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天,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杨志军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题节目《旖旎风光:作家笔尖的江河日月》,与主持人朱迅一起重回雪域高原,与山川草原拥抱,与江河日月对话,录制了100分钟的专题片。此专题片分为上下两集,于9月5日、9月12日在央视三套综艺频道播出。
11月2日,新时代西部文学论坛暨杨志军《雪山大地》研讨会在青海师范大学杨志军文学研究中心召开,近百名文学领域专家学者齐聚青海高原,共同研讨《雪山大地》的文学价值。
“我出生在青海,那里是世界屋脊,藏民族聚集的地方,雪山静静伫立,江河缓缓流淌,滋养着万物,也滋养着我,一个卑微的生命,一个追寻梦想的写作者。”
2024年夏天,作家杨志军接受央视邀请,前往青藏高原,通过对“雪山大地”的回归,对“江河日月”的追寻,重返他的文学家园和精神故乡。正如他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所说:“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是永远的攀登者。”
“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江河日月是他活着的依靠,是生命的底气,正是江河日月,让我们感悟到了崇高与伟大,壮阔与美丽。让我们有勇气燃烧自己,有勇气温暖别人,有机会清洁灵魂,有条件透视人性的美好。”
青藏高原上的雪山大地,是杨志军创作的不竭源泉。他谈到,自己从第一次写到雪山,就开始关注“理想的人”这个问题。“首先关注的是一种道德信仰,其次是一种精神理想。我觉得一个理想的人首先是一个清洁的人、一个干净的人,雪山给了你底色,你可以在这底色上开出各种鲜艳的花。我可能本来是一块冰,渐渐地融化了,随着河流往低处走,走了那么漫长的路,现在又回来,回归成一块冰,起源于雪白,回归于雪白,这就是我的理想。”
从黄河源头的果洛,到玛多县的冬格措纳湖,杨志军在旅途中,阐述了《雪山大地》的创作过程,谈及几十年的写作历程。谈及自己读过的书、喜欢的作家,也谈及自己的文学理念和精神理想。写作之于他,既是抒发生活的积累,也反映了对生活的认知。
杨志军常常强调,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希望能通过文学语言来传达自然的语言,也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让自己变成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去索取。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对自然有一定的付出,就是最好的。”
在女儿湾畔的雨中,杨志军谈到了自己笔下的“水”的意象,他表示:“我的故乡充满了水,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我到过所有的源头,而这些源头的水,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发。我们从雪山出发,永远往低处流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往最低洼的地方行走,而且从来不曾停息,最后找到一个安稳的地方,就是大海。”
而这样的过程,又何尝不是杨志军“从高原到大海”的文学旅途?从青海到青岛,从生态写作到海洋写作,如今又回到作为创作源头的“雪山大地”,循环往复,漫长而饱满的生命闭环,在此趋向完满。
“生命必须有一种回归,不管人生多么漫长,或者多么短暂,所有的生命都会在这个宿命当中,完成自己或辉煌、或平淡的一生。”
2024年6月,青海师范大学成立了杨志军文学研究中心,旨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杨志军文学及西部文学研究的主阵地,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研究成果更好地引领时代风气,为青海省的文艺和教育事业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滋养。
11月2日,新时代西部文学论坛暨杨志军《雪山大地》研讨会在青海师范大学杨志军文学研究中心召开,来自文学界、评论界、出版界的9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杨志军《雪山大地》的时代意义与文学价值、西部文学的发展方向等展开深入探讨。
论坛现场(供图:青海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赵学勇表示:“《雪山大地》以恢宏的笔力书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藏地人民生活的历史巨变,绘制了独属于西部的新时代山多巨变的壮阔图景。以西部文学的历史视野观之,杨志军以其富有时代气息与历史眼光的书写推进了西部文学的当代发展,显示出某种对西部文学传统的历史性超越。”
《格萨尔王》的恢弘史诗,至今仍留在草原上,为一代一代的牧民传唱、起舞。而杨志军笔下的西部故事,宛如雪山上的流水,继续流淌,直奔未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随着新时代西部文学研究的推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雪山大地的纯净底色上,开出更多、更美的文学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