投公司发展史的序幕。1992年7月,合肥市正式成为对外开放城市,次年9月,中共合肥市委六届八次全委会通过《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决议》,合肥市对外通道更加开放,为后续城投公司的发展方向奠定基调。

除合肥市外,安徽省多个地级市同样加大开发区建设,为安徽省开发开放提供动力。1993年4月,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安徽省和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1994年6月,芜湖市成立首个开发区级城投公司——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前身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主要从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一级开发以及产业投资等业务。在芜湖市开发区不断发展的同时,其下辖区县也在加快建设步伐。1995年,芜湖市鸠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前身芜湖市鸠江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主要负责鸠江区土地开发整理和安置房建设,这是安徽省最早成立的区县级城投公司。随着省内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外出需求增加,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交通业的发展。1997年,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阜阳市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其作为安徽省第一家省级城投公司,在省内的公路、桥梁的建设和维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合肥市、芜湖市开发区建设的带动下,铜陵市也加快了对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1998年8月,铜陵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铜陵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成立,主要负责土地的储备整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工作,这是铜陵市首个城投公司。1999年7月,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小城镇发展若干意见》,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城投数量的迅速扩大打下基础。1999年,安徽省共有5家城投公司成立,分布在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淮北市和安庆市。

整体而言,在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推动下,安徽省城投公司起步较快,省内各市积极探索开发区建设,并带动一批城投公司成立。这一阶段,安徽省新增城投公司14家。在诸多城投公司的支持下,安徽省各地市以开发区建设为抓手,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1]资料来源:《牛弩韬:辉煌40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网址:https://jx.ah.gov.cn/public/6991/142259111.html

发展阶段

迅速发展阶段:2000-2007年

200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关于安徽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六安市在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六安市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推动了当地城投公司的发展。2000年3月,六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作为六安市最早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运营主体,促进了当地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同年11月,池州撤地改市,行政区划调整为池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1年5月,安徽平天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在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整理开发、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建设和保障房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初,安徽省发布了城镇化发展纲要(2001-2010年),其中提到各地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同时积极发展县级市和县城,努力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安徽省城镇化进程提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增加,城投公司数量也迅速上升。2002年安徽省共有12家城投公司成立,包括宿州市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滁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及黄山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城投公司分布广泛,多数为地市级。2004年8月,安徽省实施“861”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加速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关注高速公路、电力、煤炭、能源等重点领域,强化基础设施,并通过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2]。2005年12月,中共合肥市委八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未来工作要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开展,通过强化“工业立市”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3]。在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拉动下,安徽省城投公司在经历了萌芽阶段后,迅速发展壮大。

2006年,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合肥要“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在此阶段经济发展提速,与此同时区域内城投公司发展迅速。一方面,都市圈及开发区的建设为城投公司提供了生长环境。另一方面,合肥于2006年开始进行“大建设”,在此过程中合肥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了直接动力,不仅有效解决建设资金来源,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建设的“合肥模式”[4]。2006年6月,合肥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市建设投资公司、合肥市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并重组为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国企改革有力推动了城投平台的发展。2006年7月,安徽省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提出要打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以股份制改革为方向,并积极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此推动安徽经济崛起[5]。合肥市国资委在完成全市国企改革改制任务后,紧扣全市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目标,组建了一批市属国资平台,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如组建合肥建投,主要投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通过组建专业化平台,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高效合理地配置资源,助推产业升级[6]。同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推进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集中,鼓励集团公司制定发展战略,明确主业定位,发挥集团公司在战略决策、投资规划、投融资等方面的作用。国企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安徽省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城投公司实力增强。2007年年初,安徽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进一步明确“规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2007年8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县区投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融资平台建设是提升政府融资能力的关键,各县区要整合现有融资平台,强化平台融资能力;同时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健全投融资管理体系。

在经济发展推动下,2000-2007年合肥市经济辐射带动力提升,合肥都市圈的建设为周边市、县创造发展机遇,在这一阶段合肥市共新增11家城投公司。随合肥市辐射带动力提升,安徽全省城投公司数量出现井喷式上升,8年间全省共新增80家城投公司,广泛分布在15市,从行政级别来看,区县级城投公司居多,推动各地经济更好发展。

[2]资料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的通知》,网址:https://www.ah.gov.cn/szf/zfgb/8122361.html

[3]资料来源:《中共合肥市委八届十次全会胜利闭幕 全会号召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 全力抓落实、抓重点、抓突破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奋力推动合肥跨越式发展》,网址:https://news.sina.com.cn/c/2005-12-30/11247860799s.shtml

[4]资料来源:孔向阳,王予安,高晓光,等.投融资体制改革:助推合肥“大建设”[J].决策,2009,(05):48-50.

[5]资料来源:《安徽召开国企改革会议 要求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网址:https://www.gov.cn/gzdt///2006-07/16/content_337108.htm

[6]资料来源:《“最佳政府合伙人”:各地如何借鉴合肥产业科创模式》,网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96537

发展阶段

持续扩张阶段:2008-2013年

面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出台“四万亿计划”以刺激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城投公司融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城投数量迅速上涨。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及产业发展向好,明确城市定位、完善园区建设被赋予更重大的意义,城投公司发展空间广阔。2009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安徽作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要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形成现代化大工业和物流业的重要集聚区域,并加快城镇化进程,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支撑。安徽省各市协同发展,多市产业园区在此阶段相继成立。同月,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成立,是响应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重要举措,是马鞍山市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的重要载体。2010年3月,马鞍山南部承接产业转移新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随之成立,承担了土地开发、园区管理服务以及技术开发等方面职能。2011年4月,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年12月,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是省级现代产业园区,具备“百亿江淮粮仓、煤电能源新城、综合交流枢纽、人力资源大市、商贸物流中心、滨水园林城市”六大优势[7]。在此阶段,阜阳市和亳州市分别成立了7家城投公司,排名首位,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建设。2012年1月,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设立,由亳州、芜湖两市合作共建,南北结对合作得到加强。同年4月,苏滁现代产业园成立,以打造安徽省与长三角合作发展的先行区为目标,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制剂、医疗器械产业,并引进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项目,同时以城市为依托推进产城融合。

而在这一时期,安徽省也开始加强债务监管。2013年7月,安徽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做实做优融资平台公司,将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最高不得超过80%,城投公司迈向整合发展阶段。其中阜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较早开展整合工作的城投之一。2013年7月,阜阳市人民政府召开新型城镇化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组建工作专题会议,决定由市国资委牵头,国资委100%控股的三家公司阜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徽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市全兴科技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他相关单位配合,组建阜阳市新型城镇化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和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债务结构,并拓宽融资渠道,为阜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2013年10月,阜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投发集团”)成立。同年12月,阜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徽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市全兴科技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净资产经评估后全部折合股权,投资于投发集团。在这之后,投发集团实力不断增强,阜阳市国资委将阜阳交通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于2016年11月整体划入投发集团。根据投发集团官网,其下属子公司涵盖阜阳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建投集团”)、阜阳交通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交投公司”)、阜阳市颍科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颍科创投”)、阜阳投发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教投公司”)、安徽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种子集团”)和阜阳市全兴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全兴科技”)。六个一级全资子公司中,建投集团、交投公司、颍科创投公司及教投公司为平台类公司,金种子集团与全兴科技为非平台公司。其中,建投集团定位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交投公司定位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颍科创投公司定位为产业投资平台,主要从事产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大数据运营;教投公司定位为教育行业投资。公司业务范围在集团整合过程中不断扩充,为市场化转型奠定基础。

2008-2013年间,安徽省共成立49家城投公司,从行政级别来看,以区县级为主;从业务领域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土地收储等业务仍为主要业务。但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多个城投公司开始涉及旅游业业务,包括旅游产业开发、经营和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

[7]资料来源:《安徽侨办与阜合产业园座谈 引资引智促皖北发展》,网址:https://www.gqb.gov.cn/news/2015/0331/35418.shtml

发展阶段

整合发展阶段:2014-2019年

2014年9月,国务院43号文提出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了新的政策框架。次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2017年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提出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2018年3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地方政府融资途径进行限制,并指出不得违规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

随着政策趋严,安徽省城投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部分城投已然开始了资源整合的进程,不断做大做强。2014年,安徽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2014年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安排意见》,提出对四家省属企业进行重组,将安徽省投资集团和深圳安徽实业总公司、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和安徽高速公路控股集团进行两两合并[8]。2015年6月,淮南市商务局将持有的安徽华联商厦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股权划转至淮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淮南城投”)。同年9月,将淮南国资委持有淮南城投的全部股权无偿划转淮南建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其全资子公司。同年12月,根据淮南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121号《研究推进部分国有企业股权划转工作》文件,将淮南市建达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淮南市大龙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淮南市城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金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等13家国有企业股权划转至淮南城投,公司实力不断壮大,业务领域得到扩充。2018年9月,马鞍山新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为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两公司同属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00%子公司。2019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等方式,实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成为城投公司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政策为城投转型再添动力。2019年4月,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广德国投进行市场化改革转型,将全市各类平台公司(除广德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外)全部整合并入。同年11月,中安振兴公司由安徽省中安振兴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公司融合发展而成,是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二级管理公司,也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企业。

在此阶段,城投公司新增数量明显减少,全省6年间共成立27家城投公司,其中滁州市共成立5家城投公司,排名首位。与此同时,安徽省对于债务风险重视程度提高,积极推动城投公司整合转型。

[8]资料来源:《安徽国资再重组:四家省属企业或两两合并》,网址:https://www.cs.com.cn/zt/gzgg/01/201408/t20140820_4486696.html

发展阶段

整合提速与转型阶段:2020年至今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向纵深,为安徽省城投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20年12月,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强调以“科创+产业”为引领,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化苏浙皖创新优势,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2022年8月,沪苏浙皖联合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提出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自主布局联合攻关。安徽省与江苏省合力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与沪苏浙深度合作,联合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在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自身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2022年,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安徽省将构建“一圈一群一带”联动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与此同时,经过多年建设,安徽省在创新、产业、生态等方面培养了独特优势,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赋能城投公司转型进程。2020年6月,安徽省数据资源局印发《“数字江淮”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数字基础支撑能力全面升级,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5G网络建设步入全国前列,IPv6、工业互联网平台大规模部署等目标。城投公司受益于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相关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2022年3月,六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召开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通报一批集团转型发展重大项目,其中产业布局涵盖信息科技、工程建设、商贸金融等多个业务板块,提出将加大与科大讯飞深度合作,推进六安数字江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拓展经营性业务。六安城投集团努力实现从“城市建设者”向“城市经营者”相融相促的转变。2023年12月,安徽省印发《安徽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以“双千兆”网络、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工业互联网等为抓手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并在网络、算力、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目标,从经营范围层面为城投公司业务创造新的可能性,城投公司可利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新需求,在推动经济区域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向实业、建筑企业或城市运营商等方向转型。

从区域城投情况来看,2020年以来安徽省仅新增1家城投公司,为天长市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市政设施管理、物业管理、供应链管理服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领域。现存平台间整合进一步提速,股权划转成为重要手段。2020年1月,宣城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宣城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宣城国投”)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宣城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8月,根据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无偿划转股权的批复》,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拟将所持有的马鞍山南部承接产业转移新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全部国有股权(70.59%)、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股权(73.90%),无偿划转至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1月,根据宣城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国资办〔2022〕4号文,决定将市国控集团持有的宣城国投资40%股权划转至宣城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推进市县平台公司整合提升。城投公司资产整合进一步加速,为其市场化转型提供有利条件。2023年5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持有的安徽省宁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划转至宁国经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年6月,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将其持有的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马鞍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入2024年以来,随着“一揽子化债”持续推进,政策层面进一步推动城投市场化转型步伐。2024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4)》,指出要发挥国企投资示范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通过政府注资、经营性资产注入、提高经营水平等方式增强投融资能力,进一步发挥引导撬动作用。此外,安徽省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提出2024年要稳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新能源、主干管网、港口码头、资源回收再利用等领域专业化整合[9]

在这一阶段,安徽省城投公司也不断丰富自身融资渠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转型提供助力。2021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三地一区”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要探索“创投风投+孵化”模式,推动市县政府融资平台强化科创投融资平台功能,支持企业运用公司债、可转债、永续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多元化传统融资工具,并加大双创债、绿色债、碳中和债、资产支持证券、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融资工具推广运用。次年11月,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发行的中金安徽交控高速公路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成功上市,是安徽省属企业首单公募REITs,有助于推动建立高速公路“投资-运营-证券化-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模式,保障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盘活存量资产,助力建设交通强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11]。此外,部分城投开始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2024年6月,合肥庐江县康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2]率先完成县域范围内30多万户用水脱敏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成为安徽省内城投类企业首单数据资产入表案例,也是水务行业安徽省首单数据资产入表案例。

[9]资料来源:《如何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政策问答·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网址: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2/content_6929982.htm

[10]按照Wind口径,该公司已不属于城投公司。

[11]资料来自:《安徽交控集团:REIT成功上市将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网址:https://www.cs.com.cn/ssgs/gsxw/202211/t20221123_6309676.html

[12]按照Wind口径,该公司不属于城投公司。

资料来源:《安徽省首单城投类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在庐江完成》,网址: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6-26/doc-incaaatc3280848.shtml


02

PART

安徽省城投发展亮点


安徽省城投企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在开发区建设的带动下城投发展迅速。安徽省作为工业大省发展,利用自身产业优势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城投公司数量大幅增长。

二是国企改革有力助推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安徽省多年来出台多项政策持续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纵深发展,鼓励城投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功能定位,并推进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为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奠定基础。

三是打造独具特色的“合肥模式”。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安徽省城投公司在招商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参与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广泛撬动社会资本。同时安徽省融资模式不断创新,REITs等新型融资模式得到重视,其数字资产入表的实践为他省盘活存量资产提供新思路。

03

PART

后续发展思路


未来安徽省城投公司可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安徽省科技创新实力强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城投公司可利用这些领域的增量空间,探索新兴业务。二是扩大股权投资,安徽省城投公司可通过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参与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或作为区域国有资产运营平台,对专业化子公司进行投资,提升子公司经营能力。三是持续推进市场化转型,安徽省内城投公司数量较多,业务领域存在交叉现象,可加强城投公司资源整合,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提升城投公司整体实力;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路径,进一步发挥REITs以及数据资产入表等方式的优势,盘活存量资产,同时探索其他新兴融资方式,提升公司“造血”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


注: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称城投企业均为来自Wind口径、并在公开市场上发过债券的城投企业。部分资料参考债券募集说明书,如有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本文内容为课题组研究人员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搜集并整理,课题组及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对其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保留解释权。


城投系列发展史-安徽篇

作   者:

高   健 城投之家常务理事、财达证券债券承销部业务三部负责人

钱文君 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研究员

实习生孙佟亦对本文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 往期推荐 -

《河北省城投发展史


《重庆市城投发展史》


《新疆城投发展史》


《天津市城投发展史》


《广西城投发展史》


《湖南省城投发展史》


《四川省城投发展史》



【系列发展史介绍】



一直以来,城投平台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经济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变化,需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积极应对债务压力、优化融资渠道、提升运营效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了解各地城投的发展“故事”,为后续城投的发展提供思路,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自2024年6月起,将选取部分重点及热点省份,整理并总结当地城投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特点。因公开查找到的资料有限,系列发展史的内容主要以Wind数据以及城投公司募集说明书的相关内容为参考依据。


- END -

在这里聆听城投

在这里学习融资

扫描下方二维码,翻开更多投融资平台文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
“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问题的研究智库,中心主要为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等机构提供政策解析、债务融资与管控、转型方案设计、PPP咨询、课题研究等服务,曾先后为河北、新疆、天津、甘肃等省市政府投融资平台提供智力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