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兵:来自一道高考作文题的疑惑及应试小计

文摘   教育   2024-07-30 10:19   山西  



秦德兵,湖北宜昌籍,高中退休教师。曾为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得公社教学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奖励。




来自一道高考作文题

的疑惑及应试小计

 湖北宜昌 秦德兵 


身为曾经的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关注着高考,今年还多一分关注,因为我的侄孙秦悠然今年也参考。考后,我便与他聊起了今年的作文题,得知考题是这样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真没想到,说起“如何答题”时,他似乎是一种考后释然的态度,我却陷入疑惑,主要是对其中的几个疑点始终不解,尤其是之中的关键词“答案”有多种含义,“前因”不明,“后果”何定?

试问,“答案”是什么意思?“答案”与“解决问题”是什么关系?不解决问题何以谈起问题会不会减少?先看一例,“《关注马航370  答案来了》——2024年3月8日,MH370航班事件10周年纪念活动在吉隆坡举行,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表示,重启该航班的调查、搜寻”。这个“答案”,其内容就是关于370航班事件调查处理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也就是一则消息,“好消息”(重启调查)的背后却是“坏消息”:失联10周年的航机及机上239名人员(包括154名中国乘客)仍然下落不明。

我们相信互联网和AI都施出了浑身解数,但这个“答案”与“解决问题”无疑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如此,MH370找着了是“答案”,找不着也是“答案”,重启寻找还是“答案”,你说“很快得到答案”的表述有何确定意义?

众所周知,“答案”有多种解释,我们不妨分别看看它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其一,答案是“针对问题作出的解答”,这是新课标学生专用辞书《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性解释。例如,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位小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时,口里念念有词,“老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等于二十四了再说”,这里,“21”和“24”都是对“7×3=?”的解答。由此说明解答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还有真假混淆之为。

又如,“不同历史时期的空想家给出了各种答案,甚至由于见解的不同,引发了意识形态的斗争,直至兵戎相见”。显然,“答案”可能解决问题,也可能不解决问题,有的还会添乱引发新问题。

还有“问官答花”的、“卯不对榫”的、“舍本逐末”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也叫“答案”,但汉语成语的解释都寓意着否定。更有,数学上的“无解”也是答案。

在此,不妨出一道模仿题供思考:随着网络教学的普及、电教手段的应用,小明每次考试都很快写满答案。那么,他的学习任务会不会越来越少?

其二,答案是指解决问题的办法、手段或方案。例如,“如何解决萝卜快跑‘有理不让人’的问题,刘工已有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而现实中,有的办法、方案对解决问题有效,有的却无效,甚至还会起负作用。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出现管涌,用泥沙封堵,不也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吗?结果失败,造成200多米的决口。当然,后来所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大见成效。

又如,“他的课题研究已经有了答案”,这个答案即理论研究成果,该成果用于实践,就会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现实中,不起作用的和起作用而闲置不发挥作用的方案还少吗?

其三,答案是指事务办理的结论、事件发展的结局或理论用于实践的结果,包括实现预期目标。例如,“海水稻实验有了新的答案”,指的是一种实验结果,而实验结果则有好坏之分。再如,“有效拦截网络诈骗的技防问题,AI还没答案”,这就是说,智能机器人在这方面已介入实践探索,但还没有实践结果。而任何一种实验结果都有两种可能性。

至于“答案”还有没有其它解释,我没留意。比如歌手李蕙敏演唱的歌曲《有了答案》,我听了像在云里雾里,也没兴趣费神求解。






综上所述,“答案”并不意味着一定解决问题,两者之间存在多种可能性。如此,有了“答案”,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还是一个变数,又怎能判别问题的变化趋势和比较多少呢?何况“问题”的外延又宽泛无边。

实质上,“答案”是个笼统的概念,广义上就是对问题的一种反应。有人说:“语文课本质性的东西,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而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有规则的,通常情况下,前提条件即“前因”是事物的客观存在,按语言的表达要求,对“前因”的陈述必须准确、明晰,意义指向一目了然 ,不能含糊其辞,这样才能依此为据对“后果”进行确切判断或推理。然而,该试题向人们提供的前提条件(“答案”)却活泛不定。

无论那种意义的“答案”,其价值特性都存在几种可能性,而对应的结果又是发散的(一因多果),我们总不能像摆龙门阵一样对“答案”义项、价值特性、实践效能逐一组合,再进行逻辑判断吧?!如此的话,按数学的“组合规则”来排,我掐指一算,大约有七八种组合形式。当然,没人去玩这种滑稽游戏。

又有人说:“高考题是小试卷大学问”,是的,它就是业内精英学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集中展现。料想命题者不会刻意在本该平坦的道路上设障“挖坑”,更不会为了所谓的文学审美特征而玩“含混”乌龙,因为该题的考点、思辨的重点不在于该处的词语辨析,而是关于互联网和AI运用的“联想和思考”。所以,为了立意行文应试,我们必须化繁为简,迫使自我让思绪归顺命题者的本意。

我们不妨结合语境,去估摸命题人的真实意向,恰当取舍,将“很快得到答案”视作“很快得到解决”或得到“有效方案”对待,或者干脆省去“很快得到答案”之言,排除“答案”的干扰,直接思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不然的话,这篇文章就很难做下去了!

也幸好,试题的最终要求不是要你“算出”问题的“多与少”,而是要回答由此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又好在“文体自定”,由此正好来个为我所用,“攻击一点,不及其余”。

我们的考生都有临场经验,相信他们的脑子会转弯,尤其在“广种薄收”的备考模式下,或许他们早已领教过此类障碍,于是,我便想知道他们在疑惑面前是如何临门一脚的。故而,考后,顺便问了几位考生:“你对此是怎么考虑的?”

A说了两句俏皮话:“我的问题不见减少,只见我爷爷奶奶遇到的麻烦增多了”。

B说:“我也想过‘答案’有多重含义,但想复杂了,一时迷失了方向,幸亏马上跳出来,只围绕互联网、AI带来的影响写一点”。

C说:“这样的说法我见过,不管那么多,模糊点,当作‘都起作用’来写呗”!一个“都”字刷新了我的认知。

我的侄孙秦悠然(网名“悠然自得”)说:“AI我不熟悉,就没多写人工智能喔,全文就只沾了点边。他问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我的回答是越来越多。因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但我们不应畏惧问题、回避问题,相反应该积极应对并解决问题。……反正顺应时代主流价值观咩”。结果,他总分考了612分,上了一本线,说明这篇作文的得分也不低,真有点“悠然自得”。

这倒给我一个启示:“不想那么多”,大抵是最好的超越,至少可以暂时放下思辨命题真伪的烦扰。当下的任务是考场作文、捞分,对有些文体来说,或许没有必要拘泥于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和严谨性,即不必太理性,只要站稳一脚(角度),瞄准一靶(主题),选取一体(文体),攻其一点(一个话题),便可写作告成。

不过,我又突发奇想:如果改换场景、交换角色位置,叫学生当作业如此表述这段语料,不知老师怎样评价、如何给分! 

我这不是“人闲多思生杂念”吧?无论是与非,仅表明我一个过来人的态度。今年的高考已是明日黄花,下一届的备考又将昂首启程,惟愿来年的考题不会引发这般非必要的“杂念”,但愿我们的孩儿能顺利走向正题,步入正宗的“联想与思考”,笑着走出考场!

2024.7



晋派名师
教育、文化、情感、心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