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上午10:30,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薛红老师邀请职业生涯教练王海萍博士来到《劳动社会学》的课堂,做一场题为《职场起航:从小白到高手的职业化之路》的专题讲座。这次活动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举行的系列活动第一场讲座。
王海萍博士毕业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心理学博士,原盖洛普咨询组织管理专家级顾问,高管教练,盖洛普优势教练认证课程官方讲师,诗略咨询创始人,畅销书《绽放你的职场优势》作者,擅长从积极心理学专业视角挖掘与强化个体潜在优势,打造基于优势的赋能型团队,帮助个人和团队实现突破性绩效提升。
这次讲座主体分为三部分内容:职业化助力生涯发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需要怎样的自我管理?讲座结束后,师生就职业化和管理咨询行业展开提问交流。
01
职业化助力生涯发展
讲座开始,王海萍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王老师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心理学博士毕业后,先是在盖洛普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进入在华东师范大学社工系工作了五年。2019年她重返职场,从事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后又从事管理咨询行业。
王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职场经历和专业知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让同学们开始思考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快速在一群人中突显出来获得晋升的机会,职场希望我们获得什么样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准备自己。
王老师从什么是职业化以及为什么需要职业化谈起,粗且论之,是从完全不知道怎么工作到知道怎么工作,逐步成为成熟的职场人士的过程。王老师借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的观点“仅有30%的商业行为是由理性的及可预见的因素驱使的”让我们认识到需要在职场上做到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这种感受即让别人认为你是一个理性的人。
王老师提出问题:十年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结合从业生涯中合资企业潜力高管、外企高管和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明确了职业化的定义:职业化就是把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通俗而言,就是需要把别人交代的事情完成好,如果是一个管理者,一个CEO,也一样如此需要把工作做好,这就是职业化。
02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明确需要做到成熟的职业角色后,王老师便走向了第二部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部分王老师结合面试的不同模型,进行了简要阐述,核心是要让我们关注到卓越的个体工作者和平庸的个体工作者的差别,例如在目标设定、绩效管理、自我驱动和团队关系方面的差异。接着王老师通过具体的模型以及个案跟同学们细致谈到个体进入职场如何跟企业的发展相匹配,同时她也强调了选择行业的重要性。王老师建议同学们在课后去搜索相关模型和面试案例,可以进一步有深入的了解。
03
需要怎么样的自我管理?
如何通过自我管理成就个人的职业发展?这部分也是讲座的核心,王老师从四个方面讲述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走上职业化的道路。
目标管理。王老师指出,我们现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不断思考“我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持续这种思考是需要的,但是最好从一开始是非常清晰,因为职业发展路径是非常曲折的。王老师介绍并分析了《跃迁》作者、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的生涯四看图:专业路线、管理路线、斜杠人生、追求兴趣四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同时,她也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强调如何更好地设定生涯规划中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同时,她也提醒同学选择行业时候也需要选择有潜力的行业,行业的快速扩张也会使我们很快得到成长,比如新能源行业、医药行业、化妆品等行业。确定好方向后,如何落地?需要建立每天的实践。王老师通过甘特图展示她在HR总监时的工作记录,每一周要做的事情、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心得体会都有详细的记录。
敬业管理。王老师结合丰富的职业经历,指出找工作时候大家看的时候都是公司的平台,但是离职时候往往是因为职场直线关系不够好。结合盖洛普员工敬业度12要素,王老师认为任何一个人找到工作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很重要,需要得到领导的重视,是公司看我的过程;再到第三个阶段,则是我在看公司,思考公司值不值得我久留;最后是职场的进步和成长。
时间管理。王老师结合面试时的“必问题”:五个任务安排给你如何去协调,并认为简单说轻重缓急并非满分答案。由此引出了帕累托原则的时间与目标的维度,重要和紧急程度一定和自己的目标相关。王老师用亲身经验举例,强调和你的目标相关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同时,王老师让学生们要学会关注细节,工作之外如何额外的时间精力做让领导有所触动的事情?面试的题目也需要得到具体的回答和事情,而非“是的”。
成长管理。王老师说道,我们要做什么也有甜蜜事业四象限的理论,要有个人优势、社会价值、经济回报和长期主义。王老师分享了得到、混沌、樊登、喜马拉雅等平台,鼓励多参加论坛、培训,多拿证书。提醒大家要关注优势,推荐了盖洛普的优势报告,盖洛普研究各行业表现最好的人的特质,发现共同的三十四个大特质,和优秀表现相关,并且彼此是独立的。比如学习是最大的优势,给新的工作或任务时,会特别快地上手;执行力特别强的人不太喜欢创意性的工作;影响力特别强的适合做管理者。而为什么要找到自己的优势?王老师以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测试为例,提醒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再在自己领域做刻意练习和长期的努力,便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讲座结束后,师生就讲座内容和王海萍老师的行业经验进行提问。
施卫淑同学问及“高管培训时会更偏向工作还是职业化?”王老师通过几个案例,详细阐述了管理培训行业在实践过程中的多维度和复杂性,表达了教练的优势,能够帮助企业高管清晰化原有的模糊问题,再解决其他问题,并建议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学生可以尝试管理咨询的行业。
薛老师就教练培训的外部介入与内部建立加以讨论,王老师分析了两者的优劣势,薛老师和王老师也共同认为大学内部对于mentor的需要,希望有更多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的支持介入。
最后,郭旭同学提出一个大家关注的普遍问题:“作为人文社科学生,如何提升一些特定能力?”王老师认为人文社科学生较为注重的是领导力,其实除了研发相关的都可以做,比如人事部、项目管理、销售、售后服务、市场部(品牌策划等)。最主要是看自己喜欢什么,如果想创业的可以去市场部,以及可以尝试管理咨询行业。总而言之,王老师鼓励大家去尝试各种信息,主动勇敢去尝试。
王海萍老师专业又从学生视角建设性的演讲,帮助同学们初步走入职场,开始用专业和有计划的思维去有意培养自己。薛老师最后给王海萍老师颁发讲座纪念品,讲座也在收获满满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周泽豪
审阅:薛红
图:薛红,周泽豪
编辑:何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