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半课主义”系列讲座第9期——批判理论的理念:艺术创作即世界关系

学术   2024-09-28 17:00   上海  

      2024年9月25日下午14点,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社会发展学院“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暨“半课主义”系列讲座第9期第二讲在法商北楼425室顺利举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郑作彧教授应邀作题为《批判理论的理念:艺术创作即世界关系》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赵晔琴教授主持,五十余名师生到场学习。


      赵晔琴教授的开场致辞介绍了社会学系由2020年开始举办半课主义讲座的活动传统,强调了接触多元知识体系对社会学学习的重要性,并对郑作彧教授前来为同学们开拓社会理论方面的视野表达了感谢。



      郑作彧教授指出,他在上一场题为《批判理论的理念:工具理性与单向度的人》的讲座中,主要介绍了被归为第一世代的批判理论家们,他们固然留给了后辈们深刻的洞见,但同样也为批判理论奠定了绝望的底色:在这样总体性的支配下,究竟有没有摆脱铁笼的方法呢?郑作彧教授在本场讲座中首先就提及了解放的实现路径这个“怎么办”的问题,并以“艺术创作”这一可能的答案作为伏笔。艺术创作真的能担此重任吗?如果能,这又是何种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呢?本场讲座就随着这一发问而展开。讲座首先简要地介绍了通常被归为批判理论第二世代理论家的哈贝马斯与第三世代的霍耐特。郑作彧教授指出,可以将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看作是对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的一种补充,哈贝马斯重视主体间的共识,倡导在沟通中应将对方视为能并且应该提出不同理解的主体,而非有待考察的客体。霍耐特重视“承认”这一概念,为哈贝马斯的沟通增补了获得成员资格这一前提。


      在对第二、三世代批判理论家的基本思路进行梳理之后,郑作彧教授作为第四世代批判理论家罗萨在中国的主要译介者及对话者,为同学们描绘了一幅罗萨的理论肖像,并分享了自己对罗萨理论的一些反思。罗萨早年主要关注时间与社会加速,后凭共鸣理论一跃而成为第四世代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郑作彧教授向同学们重点介绍了影响罗萨的两位主要学者:梅洛-庞蒂和普雷斯纳。胡塞尔试图通过“意向性”回答封闭主体如何达致外部客体的问题,阅读了大量胡塞尔晚年手稿的梅洛-庞蒂也继承了这方面的努力,将澄明的主体与无瑕的客体之间的泾渭分明转化成了有限的身体与开放的世界之间的互为奠基。普雷斯纳也基于其学科背景将人与动植物对比,重新思考了人与世界之间独特的交互方式。郑作彧老师指出,两位理论家对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重视深深地启发了罗萨。罗萨将共鸣关系看作对人类本质的描述,人能通过共鸣进入世界。他认为现代社会建立起了水平/社会的、垂直/存在的、对角/物质的、自我的四种共鸣轴。郑作彧教授特别强调,共鸣要求以相互敞开的可能性为前提的差异,因为完全的同一和不具备相互敞开的基本共同境域的差异都会使关系变得不可能,因而也无所谓共鸣。


      在理论介绍环节之后,讲座进入了对“艺术创作”这一主题的讲述,郑作彧教授指出,“艺术创作”不仅指绘画、音乐、雕塑等制作,而是所有类型的意义表达活动,包括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创作出一件作品,就意味着投身于世界,通过作品进行与其他主体的共鸣。作品会引起误解、引起批评,引起观点的交锋,所有忠于这样不受掌控的世界关系的表述,都是激动读者、成就作者的艺术创作,都有助于突破“没有关系的关系”,唤起我们对世界不同可能性的想象。郑作彧教授认为,学术研究可以并且应当以这样的“艺术创作”为标准,而他也正在践行这一标准。


      郑作彧教授的讲述引发了在场同学们积极的共鸣,同学们围绕共鸣理论的解释力、罗萨与维特根斯坦的相似性、梅洛-庞蒂与批判理论的衔接、罗萨的“世界”概念及其分层方式、如何写出作为艺术创作的学术论文等内容向郑作彧教授积极发问。郑作彧教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问题的价值,分享了他对罗萨共鸣理论的一些反思,并教导同学们可以通过反复的构思训练,将学术写作养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性。


      在讨论环节结束后,吴越菲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正如讲座的标题所表明的,郑作彧教授在讲座中以高度的热情所分享的并不只是批判理论的知识,而是《批判理论的理念》,这样的分享方式更能向同学们展示批判理论的生命力。在同学们和主持老师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 | 董方正

图片 | 刘思齐

编辑 | 何怡雯

审核 | 吴越菲


ECNUsociology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办,发布本系最新学术信息、活动动态和社会学界重要学术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