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18时,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推出的本科新生专业教育系列讲座第一讲在第一教学楼323室顺利举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杨善华教授应邀作题为《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得与失》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社会发展学院姚泽麟副教授主持,社会发展学院2024级全体新生现场参与学习。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姚泽麟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杨老师丰富的教学经历,并对杨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杨老师拥有丰富的田野调查访谈经历,整场讲座中,他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调查过程中发生的大量的真实故事。在他生动有趣的讲述中,大家对田野调查的开展和社会学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杨老师以介绍自己的青年生涯和与社会学专业初遇的经历作为开端。他分享了1981年于上海社科院工作期间,参与费孝通教授组织的“四访江村”工作的经历。这是他第一次进行社会学田野调查,期间他与同事们合作开展了对江村的基本户籍调查,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社会调查开展之不易,令他毕生难忘。
随后便进入到本次讲座的本题——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得与失。杨老师首先提出从事田野调查必须具备的素质。他认为,田野调查访谈之实质是意义的认知与沟通。为了理解被访人话语的意思,首先需要具备常识和移情能力。关于常识,他举了自己带领北大1999级本科生在北京后海地区开展四合院调查的案例,强调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对哲学和历史学知识有所了解,平日里要多读书,注重积累。
除此之外,杨老师也提醒同学们重视社会学的专业能力,比如问题意识的培养、概括和提炼能力、学术鉴赏和评价能力以及文本感受能力的提高。他还指出,要随时发现与吸取有价值的思想和问题,学会反思,才能提升社会学的想象力和悟性。
接着,杨老师引入对社会学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他提出观察视角的重要性,在研究中要注意“思想符合实际”。他以农民为例,指出要按照农民的想法来理解他们。此外,杨老师还强调要关注区域文化与文化差异,调查中要把握好全局观,与此同时也要学会“见微而知著”。
最后,杨老师又分享了几个关于素质培养的实践案例,提醒同学们必须以田野为基础,练好调查的基本功,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此外,他还强调了调查过程中验证的重要性。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针对讲座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感兴趣的社会学相关问题,与杨善华教授进行交流。就大家提出的“大学生如何进入田野,取得访谈对象的信任”、“如何获取研究经验”、“什么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如何获取真相”等问题,杨老师指出:要在调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访谈对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此外追踪访问也很重要,有利于与调查对象建立长期关系;要注重日常的积累总结;在研究中切记价值先行,而要聚焦于对问题本身的分析和理解,跳出熟悉的生活环境看问题;要坚持独立思考。杨老师的回应对同学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深刻启发意义。
本次长达三小时的讲座是2024级新生深入了解社会学专业的一次宝贵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现场认真聆听讲座,并积极与杨老师展开互动,均收获颇丰。
文 | 张婼涵
图 | 姚泽麟
编辑 | 何怡雯
审核 | 姚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