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课主义
智能时代的社会结构转型
讲座详情
2024年10月29日19点,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办的2024年“半课主义”系列讲座“智能时代的社会转型与数字社会学”第三讲在腾讯会议顺利进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范晓光研究员应邀作题为《智能时代的社会结构转型》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社会学系主任赵晔琴教授主持,由黄超博士担任与谈人,共计60余名师生前来学习。
讲座伊始,主持人赵晔琴教授对范晓光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文军院长随后代表学院对范晓光研究员参与“半课主义”系列讲座表示了感谢与欢迎,并介绍了范晓光研究员在社会分层研究与数字社会学等领域的重要贡献。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范晓光研究员指出,社会分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而技术革新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智能社会的基础。接着,范晓光研究员深入探讨了在技术与社会分层方面人类不平等的历史演进。在分析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不平等程度变化以及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进展与社会不平等的关联之后,范晓光研究员强调,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历史、经济与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随后,在回顾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历程并分析了每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结构的深刻改变后,范晓光研究员指出,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重塑了阶层结构。
在讲座的核心部分,范晓光研究员提出了智能社会的特点,强调了人机物的高度耦合与深度融合。之后,范晓光研究员介绍了“地位产生”“人职匹配”与“制度嵌入”三大机制。具体而言,在地位产生方面,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科层体系与地位和资源分配的对应关系。在人职匹配方面,算法的应用提高了个人能力与岗位匹配的精确度,但同时也导致了体力工人工作机会的减少,形成了阶层的“同质化”与“碎片化”。在制度嵌入方面,地位与全球化和金融化的联系更为紧密,而地位分布与社会空间的关系正在变得愈加复杂。结合三项机制,范晓光研究员提出了“智能时代的社会分层动力”的研究框架,强调宏观与微观的联结在理解现代社会分层中至关重要。
随后,在对平台经济的讨论中,范晓光研究员介绍了平台经济的两种主要增长路径。在总结新职业类型的基础上,范晓光研究员分析了零工经济的性质与特征,以及在平台经济影响下知识劳动的众包化、劳动力的加速水平流动等现象。在讲述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时,范晓光研究员强调人工智能的分化效应正在进一步加深。由此,在对未来的思考部分,范晓光研究员指出,中产阶层内部正在经历新的调整,而“数字素养”将成为制约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新因素,且社会阶层结构的动力系统正在面临更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范晓光研究员建议,未来的政策制定应着眼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中产阶层社会的优化以及再分配调节作用的发挥三个方面。
在互动环节中,与谈人黄超老师提出,在研究技术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制度背景的作用与本土化视角的重要性。在讨论环节结束后,文军院长深刻总结道:智能时代的社会学研究应打破传统框架,更多关注非人类现象与包括机器人在内的非人类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至此,本场讲座落下帷幕,文军院长再次代表社会发展学院向范晓光研究员表达了感谢。
图文:高芸
编辑:刘思齐
审核:吴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