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升白针那么贵,为何不能选短效升白针?替代升白针的口服药物都有哪些?

文摘   健康   2025-01-31 09:00   吉林  

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等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医生通常会建议采用升白针来帮助患者提高白细胞水平。


然而,面对长效升白针和短效升白针两种选择,很多患者会疑惑:为什么医生不推荐我打短效升白针呢?


那么,两种升白针有哪些区别?


打一针升白针要花多少钱?


替代升白针的口服药物都有哪些?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

长效升白针和短效升白针的作用都有哪些1-3



在医学领域,升白针分为长效与短效两种,虽活性成分相同,但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千秋。

长效升白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长效升白针,顾名思义,其效果更为持久。这得益于聚乙二醇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药物的水溶性,还降低了其毒副作用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循环半衰期。它能够帮助患者缩短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减少因白细胞减少而继发感染的风险

效果可持续长达2周,且一次注射即可,非常适合用于预防化疗引起的严重粒细胞下降。正因如此,在预防性治疗中,长效升白针备受推崇。它能有效避免延迟用药和提前停药的风险,确保患者化疗方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长效升白针主要适用于以下患者:

  • 前一疗程化疗后出现严重白细胞降低或中性粒降低,伴有发热、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这类患者使用长效升白针可以有效预防下一个疗程中再次出现严重的白细胞减少。

  • 体质较差或年龄较大的患者。为了避免白细胞减少后出现感染或其他状况,建议使用长效升白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近期进行手术或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使用长效升白针可以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 化疗方案强度较高的患者。这类患者使用长效升白针可以降低因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的风险和程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长效升白针需要在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内使用,并且给药时间必须距离下一周期化疗时间在14天以上。因此,单周化疗方案并不推荐使用长效升白针。

短效升白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短效升白针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这是因为长效升白针的半衰期较长,可能导致剂量密集型化疗患者的造血功能受损,从而限制了其化疗方案的灵活性。

相比之下,短效升白针更适合治疗性升白和每周化疗方案的预防性升白,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然而,效果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频繁注射以维持疗效

短效升白针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它适用于需要迅速提升白细胞数量的患者,特别是在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高额自费费用的情况下

然而,不论是长效还是短效升白针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骨痛、腰痛等。但相比之下长效升白针可能会让患者的不适感持续更久一些且疼痛更为剧烈。因此短效升白针更适合于对痛感较为敏感的患者

医脉通友指南读者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长按二维码

进入癌友指南俱乐部



特色专题
综合管理特辑


升白针是在提前透支白细胞?到底要不要打?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何头痛频发?怎样缓解?


白血病患者为何易发烧?高烧不退怎么办?


淋巴瘤治疗到什么程度可以结束治疗?| 淋巴瘤365问


告别“癌性疲乏”,血液肿瘤患者如何重拾活力?


血液肿瘤患者必看:如何减少化疗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2

一针升白针要花多少钱3-4



我国市场上短效升白针已有惠尔血、瑞白、吉粒芬等多款产品,长效升白针也有三代,第一代的新瑞白、津优力、申力达,第二代的艾多,以及第三代的亿立舒等。

短效升白针一针大约80元长效升白针要贵许多,一针要2000元左右,属于医保乙类,但报销条件严格“限前次化疗发生过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的患者”。

3

替代升白针的口服药物有哪些?3-4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升白针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实,除了升白针外,日常也有一些升白药物可供选择。

口服升白的西药有利可君、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等,中药有地榆升白片、复发皂矾丸、生血宝合剂、生白合剂、益血生胶囊等。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提升白细胞数量,帮助患者改善因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等问题。

但是,在选择这类药物时,患者应首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确保所选药物与自身病情相匹配,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同时,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也是必要的,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邱立新. 如何合理使用升白细胞针[J]. 抗癌之窗, 2017, (01): 51-53.

[2]刘海生. “升白针”到底该咋用 [J]. 江苏卫生保健, 2017, 12): 17.

[3]https://mp.weixin.qq.com/s/cND-5GxCfoCin7w2ujIQWQ

[4]https://mp.weixin.qq.com/s/QNP4d2kXc9D-f3htAbx8WQ

升白针还有其它疑问?
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患友互助群
↓↓↓

遇到健康问题,
点这里,0元问医生!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医脉通血液病患友指南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诊治与康复护理科普,分享病友经验、探讨新药进展、提供专家指导,帮助患友少走弯路,以期延长生存、降低复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