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PG出口观察:码头能力阶段性偏紧

文摘   2024-11-08 09:53   河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研究员:董丹丹

期货从业信息:F03095464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7387


研究助理:樊荣 

期货从业信息:F03133900  

联系方式:13310079929


本报告完成时间 :2024年11月8日

主要逻辑

主要逻辑:

得益于十余年来美国油气的持续增产,副产LPG的数量与日俱增,但美国居民生活与工业生产对LPG的消费较为有限,大量过剩的LPG只能转向出口,并深刻改变了全球市场供需格局。中东原本是最主要的供给方,美国加入全球市场后,先是成为主要的增量贡献者,随后出口的绝对数量也于2020年完成对中东的超越。

美国出口的增长与亚洲进口的增长同步,目前美国60%的LPG出口流向亚洲,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印尼四国。对于中国而言,美国资源相对充裕,而中东资源一方面缺乏增量,另一方面与印度的争夺也愈发激烈。今年美国首次取代中东成为中国最主要的LPG进口来源地,对于中国而言,美国LPG资源的重要性急剧提升。

2021-2024年,美国缺乏大型LPG码头新建或扩建,出口能力仅增长5%,而与此同时美国LPG出口量增长了28%,前5大码头平均产能利用率由65%提升至80%,若只考虑美湾地区则已经达到84%,美国LPG码头已处于饱和的边缘。

目前公布的美国LPG码头扩建计划若均能顺利完成,则2025年中美国LPG出口能力将较目前增长9.5%,2026年中增长13.6%,2026年底增长11.3%,共增长34.4%,足够覆盖美国LPG出口量的增长。但在2025年中前,美湾码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或提升至90%-95%区间,可能对美国LPG出口形成一定阻碍。若投产进程受阻,则美国LPG出口将不可避免受到较大影响。

后市展望:

关注美国LPG出口量变化、关注美国LPG码头投产进程。

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地缘冲突加剧。

01 美国出口重塑全球LPG市场格局

一方面,得益于十余年来美国原油与天然气的持续增产,以及天然气处理、NGL分馏与储运等相关产业链基础设施的跟进建设,美国油气副产NGL(乙烷、丙烷、丁烷、天然汽油),特别是其中LPG组分(丙烷、丁烷)的数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美国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中使用LPG的领域有限,十余年来国内消费仅有小幅增量,致使LPG的过剩局面较原油与天然气明显更为突出。

跟据EIA数据,美国油气副产丙烷由2010年的1800万桶/月增至2024年的6400万桶/月,炼厂生产基本持稳,消费量则从年均2600万桶/月下降至2300万桶/月(由于取暖需求的季节性,表现为冬季多、夏季少)。油气副产正丁烷由2010年的500万桶/月增至2024年的2000万桶/月,炼厂生产基本持稳(由于汽油蒸汽压的季节性,表现为夏季净生产、冬季净消耗),消费量大体持稳。油气副产异丁烷由600万桶/月增至1400万桶/月,消费量由100万桶/月增至600万桶/月,异丁烷是消费量唯一趋势增长的LPG组分,但仍不及产量增长。

数量庞大的过剩LPG只能在海外寻找需求,推动美国丙烷出口由2010年的400万桶/月增至目前的6800万桶(折合约550万吨)/月,增17倍。丁烷出口由70万桶/月增至1500万桶(折合约140万吨)/月,增21倍。虽然丁烷出口增速更快,但丙烷仍为美国出口的主要LPG组分,占比约80%。由于区域内贸易流的存在,美国仍进口少量LPG,数量稳定。

美国LPG的大量出口完全改变了全球市场格局。中东六国(阿联酋、伊朗、沙特、卡塔尔、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原本作为最主要的供给方,LPG出口量一直较为稳定(特殊产地出口受制裁松紧影响有所涨落)。美国加入全球市场后,先是成为主要的增量贡献者,2020年出口绝对数量也完成对中东六国的超越,并仍持续增长。

从资源流向来看,美国发往美洲其他国家的资源量相对稳定在100万吨/月,发往欧洲的资源量2020年增至70万吨/月水平后变化不大,发往非洲的资源量呈持续增长势头,由个位数逐渐上升至今年的60万吨/月,这一趋势不可忽视,不过当前体量仍然较小。相比之下,亚洲进口美国LPG数量2014年仅为20万吨/月,今年则已经来到300万吨/月,占美国出口总量的近60%,2014年以来进口增量也占美国出口增量的60%。美国出口与亚洲进口已显然分别成为全球LPG市场供需两端的核心矛盾。

亚洲分国家来看,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主要是西太平洋的中国、日本、韩国、印尼四国进口美国LPG。日本与韩国进口2020年前持续增量,后相对持稳。中国2020年取消对美LPG加征关税后,伴随下游PDH装置的大面积投产,进口美国LPG数量持续高增,今年6月再度以189万吨刷新历史峰值。印尼进口美国LPG数量在国内燃烧需求的推动下,也存在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增量与绝对值仍较有限。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资源相对充裕,而中东资源一方面缺乏增量,另一方面与印度的争夺也正在愈发激烈(特殊产地货物除外)。结果就是今年以来,美国首次取代中东成为中国最主要的LPG进口来源地。本章的所有历史趋势都指向对于全球、亚洲、特别是中国而言,美国LPG资源的重要性急剧提升。

02 近年码头建设较少,出口能力阶段性偏紧

先前我们提到,伴随美国原油与天然气的持续增产,美国中游行业(Midstream,主营油气处理、运输、存储业务)投资兴建了大量天然气处理、NGL分馏与储运基础设施,据粗略了解基本可满足产业链需求,存在产能瓶颈的情况较少。但除此之外,对于出口而言还需要码头设施的配合才能完成,不过相较其他环节,中游行业对码头设施的投资则较为滞后。

以上两张图表展示了当前美国主要LPG出口码头信息。上述10座码头占美国总出口量的99.9%以上,其中前5大码头占美国总出口量的近95%,分别是位于美湾地区:Enterprise旗下的EHT、Targa旗下的Galena Park、Energy Transfer旗下的Nederland、Phillips 66旗下的Freeport,以及位于东海岸:Energy Transfer旗下的Marcus Hook。5座码头分别归属于4家实力非常雄厚的中游(Midstream)企业,可提供从井口到码头的全链条基础设施服务。

其余5座码头体量较小,分别是AtlaGas(加拿大中游企业)旗下的Ferndale(位于西海岸)、Buckeye(主营方向为原油及石油产品的中游企业)旗下的Texas Hub(位于美湾,与原油及石油产品码头合建)、El Paso与Enlink(中游企业)旗下的Geismar(位于美湾)、NGL Energy(中游企业)旗下的Chesapeake(位于东海岸)、New Fortress(中游企业)旗下的GLC(位于东海岸)。

2021-2024年四年间,美国缺乏大型新建或扩建LPG码头项目投产,出口能力仅增长5%,而与此同时美国LPG出口量增长了28%,带动前5大码头平均产能利用率由65%提升至80%。如果不考虑面向大西洋、不主要向亚洲方向出口、产能利用率较低的Marcus Hook,则其余4座码头产能利用率已达到84%。由于天气扰动、设备检修等原因,码头很难达到全年满负荷运行,实际美国LPG码头出口能力已处于饱和的边缘。

我们通过公司年报等信息梳理了已经公布的美国LPG码头扩建计划,主要来自Energy Transfer与Enterprise。Energy Transfer计划于2025年中前在Nederland扩建25万桶/天(折合丙烷736万吨/年)NGL出口能力,但未说明具体组分是LPG还是乙烷。Enterprise原本同样计划于2025年中前扩建EHT的出口能力30万桶/天(折合丙烷883万吨/年),但最新信息显示该计划预计完成时间已推迟到2026年底。Enterprise还将于Neches River新建码头,一期乙烷码头计划2025年下半年投产、二期LPG/乙烷灵活码头计划2026年上半年投产,二期码头出口能力为18万桶/天乙烷或36万桶/天LPG(折合丙烷1060万吨/年)。

如果以上计划均能顺利完成,则2025年中美国LPG出口产能将较目前增长9.5%,2026年中增长13.6%,2026年底增长11.3%,共增长34.4%。通过美国LPG出口增长历史数据观察判断,码头能力扩张到2026年足够覆盖美国LPG出口量的增长,但在2025年中前,美湾4座码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或将提升至90%-95%区间,可能对美国LPG出口形成一定阻碍。除此之外,在劳动力偏紧的现实与不确定性的经济预期下,码头能否按计划投产还存在一定变数,若投产受阻,则美国LPG出口将不可避免受到较大影响。

免责声明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关注“CFC能源化工研究”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CFC能源化工研究
从宏观经济的周期出发,从三大一次能源的基础供需起步,回归到产业一线,精耕到品种细节,守望初心—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中信建投期货能化团队努力尝试展现品种背后的暗流涌动,尝试预估未来波澜壮阔的行情曲谱,我们在路上,我们在思考,我们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