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上午10点,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承办的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暨“半课主义”系列讲座第9期第一讲在法商北楼425室顺利举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郑作彧教授应邀作题为《批判理论的理念:工具理性与单向度的人》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社会发展学院文军院长主持,五十余名师生到场学习。
讲座开始时,文军教授首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向郑作彧教授赠予了学院纪念锦旗及讲座纪念证书,并在开场致辞中结合世界范围内社会学发展状况,介绍了郑作彧教授在社会理论领域的重要贡献以及此次讲座的重要意义。
讲座从批判理论的缘起展开,郑作彧教授着重提及了德国的新康德主义与诠释学传统对批判理论的滋养,尤其是诠释学。诠释学最初以诠释和理解宗教圣典为目的,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诸多学者由此出发,试图从其中发展出一种对他人及社会世界进行理解的方法。郑作彧教授强调,这种重视理解的传统使德国学者始终对直接将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世界的研究取向抱有警惕,狄尔泰基于这种传统作出了著名的“精神科学/自然科学”的二分。韦伯在社会学方法中强调“理解”,也是受此两种传统影响。然而,韦伯虽然在理论上强调社会世界本身与意义和理解无法区分,但在现实中却并没有积极地让他的理论理解与彼时发生在社会世界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之间产生互动,韦伯在讲台上表现出的超然态度让一位远道而来的学生大失所望,这位学生即是写下《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的霍克海默。郑作彧教授进一步阐明了霍克海默基于上述背景所做出的区分:与传统理论不同,批判理论并不将自己定位在社会世界之上,并不将社会世界定义为待理论解释的客体;既然意义与理解本身就在社会现实的构成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作为对集体自我理解之澄清的理论便也是与现实血肉相连的,位于社会世界之中。这种对理论的定位也规定着批判理论家们对自身的定位,使他们形成了置身事内、积极参与的风格。
在对来源的细致分析之后,讲座进入了“工具理性批判”这一主题,通过对霍克海默的“主观理性-客观理性”这对概念的辨析,郑作彧教授将同学们的思路引向了对“目的”的思考。运用主观理性意味着排除对目的的讨论,仅仅思考和算计达成目的之手段的效率;而客观理性则要求人们对目的和价值本身进行质询。郑作彧教授用贴近生活的例子为同学们解释了对目的进行质询的意涵,并从这个角度生动阐释了马尔库塞常被误解的“虚假需求”概念:马尔库塞使用这一概念并不是要高高在上地指责大众沉迷于某些不必要的物欲,而旨在审视精英群体如何将原本自身的需求正当化为整个社会的需求,将对自身有用的目的正当化为社会中正常个体都应追求的目的。“虚假”是就这种错位而言的,具有精英色彩的是虚假需求本身,而非马尔库塞对它的批判。
由此,郑作彧教授进一步引出了批判理论的“否定性思维”及其与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关系。否定性思维鼓励我们在对目的不加反思的单向度社会中发挥想象力,不仅思考达成目的的手段是否合理,同时思考目的本身是否合理,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是否能有另一种可能性。郑作彧教授认为,应当将批判理论作为社会学的第一理论,因为社会学首先并不是一门旨在提供答案和解决方案的学科,而是一门提问和质疑的学科。这当然不是对具体经验研究的否定,相反,借助批判理论,研究者能在被以实证主义的方式所组织并被唯一化的现实之外经验到更多元的现实。
郑作彧教授的讲述结束后,同学们就讲座中所提及的对意义的寻求以及批判理论本身的解释力等内容积极发问,与郑作彧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
在讨论环节结束后,文军教授深刻总结道:批判理论不只是去批判的理论,更是旨在唤起批判的理论,引发怀疑与提问本身就是批判理论的体现,即使这一怀疑和提问以批判理论的内容为对象。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文军教授再次代表社会发展学院向郑作彧教授表达了感谢。
文字 | 董方正
图片 | 高芸
编辑 | 何怡雯
审核 | 吴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