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声波触发仿生纳米抗生素介导 MRSA 引起的肺部感染的精确序贯治疗

文摘   2024-10-11 21:28   广东  

01

引言

厦门大学刘刚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蒋莱团队提出了一种超声触发的仿生纳米抗生素,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精准贯序声动力治疗。相关成果以“Sono-Triggered Biomimetically Nanoantibiotics Mediate Precise Sequential Therapy of MRSA-Induced Lung Infection”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该研究以表达MRSA特异性抗体的工程化细胞膜囊泡为载体,装载具有自发声动力学特性的环丙沙星纳米颗粒,构建了一种新型仿生靶向纳米药物。该药物在靶向突破肺部屏障的同时,在超声响应下产生大量·OH,破坏细菌外骨架,促进胞内药物渗透,实现了对MRSA诱导的肺部感染的高效治疗。

02

过程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急剧增加,特别是在与呼吸机相关的具有高致病性和致死率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对于呼吸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无法实现有效的肺部渗透,吸入制剂使用受限,面临药物在下呼吸道沉积受损的问题。因此,亟需能够针对感染发生区域起效的药物输送系统。随着纳米医学的发展,细胞膜囊泡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腔内载药能力和流变性能,被广泛用于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在此基础上,基因工程技术能够以更复杂的方式进一步扩展这些仿生功能,从而实现定向表达。环丙沙星作为广泛使用的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进入MRSA内部来抑制DNA促旋酶发挥作用,但这一过程往往受到细菌外骨架屏障的阻碍,导致较差的抗菌效果。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喹诺酮类药物的胞内渗透性,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

图1:在MRSA诱导的肺炎小鼠模型中,AMV@NanoCip的制备及其抗菌机制的示意图

图2:PBP2a抗体修饰膜囊泡的特性

图3:纯环丙沙星纳米颗粒(NanoCip)的特性及其抗菌机制

图4:AMV@NanoCip及其体外抗菌评估

图5:AMV@NanoCip+超声对MRSA转录组的调控

图6:AMV@NanoCip在体内的抗MRSA评估


03

总结

本文主要内容展示了一种利用遗传工程细胞膜和纯纳米级抗生素的仿生纳米配方(AMV@NanoCip),通过自发声动力辅助靶向MRSA诱导的急性肺炎。首先,建立了表达PBP2a抗体的工程化细胞,并提取细胞膜作为精准递送载体。体外和体内实验均验证了囊泡上抗体功能的保留,具有良好的MRSA靶向结合能力和长时间的体内循环,从而促进了感染部位的有效药物积累。随后,使用绿色且简便的方法将临床相关的抗生素环丙沙星纳米化,获得了纯抗生素纳米颗粒。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显示,纳米化诱导了一种类似AESA的机制,NanoCip在超声激活下生成了强大的活性氧显著增强了其杀菌效果。最终,成功构建了AMV@NanoCip,这种纳米药物协同整合了靶向细菌结合、超声触发的膜破坏及活性氧生成,同时保持了环丙沙星的固有抗菌机制。在动物研究中,AMV@NanoCip表现出对MRSA诱导肺部感染的强效保护作用,有效减少了细菌负荷并缓解了急性肺炎症状。本研究强调了将靶向药物递送与自发声动力效应相结合,以克服复杂生理屏障的潜力,为治疗肺部感染提供了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3612



更多文章请点击:

脱落源性外泌体、Cu2+和可注射透明质酸水凝胶对牙周骨再生的抗菌、抗炎和成骨活性的协同作用

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团队《Joule》:高功率密度和高强韧力学性能的离子热电池

炎症控制器——芝加哥大学Bozhi Tian团队活性水凝胶新应用




仿生材料与界面组织工程
聚焦仿生材料/表界面及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的前沿动态,构建一流的产学研交流生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