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村的“南甸子”
文|水如空
我生长的村子东南有一片洼地,村里人都叫它“南甸子”。所谓“甸子”,是一种俗称,表面意思是草地。但一般来说,我们口中的“甸子”里绝不仅仅是长满了野草,更有水沟、池塘,所以称为“湿地”更恰当一些。正因为地势低洼,有水沟池塘,所以很可能在暑期雨季被淹没,所以也就是不太适合作为耕地,所以一些喜水的植物就会疯长,所以就会成为小动物们的栖息地,所以也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南甸子”在我的记忆中是相当深刻的:采花,割草,挖菜,捕鱼,捉蛙,和泥,戏水……可以说,“南甸子”快乐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
更神奇的是,似乎不只我们村才有一个“南甸子”,小时候常去姑姑家串门,和比我小一岁的表弟一起玩儿。他们村东南也有一个“南甸子”,只是名字不一样,叫“南沟子”。虽然叫“沟子”,却不仅仅是一条水沟,而是池塘、草地一样都不少,妥妥一个“南甸子”的加长版。
后来在县城读书,同学中有一位文笔好的,写了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叫《下甸子》,后来发表在县文联的小报上。文章中描写的景象和童趣与我所经历的一般无二,区别也只是名字而已。更神奇的是,她笔下的“下甸子”也在村子的东南方向。也许是由于地势低洼的缘故,故以“下”字称之。
东北有一段二人转小帽儿《捡棉花》,有句唱词是“大姐说我的女婿住在南下坎,老妹说我的女婿住在南下洼……”“坎”“洼”,含义相近,大概是姐妹两个的婆家所住的村子也都有一个类似的洼地。
后来走过很多乡村,似乎每个村子都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偏南或偏东……有一个“南甸子”。也无一例外地,都成为人们童年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后来,竟然发现,不只我们的乡村如此,连城市也是如此。不仅现在如此,连古代也是如此。
屈原 《九歌·河伯》中有:“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浦”,《说文》中释为“水濒”,也就是水边的意思。至于是怎样的水边,江淹的名作《别赋》里则有具体的描写:“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从中可以看出,此处的“南浦”肯定不是大江大河的渡口,就是长满茂盛植物的小溪或池塘,既有茂盛的“春草”,又有碧绿的“春水”,而且方向都一样的“南浦”,分明就是“南甸子”的古代版。
正因为这两篇文章太过有名,所以“南浦”就在了送别之处的代名词。如王勃 《滕王阁竺》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王安石 《南浦》:“南浦随花去,迴舟路已迷。” 另,李贺有 《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南浦有“芙蓉影”,更可见并非江河湖泊,而是溪流或池塘。似乎自古以来,人们生活的村庄东南方向就都有那么一片有水的洼地,是人们生活、劳作,乃至游乐、送别的场地。
清末有一位诗人曾习经有一首诗《南下洼钓鱼》,中有“及晡理钓竿,起行芦之漪。”中间提到“芦之漪”,既有芦苇之属,可见就是典型的“南甸子”模样。至于钓鱼之戏,更与我们小时候一般无二。
当然,以上只是小的村庄或集镇,若是大的城市,就可能是一些大江大河。区别只是这样的大江大河就不一定只在东南面,更可能是“水绕山环”,呈环抱之势,与山脉一起,把整个城市抱在怀中。比如东西二京的东京洛阳,就是“背邙面洛”,典型的“背山面水”格局;西京长安则是“浮渭据泾”,古有“八水绕长安”,后有秦岭,前有泾渭等大河,将整个城市环抱其中。这就是古人的智慧,风水学上有“背山面水”“山环水抱”之说,所谓“山环水绕有生气”,因为居住地邻近水源能够给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而由于中国地处北半球,冬季西北方有寒风,后有高山阻隔更是防寒的有效措施。古人很早就懂得选择这样的地理环境作为居址,世代相传,直至逐渐形成小的村镇或大的城市。
《诗经·大雅·绵》中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人的祖先公亶父,就是带着族人,沿着渭水,到达岐山安居的。苏轼诗《谒周公庙》道:“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明确描写了彼处依山傍水的形势。
不仅如此,人们在建筑上也会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即: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古诗十九首》有《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高楼就是修在“西北”的,与之相对,东南可能根本就没有楼,即使要修楼,肯定也是低矮的。
实际上,这一文化传承追溯起来可能还要更远。《山海经》《淮南子》都记载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以及由此而造成“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结果。中国的地势分为三个阶梯,除青藏高原属第一阶梯,在古代长期不受中原政权控制外,另外两个阶梯的整体形势就是西北是高原大山,东南是平原大海。西北高,保证了能够阻挡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东南低,保证了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顺利登陆带来丰沛的雨水。由此使中华大地早在数千年(考古发现,至少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耕种)前就发展出先进的农耕文明,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中华文化就是这样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个小小的“南甸子”,虽然是我们生活家园的一部分,映射的却是我们万古流传的精神家园。
往期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