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传家久 耕读继世长——湖南岳阳名胜张谷英古村落侧记

文摘   2024-09-28 00:08   湖南  

忠孝传家久   耕读继世长

——湖南岳阳名胜张谷英古村落侧记

马齐峰

甲辰年秋月,应岳阳朋友之盛邀,专程驱车来到了距岳阳市区70余公里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古村落中“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古村落。

风格迥异"大宅门"

这座依山而建巧妙利用横向地形、南北进出、东西走向的庞大村落,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由当大门、王家煅、上新屋三大群体组成,建筑面积多达51000平米。恐怕与那"长安回望绣成堆"的规模也不相上下吧?你瞧那高大的牌楼楹联,便烘托出它的气度不凡:

看源流几许 孝友传家六百年

问宗旨如何 读耕为本千秋事

寻根问底,从导游口中才得知张谷英此人即为这一脉张氏迁徒之始祖。他于六百多年前明洪武四年(1371年)因避战乱、携家带口自江西逃离至此歇脚,慧眼识珠见此处虽地处荒芜偏僻,但地形地貌颇适宜耕作与休养生息,便搭寮棚、垦荒地就此落地生根。果真繁衍后代人丁旺盛……长此以往该地便以“张谷英公”名字命名,延续至今成了旅游圣地。

当我们随络绎不绝的游客跨入不足2米宽并不太显眼的“当大门”时,便像进入了一座延绵不绝的“城堡”。纵通达、横相连,家家户户墙牵墙的“迷宫”却又有独自的“私宅空间”。

纵横交错的条条狭窄甬道,将你引向该抵达的每家各户,延绵遥遥望不到尽头。好在穿巷串门时都有遮风挡雨的屋檐可不湿鞋,冬无严寒夏无酷热。

整座大宅错落有致,共由17321间房屋、厅堂构成,少有门窗“采光”却并不显得晦暗。原来纵横交错的房舍之间每隔十几米便有一个约10至15平方米四四方方的大小“天井”,采天地日月之光华,映射各个房间让其“亮堂”。共计有206个“天井”恰到好处点缀其间,让整座偌大的深深庭院,看起来非阴森可怖,而且在乍明乍暗中时时有秋阳斜照,温暖吉祥人家。

这些依地形布局顺势而建的“丰”字形结构“就汤下面”的“土房子”,竟然历经六百多年岁月侵蚀而不衰,依然骨架完好无损,只是它斑驳的面容写满了沧桑,见证了明清以来各个朝代厚重的历史。

更绝的是大宅院中62条约2米来宽的巷道,不仅成了"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邻里之间的"分水岭";而且引导担夫走卒、引车卖浆小贩出入方便自如。道旁无数条大小沟长年渠畅通无积水,从未发生过沟渠堵塞“水漫金山”之洪涝尴尬。

尤以大宅院地砖、墙壁、窗棂上形式多样的木石雕刻,笔画简练、线条清晰、形象逼真。数百年寒来暑往多少人手摸脚踏依然历历在目,难怪慕名而至的建筑学家赞叹不已,赞誉其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我也不由自主感叹:"俯首抬足皆历史;映入眼帘即文明"。

古朴传统吸"眼球"

虽然随着现代文明的日益推进,传统与历史终将一点点逐渐被不断挤占、侵蚀、淘汰或淹没。但让人欣慰庆幸的是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宅院中,仍有约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原著村民”在坚守传统,留住乡愁。

他(她)们依然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古朴、悠闲自如的“田园生活”,你瞧那厨房灶堂时时会升起久违的儿时才瞧见的袅袅炊烟,夹杂着柴草烟薰火燎的腊肉腊鱼的香味儿,引人垂涎欲滴,浮想联翩……这不正为火红乡村旅游特色美食的推出,注入了新的活力么?

而今农村会纺纱织布的已寥若晨星,但张谷英村妇女多会这门“拿手好戏”。她们身穿朴素得体的衣着,正是她们自己的"杰作"。然而这从棉花到布匹的加工过程,需经过多少道工序的“辛劳”才可完成呀。我们就在一处“土特产”作坊前,有幸大致观赏了张谷英村妇演绎传统工艺纺纱织布——从轧花、弹棉、纺纱、浆洗、绕纱、走纱、染纱、织布繁琐的“八道工序”。

这种“原汁原味”的纯手工虽说极其麻烦,但质地纯正的棉布,自然纤维、柔软凉爽、透气性强。我们这些性情中朋友,为能干吃苦耐劳的张谷英村妇所打动,也就顺势替自己或家人挑选了几件称心如意的带回家,亦不枉"到此一游"。

家训遗风凝人心

置身于这么多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我突发奇想,他们是如何做到不“鸡飞狗跳”乱成“一锅粥”的?张谷英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肖自力先生给出了最确切的回答是"和为贵":

几千人都生活在一个大屋檐下,关上房门一家人,体现了一种团结友爱的精神,一种氛围、一种传统……而这种精神、氛围、传统从何而来呢?就是遵循“和为贵、勤耕读、崇廉洁、孝当先”十二字"准则"来规范族内所有人的言行举止。如家训中:“友兄弟、睦族姓、慎言语、存忍让”便是约束各人行为的实施细则。慑于“家训族戒”的森严,张氏家族历来和睦宗族内外,友好和谐相处。

第23代孙张小琴说:“我们总是一人有事众人帮,一家有事大家忙,形成了‘团结如一人’的和谐氛围……

张氏家族在当地是旺族、大族,但从来未发生过欺侮小姓小户的现象。张氏女子外嫁,不论先生家出现何种状况,都不去打官司,总是通过合适途径去解决”。这种 "和为贵"的家风渊源,点化于憨厚淳朴的百姓,升华于族中的士子精英;代代传承光大,才有今日之长盛不衰。

“勤耕读”是家训族规中突出的主题。张氏先祖深知耕读之重要,因而谆谆告诫后人:“耕读为本、俭朴为荣、兴书香门第,继百忍家风;尚礼仪而四邻和好,爱劳动而百业兴隆。”

张谷英素有〖书香门第〗之称。“田间劳作之余人不可废诵读”。

“寒可无衣,饥可不食,读书一日不可失”

"兴门第不如兴学第,振书声然后振家乡"……

17世祖张锦山公70岁登上笔架山顶雄心设馆,栽桃育李,留下"故老犹传教,书香绕笔峰"的绝唱。

后辈贤人张渥潜接过"接力棒",于民国初年在“当大门”设立"笔山草堂"私塾,方便弟子就近读书。并自编数十万字教材,广为流传于当地私塾,深受学生喜爱。在崇尚学习的氛围中潜移默化陶冶了村民的情操……

正是家训遗风的熏陶,张谷英人才绵延不息,史不绝书。而今村中大部分人都能吟诗作对,被誉为“书香门第”"礼仪之乡"。明清时期曾先后出过进士1人、举人7人、贡员1人,贡生6人、秀才45人;太学生33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先后为国家输送近万名各类专长人才(含大学生、硕士、博士和军政界要员)。

“孝当先”是张氏家族第一条家训,编入在7140字的〖劝孝歌〗当中:“劝孝书多皆切记,我劝世人从孝起,堂前父母大于天,须知万事孝为先……”字字真情,读来催人泪下,被后人视为传家宝。

据传19世祖张绍昆公“割股医亲”上演的一曲荡气回肠的行孝之歌至今让人回味:话说清道光年间,张绍昆公打柴回家,正巧遇见继母头痛病发作,抱头痛苦满地打滚。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心急如焚、六神无主。只恨老天爷不降病灾于己身以替代母亲免难

……猛然间回想起曾听人说过“人肉可医顽疾”。于是他毫不犹豫忍受剧痛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熟喂母。自古孝能感动天地,张绍昆公“割股医亲"不仅自此祛除了继母头痛顽疾,还果真让自己益寿延年增添了10年阳寿。

“崇廉洁”。与“重孝义、和为贵、勤耕读”一脉相成,在崇廉洁优良家训家风浸润下,张氏家族中外出为官者多达300多人,他们继承先祖遗风,恪守“廉洁公道”的家训,留下了难得的声誉和政绩。据史料考证,张谷英后裔中无一贪官,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张谷英第22代孙——岳阳市原政协主席张治雄说:张谷英村的家训告诫后人要“循本份、崇廉洁、慎言语”。就是做人要循规蹈矩,本本分分,不该做的事绝对不能做;而该做的事一定要做好。在行为方面,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要崇尚廉洁,一心为公不贪私利;在言语方面,都要谨慎,不胡言乱语;不诽谤谣言。村中大情小事都有商量,透明公开,避免"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村中议事厅门联开宗明义:

议事商情小异大同无远近

循规蹈矩集思广益得方圆

“家齐而后国治”。家庭是国家的细胞,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先要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历经数百年的张谷英村,之所以能够“忠孝传家久,耕读继世长”,就是因为它的家训族戒和家族管理经验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旅游归途,我仍在思索:张谷英村除了旅游景点自身的价值外,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大家庭及湖湘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另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借鉴。

作者简介:马齐峰,男,浙江省东阳人,1957年8月出生,文化程度,大专。铁路退休,曾任工人.干部,从事单位行政.宣傳部门工作数年。从株洲日报业余通訊员起步,曾上报刊杂志铅印文字60余万字,其中含少量随笔.杂感之类散文。退休3年多后也在《广铁老年》.《铁路老年体肓》《快樂老人报》.《株洲晚报》等媒体上刊文数十篇。学习写作已成为老年业余生活的组成部分。

本刊顾问:龙国武 刘诚龙 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  陆秀   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   刘云雨   刘云洲
陈校刚   丁华
副主编:
  罗东成  刘惠球
杨国安  李   婷   廖大秋   易小群
唐运亮   刘青龙   刘肆梁
陈晓蓉   银红梅   果  实   刘长军 
投稿邮箱1058105799@qq.com 

湘楚山地文学
旨在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