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浙江丽水云和发现西周时期低等级贵族和平民墓地

学术   2024-11-12 20:01   北京  
2021年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云和县文物保护中心,对云和盆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勘探,先后新发现了70余处先秦时期遗址,并对西周时期的门前山和独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要发现。

云和盆地及邻近地区先秦时期遗址分布图

门前山遗址
门前山遗址位于丽水市云和县白龙山街道高胥村的一处自然山岗上,岗顶海拔205米。整个山岗地表均可见或多或少的原始瓷片和陶片,但未发现文化层堆积。遗址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面积40000平方米。为配合云和县工业园区沙溪区区块高胥移民地块开发工程建设,2022年1月10日至4月30日,对门前山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由于改变了此前设定的探沟式发掘的工作方法,转而采取在拟开发建设的区域,将表土清除后整体刮面寻找遗迹和遗物的方式进行清表式勘探,完成清表面积约20000平方米。发现墓葬的位置再进行正式发掘,共清理墓葬15座,另发现器物堆17处,共出土陶器、原始青瓷、石器等各类器物标本数十件。

门前山墓地完工航拍

本次发掘墓葬共计15座,共出随葬品19件,M1-M4、M6、M9-M10和M14-M15等9座墓葬发现有比较明确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尤其是3座位于西坡的M1、M14和M15三座墓葬保存有较深的墓坑,其余现状均为浅坑墓。另外6座墓葬因历年水土流程和人为破坏,未发现墓坑,仅发现有仍处于原生状态的、部分嵌入山体土的随葬品。
独山遗址

云和独山遗址地处浮云溪支流云坛溪以东的一处自然山岗的西坡和南坡,整体呈“L”形,分南岗、北岗两个重要区块,海拔最高近200米,遗址面积约9万平方米。遗址所在地为云和对外交通的重要隘口。为配合“独山文化村”项目建设,对项目范围涉及的独山遗址进行清表式勘探和抢救性发掘。2022年9月至12月完成了清表工作,清表范围约6万平方米;2023年2月至4月完成墓葬的清理工作。
独山北岗完工航拍
共发现38座西周时期的墓葬和37处器物堆,出土了100多件器物,其中包括25件珍贵的青铜兵器。这些墓葬大多是土坑石床墓,部分墓葬仍保留1米左右深的墓坑,另有少数墓葬残存有一定高度的封土。墓葬共出土随葬品43件,每座墓随葬品0-6件,种类包括青铜器、原始青瓷、石器等。其中青铜器25件,器类有矛、戈、剑、镞、刀、铃等;原始青瓷共9件,器类有豆、盂;石器9件,主要为磨石。M28只出土1件铜矛,但其上有精细纹饰,颇具特色;M30规模最大、封土保存情况最好,但随葬品也仅5件。此外还发现器物堆37处,鉴于器物堆中多有大型原始瓷罐等,而墓葬中却不出,不排除这些器物堆原为墓外祭祀行为的产物。
独山北岗M28完工照
根据门前山和独山出土的原始瓷器的类型学研究,结合独山的测年和青铜戈、矛的同位素分析,显示这批墓葬的年代大致属西周早中期,与金衢地区的衢江土墩墓群年代基本一致。门前山和独山的发掘,开启了丽水地区西周时期考古的先河,尤其是独山部分墓葬发现残存土墩,显示这批墓葬均为土墩墓,填补了土墩墓考古的区域空白。
独山北岗M28出土燕尾铜矛
独山土墩墓群随葬品以青铜器为主,原始瓷少见,应为低等级贵族家族墓地,明显等级高于作为平民家族墓地的门前山,显示出云和西周时期已经有了显著的社会分化。独山内部也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出土青铜器或墓坑较大的墓葬主要位于北岗墓区,其余墓区则少见青铜器,显示北岗墓区的墓主地位较高,可能代表着低等级贵族家族,而南岗和南北岗之间则代表着平民家族。

另外,独山遗址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地处盆地与瓯江干流交界处,扼守云和盆地的出口,颇为独特,不排除盆地内部存在等级更好的土墩墓群或大型聚落的可能性。
独山北岗M30完工航拍

截至2024年11月,在丽水地区的区域系统调查中已发现先秦时期遗址500余处,其中西周时期遗址已有百余处,分布较为密集。


执笔:琚香宁 杨克新 陈明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和县文物保护中心)

来源:“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责编:韩翰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官方网站微信;宣传考古学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考古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