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女真的无法沟通吗?代沟是如何产生的

文化   2024-10-10 06:14   陕西  

谁说勤奋无用,先天的条件和背景已经决定一切,那不过是懒人给自己找的借口。——佚名

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昨天跑了一天,早上七点多出门,去一个工地看现场。

工地在西安南郊,从我家过去大概仅2个小时,早起出门,按照约定时间到,整体比较顺利。

中午见一个朋友苏总。

本来约好国庆节聚一下,不巧他又说外出了。正好今天在,于是中午一起吃饭,苏总请我去他常去的兰湘子吃饭,味道不错!然后到他公司谈事。

下午找胡老哥去宋总公司喝茶。

宋总是胡哥的朋友,之前见过几次,人很不错。他公司最近搬家,距离我家不远。本来和胡老哥约好,前天下午他公司坐坐,但是临时有事,于是改约到昨天下午。

所以,从苏总办公室出来便直接赶往宋总办公室。

苏总办公室是在北郊。宋总办公室在东郊。所以昨天的行程是东——南——北——东,等于转了3/4个西安。

回到家已经下午6点多。

虽然跑了一天,但感觉这一天过得比较充实,有不少收获的。

最后一站在宋总那里,偶遇一位老哥,是胡老哥的旧识。素不相识,倒也聊得热烈。

其中说到和孩子已经无法沟通了,我们发生了激烈的讨论。

二、不是和孩子无法沟通,是你不了解现在的年轻人

这个老哥,曾经也是风云人物,经历过大风浪。至今仍在商海搏风击浪,这精神,令人佩服。

说起几个话题,房价问题,企业原罪与合规问题,孩子相处沟通问题。既有相同的意见,也有激烈的探讨,这样的交流挺有意义的。

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一代(指的是60、70年代出生的)简直无法沟通,平常几乎没话讲!”说到现在的孩子,

他的孩子目前高中,大概明年高考。成绩大概600分左右,也算不错,但还达不到最好的那一批。上个一般的一本重点没问题,但是距离心仪的大学还差最少20~30分。

我也不问他60多岁的年龄,怎么会有一个上高中16~17岁的儿子。人人都有故事,初次见面,也不方便打听。

他孩子,很聪明,除了酷爱电子游戏,几乎很少外出。学习也算自觉。

他说已经给孩子做了四年饭云云,回头一想,我也差不多。从疫情开始封闭在家,我开始学做饭,直到现在,也差不多四年了。

要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就要了解我们和孩子生长的年代的巨大不同。

三、代沟,首先产生于时代差

说起现在的年轻一代,特指00后,其实还是比较特殊。

每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特点。都在说自己这一代的惨,其实也各有各的幸福。

有人说是70最幸福的。躲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没挨过饿。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童年幸福,没啥学习负担,放学就是玩。上了大学包分配,等等吧。

这个确实得承认。但是,我们70后生长在计划经济的土壤里,突然天气变了,变成商品经济了。思想观念的改变,冲击,也是很大的。

我们毕业包分配,一般都在国企或者其他单位,大部分属于体制内,而且属于有编制的那种。而且工作也很轻松。用现在年轻人的观点,很是天堂般的就业了。

但是,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贫富的急速反差,也让我们难以适应。

其中财富的诱惑,和现实的束缚,也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谁没有发财梦!

那个年代,敢于砸烂铁饭碗,下海经商的很少,最后取得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

远的不说,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自己曾回忆他当年如果不是在体制内遭遇不公,愤然辞职,也不能下海创业,也就没有了现在的华为了。

60、70后,身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交替,不乏大起大落之人。

而到了00后,大部分规则和既有阶层都已经固化。

在之前的社会动荡中,不少人抓住了机会,要么发了财的成为富人,爬到上面去,或者走上仕途,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位置。

现在,几乎不可能。

对于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实现阶层跃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都说现在是内卷,内卷的本质其实就是人过剩了。

我们70后,当时大学录取比例,连大专算上,大概是10%,

现在大学算上1本2本3本,录取大概是80~90%。

以前的大学生,叫天之骄子;现在,不要说大学生,就连研究生和博士,都快满地走了。

看下疫情这几年:

2021年,大学毕业生909万人

2022年,大学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人

2023年,1158万人

2024年,1179万人,

而企业用人需求逐年萎缩。毕业即失业,已成为常态。

考公不易,国企基本不招人,没有关系别想进。

私企呢,倒闭的没有90%,也有80%,剩下的,都是在苟延残喘。

大学生实际就业率已经没有统计数据了,根据身边了解情况,目测估计不足50%,总不能把大学生送外卖也算成就业吧。

生存的压力,看不到的前途,对于年轻人来说,双重重压。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看得很透,奋斗无用,不如躺平。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结婚,结婚也不生娃。

既然不结婚,不生娃,当然也不用买房了。而现在00后直接干翻了房地产。

房地产的暴利催生的不少富豪,富豪阶层,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然后,这种分化又造成的00的躺平,最后的是房地产的倒掉,真是因果循环!

苦涩的讽刺

我们很多名人,学者,专家还在对孩子这种态度评头论足,真是可笑。

结语:理解万岁

作为父母,真正把自己带入他们的立场感受一下。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现在的年轻人最反感的,就是老一辈的“我们当年……”那一套说辞。

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同时向他们学习,成为他们的朋友,这应该是我们面对年轻人的态度。

也是和任何人与人为善,和谐共处的原则。

社会大势如此,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所以,哪有什么代沟,是你自己缺乏的共情能力,让你看不到年轻人的困扰,更难以看到他们这一代身上闪光的东西。


2024年10月10日 于西安



谢二哥
谢二哥 | 29年建筑人,从设计师,项目经理、到职业经理人。分享生活之乐,努力终身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