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17日,数字考古2024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考古学会数字考古专业委员会、江苏省考古学会、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和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5所高校,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30余所科研机构,以及西安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学者、研究生100余人参会。大会开幕式于15日上午举行,由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沈飞教授主持。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喆,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数字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何伟俊研究馆员先后致辞。开幕式致辞
宋喆回顾了南师大在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强调该校是国内较早开展环境考古研究并建制化的高校,在数字考古方面成果丰硕,自 2003年起研发了国内首款田野考古发掘 GIS 系统等。他期望本次大会能推动数字考古与环境考古的进一步发展,为文明传承贡献力量。刘建国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指出数字考古领域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强调考古研究需要多学科合作,数字考古研究应追求更高水平成果,并对承办方表示感谢。何伟俊回顾了江苏考古的辉煌历史,提及江苏众多考古成果及单位贡献,特别强调了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在江苏省科技考古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期待江苏在科技考古、数字考古与传统田野考古融合方面继续发挥优势。本次会议旨在发扬数字考古传统、搭建一个考古与科技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数字考古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大会共设置六个大会报告,上半场大会报告由中国考古学会数字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张海研究员主持,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数字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数字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复旦大学柴秋霞教授分别作了报告。刘建国的报告题目为《明中都的人地关系探析》。从朱元璋生平切入,阐述明中都选址凤阳的原因,后运用遥感卫星数据深入分析明中都废弃缘由,指出虽考虑了淮河洪涝灾害影响,但忽视了都城日常多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强调早期卫星图片价值及高精度遥感数据对研究古代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党安荣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孪生赋能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他以长城为研究对象,先阐述我国遗产保护任务艰巨,长城蕴含丰富文化内涵。接着介绍我国航天遥感等技术发展为长城保护提供精确数据,通过实例展示了模拟复原长城营堡及成果展示的成果,展望了长城保护与发展方向。柴秋霞的报告题目为《文物造像的人工智能虚拟复原方法研究与实践》。她指出文物保护面临诸多问题,如自然老化、人为破坏等,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为虚拟修复带来可能。她详细介绍了利用该技术进行文物虚拟复原的流程,展示了巩义石刻造像等修复成果及相关案例,提出文物与人工智能结合再创作的文化传播新思路。上半场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的下半场由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研究员主持,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侯妙乐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杨林教授、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鲁鹏研究员(罗镕基代)分别做了报告。侯妙乐的报告题目为《虚拟修复的基本问题》。她介绍了虚拟修复原理和文化遗产时空属性特征,其团队旨在通过相关技术构建文化谱系。她阐述了团队在虚拟修复技术上的创新方法,包括价值认知、信息留取、修复技术、复制展示等方面,并通过大足石刻等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文物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虚拟修复对阐释数字文化遗产价值的意义。杨林的报告题目为《环太湖地区8-4ka BP稻作农业发展对地貌演化过程的响应研究》。他先介绍了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学文化背景,提出崧泽文化先民生业模式不明这一关键问题。以南京薛城遗址为例,讲述团队开展的植物、地学、空间考古工作,分析全新世中期长江下游平原变化对稻作农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介绍数字考古团队的古地貌重建框架及溧阳鲍家遗址工作,最后提及南师大环境考古研究院研究方向。鲁鹏(罗镕基代)的报告题目为《基于机器学习的典型考古遗迹高光谱分类》。针对传统考古调查局限,利用机器学习结合高光谱数据特征分析典型考古遗迹,以中原地区27处遗迹为例,阐述数据预处理和特征筛选后可准确识别遗迹,同时指出该方法目前的局限及未来改进方向,旨在为高效考古田野发掘提供技术支持。下半场大会报告
本次学术年会共设置三个分会场,分会场一由内蒙古大学李哲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骆磊副研究员主持,共有7位老师和同学分享了研究成果。骆磊副研究员邀请报告的题目为《基于机器学习的苏尔汊河流域文化遗址预测模型研究》。分析了当前遗址预测模型问题后,提出基于 KDE 的负样本选择优化方法。以苏尔汊河流域为例,获取多方面环境因子数据,引入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遗址范围,提高了预测精度,还发现该流域遗址分布特征,为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李哲副教授的邀请报告为《辽庆陵百年考古迎新章:数字考古新视角、新发现与再研究》。报告介绍了辽庆陵基本情况及百年来的研究概况。其团队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结合地面踏查,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了庆陵遗址的文化景观,取得多项新发现,对丰富辽庆陵的公众认识和探究辽代皇陵布局意义重大。南开大学李宇奇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无人机技术支持下的新疆山前水利研究》。他在基于新疆干旱气候提出水利相关科学问题,介绍在新疆焉耆盆地发现石围并探讨其功能,对比其他地区石围后认为其是重要水利设施,强调山前水利技术对作物传播的重要性,对研究新疆水利发展有重要价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依欣馆员的报告题为《浙江省遥感考古新进展》。她介绍了浙江地区遥感和 GIS 考古的重要进展——建立多时相、多类型遥感影像数据库。以良渚为例,说明该数据库为遗址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如发现新水坝坝体,对了解良渚古城意义重大,为遥感与考古结合发展提供借鉴。南京大学王奕然的报告题目为《基于历史卫片及深度学习的良渚古城周边古水坝的智能识别》。阐述了水利考古及良渚古城水坝研究现状,针对现有影像不足,收集历史卫片后运用改进模型识别水坝,虽有一定识别误差,但对大范围内古水坝快速识别具有启发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徐敏的报告题目为《遥感考古在南方考古调查中的应用——以抚河流域为例》。介绍了抚河流域考古遗址类型,详细说明流域调查采用的遥感技术流程,包括校对遗址位置、生成 DSM 图像、参考历史影像复原景观、提取信息分析分布特征,发现环壕类和岗地类遗址分布规律。天津大学骆宏鹏的报告题目为《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的尼泊尔上木斯塘文化景观遗产识别》。介绍了研究区域自然文化特征及跨国世界遗产申报情况,阐述借助空间信息技术进行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识别尼泊尔上木斯塘区域的遗址、廊道和文化景观,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等提供数据基础。会场一报告现场发言
分会场二由河南大学秦臻副教授和武汉大学邹秋实副教授主持,共有8位老师和同学分享了学术研究。邹秋实副教授邀请报告的题目为《重庆武隆盐井峡盐业遗址景观考古实践》。他以重庆武隆盐井峡盐业遗址为例,展示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通过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再现遗址全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洪水淹没、可视域和最优路径分析,为理解遗址历史地位提供新视角和研究保护新思路。秦臻副教授邀请报告的题目为《基于GIS的商代都城水利系统研究》。他结合郑州商城和殷墟遗址,探讨水利系统在古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在郑州商城研究中,分析商代水利系统形态功能变化及对城垣形态的影响,阐述其后期自治性变化反映城市地位改变;在殷墟研究中,介绍水利功能演变及人工沟渠与自然水系协同作用机制,总结数字考古方法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白铁勇副研究馆员的报告题目为《物探考古的探索与实践——以三星堆遗址电磁法探测为例》。他以三星堆遗址电磁法探测为例,讲解电阻率等物性参数在探测中的作用,指出地球物理勘探无损性优势。针对三星堆1号和2号坑土壤情况,利用电磁法获取地下物性数据,为祭祀区发掘提供依据,同时总结电磁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皪馆员的报告题目为《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在考古中的应用——以纪南城遗址东城垣发掘为例》。她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纪南城遗址进行三维重建,展示了东城垣发掘区高精度三维建模成果,包括正射影像和北壁剖面精确建模,为遗址保护和复原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提出优化影像数据采集流程和探索三维模型多元化应用的展望。北京建筑大学张瑞玲的报告题目为《顾及结构动力学知识的廊檐式建筑虚拟重建方法研究——以雷音洞为例》。以雷音洞为例,介绍基于结构动力学分析的虚拟重建方法。通过多种数据采集手段创建三维模型,经软件处理和有限元分析优化建筑稳定性,生成的模型为遗址保护展示提供技术支持,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模板,展望未来相关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刘荣添的报告题目为《广西汉至宋冶铁遗址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初步研究》。基于实地调查建立冶铁遗址地理信息数据框架,采用统计方法分析遗址空间分布模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发现遗址分布与资源获取、地质条件等密切相关,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反映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相互作用规律。北京建筑大学常新峰的报告题目为《基于轮廓线特征的古陶器薄壁碎片拼接方法》。他针对传统陶器碎片拼接方法的不足,设计基于现代算法的拼接流程,包括信息采集、轮廓提取、算法优化和准确度评价等。利用改进算法实现碎片拼接,验证算法性能,总结该方法在陶器碎片复原有广泛应用价值及潜在应用场景。中国人民大学严凌伟的报告题目为《石器拼合研究与数字拼合的思考》。他介绍了石器拼合研究的重要性,详细阐述数字拼合的原理流程,指出当前数字拼合存在的问题,如点云分割、配准算法及评估标准问题,展望未来通过引入机器学习模型提升准确率和完善算法。会场二报告现场发言
分会场三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陈盼盼副研究员和南京师范大学胡迪副教授主持,共有7位老师和同学分享了学术研究。王琳副教授邀请报告的题目为《闽南地区古代路网的定量恢复与空间特性研究》。他指出传统古道调查的局限,以闽南地区为例,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区域,路网复原工作存在不足。团队基于资料利用最小成本分析定量恢复古代路网,通过检验提出综合成本模型,建立地理数据库,为古道路研究提供思路与途径。陈盼盼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河南东赵遗址自然-文化景观时空演化特征分析与三维重建》。他介绍了该研究结合传统与现代方法,实现东赵遗址自然、文化景观时空演化特征的虚拟复原与三维重建,构建不同文化时期三维场景图谱,体现区域先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理解遗址文化内涵和中原文明化进程意义重大。西安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张学宝总经理的报告题目为《大衍学术制图平台助力四普和考古研究》。他介绍了大衍学术制图平台功能,包括数据管理、模板定制、地图资源、智能标注等多方面,展示其对咸阳市四普工作和薛家岗遗址调查勘探数据管理的帮助,满足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发布需求。武汉数文科技有限公司刘长明总经理的报告题目为《考古数字化的实践与思考》。他从考古数字化发展历程、实践案例、智慧化展望三个方面分享经验。通过南京市栖霞区官窑山遗址等案例分析实践过程,认为随着技术发展,智慧化是考古数字化的新趋势。南京师范大学章宗翔的报告题目为《基于场景的不可移动文物时空数据模型》。他指出文物数据库设计影响数据价值发挥,介绍团队基于地理场景理念设计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案例数据库验证其能有效组织文物信息,支持联动查询和时空分析,对文物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大学张文佳的报告题目为《基于GIS的钱塘江中上游上山时期地貌格局与择址模式的研究》。介绍了上山文化重要性后,阐述团队基于地貌分类等的综合研究,发现古人类择址特点,位于特定水系两岸台地边缘,能兼顾居所、水源和防洪,促进了定居型社会和稻作农业出现。广西民族大学赵逸飞的报告题目为《GIS技术视角下灵山型铜鼓埋藏规律初步研究》。她介绍了灵山型铜鼓的文化意义,通过建立出土地点信息数据库,利用 GIS 技术分析其时空分布、地形特征等,总结埋藏规律,预测相关位置,为研究其他铜鼓提供参考。会场三报告现场发言
年会闭幕式由刘建国主持,张海作题为《浅谈考古数据的时空结构》的报告,总结了考古学发展历程、研究范式变化及大数据应用要点,强调保留数据、构建全面历史及利用社会资源参与考古研究的重要性。随后,刘建国邀请内蒙古博物馆李少兵研究馆员、南京大学张良仁教授和南开大学李宇奇副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李少兵回顾了遥感考古发展历程,鼓励年轻学者推动数字考古发展;张良仁反思了中国考古学发展问题,呼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李宇奇分享了前辈学者的经验,鼓励参会人员拓展国际视野。贾鑫代表南京师范大学再次向参会人员来参加此次大会表达了谢意。最后,刘建国宣布此次大会圆满结束,并再次向参与筹办本次大会的南京师范大学师生表示感谢!考察现场
16日,与会代表一行30余人前往安徽繁昌,在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执行领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徐良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了南京师范大学繁昌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和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此次大会是数字考古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年会。与会专家围绕数字技术与考古学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近年来数字考古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了我国数字考古研究水平的全面提升。合影
作者:贾鑫、杨林(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
审核:刘建国
责编: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