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炉!东莞松山湖国土空间规划,2035年常住人口45万

楼市   2025-01-23 10:38   广东  


抓着年末的小尾巴,两个影响东莞的大规划,终于来了!


第一个重磅规划,作为首部“多规合一”规划的《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在昨日(1月22日)获国务院批复


| 来源:东莞自然资源


另外,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东莞松山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前公示


文件干货不少,包含产业、交通、居住、生态等内容。


来,一起看看松山湖规划重点吧~




你们最关心的松山湖轨道和站点

都在这里!


对外交通轨道方面,松山湖紧邻广深,与大湾区城市紧密联系。


按照规划,在莞惠城际和广深铁路的基础上,松山湖将加速推进中南虎城际和佛穗莞(中轴)城际


并且,预留深莞增城际、常龙城际,加强珠江东岸铁路网衔接。


| 区域交通设施规划图,仅供参考


在市内,松山湖又有着东莞城市心脏区位的优势。


目前,松山湖区域内设“二快二普”轨道布局。


2条轨道快线,分别是在建的东莞地铁1号线,以及东莞3号线,快速联系中心城区、滨海湾新区


2条轨道普线为5号线、7号线,重点承担与相邻镇街联系。


|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图,仅供参考


🚩东莞地铁1号线


1号线,东西走向,横跨整个东莞。


在松山湖,1号线设有建设中的松山湖站、广东医大站,线路预计今年即将通车。



🚩东莞地铁3号线


东莞3号线一期,则是南北走向。


按原轨道规划,设在松山湖共有5个站点,分别是:松山湖北站、松山湖站、松山湖大学城站、金多港站、松山湖企业总部站。


但本次总体规划图中,仅出现了松山湖北站、松山湖中心站、松山湖企业总部站(实际以官方最终公布为准)


目前线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中,预计2029年通车。


| 3号线一期线路图,仅供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松山湖北站TOD,还是全东莞唯一的五轨交汇之地




对外,引领大湾区都市圈建设

在内,带动东莞城市空间转型


空间格局方面,在外部:


1、松山湖引领大湾区世界级都市圈创新网络的建设;


2、以科学城为智力中枢带动深莞边界创新协作网的建立。



在市内,松山湖以联动促进发展,带动东莞城市空间转型


1、建设松山湖-中心城区双城联动发展走廊,提升城市能级;


2、依托功能区中央创新引领轴打造东莞中脊,统筹园镇发展。



以科技和生态出名的松山湖,生态保护红线约6.26平方公里。


另外,城镇开发边界约64.18平方公里



松山湖内部,将构建“一轴,三带、五心、五片区”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一轴中央创新引领轴:集区域联系、交通支撑、生态脉络、公共服务及产业协同发展 为一体的复合创新轴。


三带区域联动轴带:联动东莞市中心城区、滨海湾片区和东部两大片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紧密联系。


五心两主三副五中心形成高品质城市中心及高标准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载体 。


五片五大功能板块根据用地布局特征,明确了松山湖发展的五大功能板块。



值得一提的,还有构建“两屏、四核、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

两屏锚固生态安全两屏即由松山湖外围东江、莲花山脉周边区域构成的生态屏障。


四核稳定生态系统:四核即东莞月湖湿地公园、 三角洲湿地、月荷湖、松木山水库为主体的生态核心, 是松山湖生态敏感性最高、 生态本底最优质的生态源头。


多廊强化连通功能多廊即结合水系、绿地形成的放射状生态廊道。




松山湖
打造大湾区高新智造新高地

产业,松山湖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文件中,松山湖的产业定位为:创新驱动,建设产业发展高地

>>重视源头创新,落实成果转化

>>科学利用增量空间,预留龙头企业总部空间

>>推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双轮驱动,打造大湾区高新智造新高地



再看具体产业分区规划方面。

1、松山湖园区

包含北部高新产业片区、北部现代服务片区、三角地生物医药基地、西部企业研发总部区、南部企业研发总部区、大学产学研片区、团泊洼产业片区、金多港研发区。


将充分利用科创企业高度集中的优势,形成技术氛围浓厚、研发环境优良、协作性强的 企业应用研发集聚氛围


2、生态园


湿地三角洲先进制造片区、生态园东部先进制造片区、生态园北部先进制造片区、文旅产业配套区、科教片区。


则将依托集中布局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规划约45万常住人口

优化居住空间,提供多元舒适的人居环境

来看看其他城市重要规划。


松山湖总面积约89.78万平公里,包含松山湖园区面积约58.03平方公里,生态园面积约31.75平方公里。


预计至2035年,松山湖常住人口规模约45万人




在人居环境方面,提出增总量、优布局、调结构、促联动,规划居住建筑总量约1818万平,人均居住面积约40平/人。

具体内容为:

1、多策并举,健全可持续、可负担的住房供应体系。增加居住用地供给,大力保障政策性及高品质住房供应

2、构建空间均衡、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宜居城区。提升环湖地区居住品质;大力增加产业片区住房供应力度;

3、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按照4:6的比例保障商品住房、 公共住房的供应

4、突破土地资源约束,引导职住人口向周边镇街 疏解,促进人口平衡发 展,借助周边力量补给 松山湖人才住房需求。


关于配套,同样以高质量发展:


东莞孕育了松山湖,松山湖成就了东莞,在这里看见城市的未来。


规划明晰,产业科技底子丰厚,松山湖的发展始终走在东莞的第一梯队


当然,投射到楼市领域,松山湖的价制度同样不言而喻。


房姐曾写下松山湖闪光的系列故事,如果你想了解,可以戳链接回顾:

第一篇:我们一同认知全国下的松山湖👉东莞松山湖,以20年的加速度,跑出了中国骄傲!

第二篇:又见识大湾区之下的松山湖👉纵观整个大湾区,会不会有下一个松山湖?

第三篇:全东莞之下的松山湖👉深度!都说东莞松山湖遥遥领先,究竟领先在哪里?

第四篇:松山湖企业想👉松山湖,不止有华为


最后,欢迎留言,我们评论区一起讨论~


如果你有买房或置业问题,

以扫码【添加房弟】,我们一起探👇



心怀热爱 走遍湾区

点击关注湾区资深媒体人

陈育个人IP《育见》
未来,将分享更多湾区一手资讯

往期回顾 🔍

宅地计划:2025年第一宗!滨海湾新区纯宅地拟挂牌,近滨海润府!

地产人:扎心!东莞房地产业,3年离开了10000人...

千亿首镇:官宣!长安GDP超千亿!东莞首个千亿镇来了

房姐直播:东莞学位热潮来了!买新房,还是追莞城松山湖老破小?

新房总结:哭了!成交26233套!2024年东莞新房,破18年纪录

项目速递:报!东城冒出优质商住地,小体量邻海德琥珀台!

行业新闻:力压群雄,断层第一!中海,开创了一个豪宅新时代!

二手盘点:26845套成交!2024年的东莞楼市,进入“二手时间”

你“在看”我吗?


东莞房姐
一个让你欲罢不能的东莞房产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