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要走!"
"爸爸,再抱我一下嘛!"
"老师,我想回家!"
这样的场景是否让你心酸又无奈?看着孩子紧抓你的衣角,泪眼汪汪,你是不是既感动又有点烦恼?
别担心,分离焦虑是很多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但为什么会发生?我们该如何应对?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依恋理论",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解读这个现象的。读完后,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还能学会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安全感的基础。
依恋理论的研究背景
依恋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于20世纪中期提出。鲍尔比在研究二战后失去父母的孤儿和被忽视的儿童时,发现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有深远影响。他观察到,儿童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形成的情感纽带,对其未来的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和人格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鲍尔比的理论受到精神分析学、发展心理学和动物行为学的影响,特别是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的印刻现象(imprinting)研究。他认为,依恋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旨在提高个体的生存机会。为深入理解这一现象,他提出了安全基地(secure base)的概念,即儿童在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能够更加自由地探索周围环境。
依恋关系的发展阶段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不断练习情感的自我调适、自主与控制,并逐渐与特定人物建立情感连结。这种情感连结被称为"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社交互动和感情表现❤️
依恋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
根据鲍尔比的理论,依恋关系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前依恋期(出生至6周)
在这个阶段,宝宝会以本能的行为(如哭泣、微笑)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回应。 他们对主要照顾者尚未有特别的依恋或偏好,因此俗称"谁都好的阶段"。
依恋建立期(6周~7个月)
宝宝开始对能有效回应他们需求的大人建立安全感。 大约三个月大时,他们逐渐区分主要照顾者与他人的不同,对主要照顾者的回应感到更轻松和舒适。 与照顾者分开时可能会出现反抗行为,例如换人抱时会哭闹。
明确依恋期(7个月~24个月)
孩子开始与特定的人(通常是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建立深厚的依恋关系。 约在七个月大时,出现"陌生人焦虑"的表现,害怕陌生人靠近,抗拒与亲近者分离。 这就是孩子黏人的原因,也是他们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目标调整伙伴关系期(24个月后)
两岁后,随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孩子能够与更多人沟通互动。 开始对主要照顾者以外的人建立依恋关系(如保姆或家庭其他成员)。 如果他们的依恋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就能逐步建立对人际互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良好的互动模式。
四种依恋关系类型
四种依恋关系类型
鲍尔比的同事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实验进一步扩展了依恋理论。根据儿童在实验中的反应,依恋关系被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这类儿童在主要照顾者在场时感到安心,能够积极探索新环境。 当照顾者离开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或哭泣,但在照顾者返回后,能够迅速得到安抚并恢复平静。 形成这种依恋类型的关键在于照顾者对儿童需求的敏感和及时回应。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这类儿童对照顾者的存在或离开表现出冷漠。 当照顾者离开或返回时,他们很少表现出情绪反应,似乎对分离并不在意。 这通常是由于照顾者对儿童的情感需求反应不足,导致儿童学会压抑自己的情感表达,以避免被拒绝。
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这类儿童在照顾者离开时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不安。 当照顾者返回时,他们既寻求安慰又表现出抵触,难以被安抚。 他们对照顾者的反应感到困惑,主要是因为照顾者对其需求的回应不一致,有时关注,有时忽视。
紊乱型依恋(Disorganized Attachment)
这类儿童的行为缺乏一致性,可能表现出混乱、矛盾或不适当的反应。 例如,他们可能在接近照顾者时表现出恐惧或僵硬。 这通常与照顾者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如虐待、忽视或心理健康问题,使儿童无法形成稳定的依恋模式。
建立正向依恋关系的
PLACE原则
建立正向依恋关系的
PLACE原则
那么,父母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建立正向的依恋关系呢?以下是PLACE原则,可以作为指导:
Playfulness(游玩)
游戏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 父母应享受与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光,通过游戏建立亲密关系。
Love(爱)
给予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使用正向的语言,观察并具体鼓励孩子的表现,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价值感。
Acceptance(接纳)
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 父母也需要觉察并接受自己的状态和情绪,营造开放的家庭氛围。
Curiosity(好奇)
保持好奇心,试着理解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不是急于纠正或批评。
Empathy(同理)
同理孩子的情绪,协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触觉训练促进
正向依恋和良好社交
触觉训练促进
正向依恋和良好社交
触觉在儿童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科学研究表明,触觉刺激可以促进大脑中催产素的释放,这是一种与信任和亲密感相关的激素。通过积极的触觉经验,如拥抱、抚摸,孩子能够建立与照护者的正向依恋关系,增强安全感。此外,触觉输入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改善情绪调节能力,使孩子在面对新环境和挑战时更具自信和适应性。
下面推荐三类常用的方法:
1. 大自然的感官游戏
在大自然中,孩子可以体验到丰富多样的触觉刺激,这有助于他们的感官发展和情绪调节。
沙滩和泥土游戏:让孩子在沙滩上堆沙堡,或在泥地里玩耍,感受沙子和泥土的细腻与柔软。这不仅增强触觉感受,还培养了创造力和团队合作。 树叶和植物探索:引导孩子触摸不同质地的树叶、树皮和花朵,感受其粗糙、光滑或柔软。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对环境的信任和安全感。 水上活动:在浅水区玩水或涉水行走,感受水流的冲击和浮力,提升平衡感和触觉敏感度。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不仅丰富了触觉体验,还学习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2. 威尔巴格按摩
威尔巴格Wilbarger按摩是一种专业的触觉介入方法,旨在帮助对触觉敏感或有感觉处理障碍的孩子。
刷压技术:使用专门的触觉刷,在孩子的皮肤上进行有规律的深层刷压。这种深压触觉输入可以降低过度敏感,提高触觉处理能力。 关节压缩:在刷压后,对孩子的主要关节进行轻微的压缩,提供深层的本体感觉输入,增强身体意识和安全感。
注意:威尔巴格刷的步骤很多,家长可以观看视频学习,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3. 陶泥和绘画等感官艺术
感官艺术活动通过触觉和视觉的结合,促进孩子的情绪表达和社交互动。
陶泥制作:让孩子用手捏制陶泥,感受其柔软和可塑性。这种活动可以增强手部精细动作,培养耐心和专注力。 手指绘画:使用手指直接在画纸上作画,感受颜料的湿润和滑动。这不仅刺激了触觉,还让孩子自由表达情感。 触觉拼贴:利用不同质地的材料(如布料、沙子、羽毛)制作拼贴画,丰富触觉体验,激发创造力。
这些艺术活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来表达自己,提升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结语
依恋理论强调了早期亲子关系对个体终生发展的重要性。不同的依恋类型不仅影响儿童时期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还对成年后的择偶、亲密关系、自我价值感和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父母,理解并支持孩子的情感需求,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才能帮助他们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孩子坚实的安全堡垒,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预约测评或课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