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为何可以治病,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旅行   2024-12-10 07:20   山东  

中医用来治病的药物是中药,而中药大多取自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其中尤以植物为多,所以在古代,中药也被称为“本草”。


相传,中药的发现和运用,都来自起源于神农氏,自古民间有“神农尝百草” 的传说。


为什么草根树皮能够治疗人的疾病,中药能治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人得天地之全性,草木得天地之偏性


中医认为,人和万物都得天地一气而生,但人得天地之全性,草木得天地之偏性,人得病就是人体气机出现了偏盛偏衰的情形,所以要借药物之偏性来调整人体的盛衰。


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中医用药是草根、树皮、昆虫、土石的形、色、气、味来划分其阴阳五行归属的。


比如,根茎的药可以钻透土地,所以有通里的作用,如白芍;树枝、树梢则有生发之性,如桂枝;树皮有包裹、收敛的特性,如肉桂,而果核的收敛性质又大于皮类;花儿有宣散郁结的作用,如月季花、玫瑰花;果实生在高处却最终要下落,所以有使气下行的作用。


中药能治疗各种疾病,主要依靠是其所具有的偏性,这个偏性是恢复人体内在平衡、治愈疾病的关键所在,中药的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药物的“气”,另一个是药物的“味”。所谓中药的“气”,是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特性,也成为“四性”。


如薄荷给人清凉的感觉,它的气就是凉的;生姜给人温热的感觉,它的气就是温的,不同的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气,其中寒和凉属于同一种性质,温和热属于同一种性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二、为何西瓜解暑,附子助阳


以下为郝万山讲《伤寒论》中两个有趣的故事。


1. 耐热的西瓜,清热解暑


我们都知道,西瓜是清热解暑的良品,西瓜皮是一味很好用的中药材,有清透暑热,养胃津的功效。


西瓜:性平,味甘,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


西瓜皮:性凉,味甘,有清透暑热,养胃津的功效。


西瓜的功效和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天天气最热的时候,西瓜在太阳的直射下成熟了,阳光越强烈,西瓜越甜。问瓜农,如果今年老是阴雨连绵的,西瓜个儿会长,但是不会太甜。


2. 抗寒的附子,补火助阳


与西瓜炎热的环境相反,在极度寒冷环境中生长的中药——附子。


附子:大辛,大热。有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的功效。


附子就经年累月在这种寒冷的地方生长着,生活着,一代代的练就了自己耐寒的能力,所以当人体肾阳不足,不能够耐寒的时候,我们就拿自然界中这种耐寒的植物来吃。



三、中药所具有的“四气”对于疾病治疗的作用


中药所具有的’四气“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恒温的动物,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在产热和散热之间保持平衡来保持体温的恒定。


当内外界因素扰乱了这种平衡,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后,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也往往遭到破坏,如果产热多余散热,则会出现发热等症状,反之如果散热多于产热,则会出现畏寒、功能衰退等症状,所以这也意味着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热症和寒症。


而中药的“四气”就是用来纠正人体在生病状态下寒热失衡情况的。寒凉药可以抑制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器官脏腑的活动和血液循环,所以用来治疗热症;温热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脏腑器官的活动和血液循环,所以用来治疗寒症。


中医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上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说的就是药物四气对寒热症的治疗作用。



四、中药的“味”对于疾病治疗的作用


中药的“味”,是说味道,也就是味蕾对中药的感觉,一般地,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所以也成为“五味”。其中某些药物没有特殊的味道,中医称为“淡味”,由于味道不显,因而中医常把淡味并附于甘味,又有些药物具有涩味,由于涩味与酸常并存而类似,所以中医又把涩味并附到酸味之中。


中药所具有的”五味”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什么作用呢?


大家都吃过芥末,知道吃芥末时常常有通鼻窍的感觉,这说明辛味具有开通、发散的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辛味的这一作用,比如平时受点风寒,鼻塞流涕,头痛恶寒,这是熬上一晚姜汤,趁热喝下,再盖上一床被子出一身汗,人就会感觉轻松很多,这就是利用了生姜气温味辛的特性来发散风寒。


同理,中医发现,酸味具有收敛、涩滞的作用,苦味具有泻火、燥湿的作用,甘味药具有补益和缓的作用,咸味药具有泻下、软坚的作用,淡味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从药物的味道上来推测和发现药物的作用,比如酸枣仁、五味子、山茱萸等药物都具有酸味,所以能起到收敛止汗的功效,而黄芪、黄连、黄柏等药物都具有苦味,所以能起到清热燥湿的功效;再比如,茯苓、薏苡仁这些药物都具有淡味,所以能起到利水渗湿的功效等等。



五、中药的自然特性治疗疾病的原因


中药的自然特性为什么能对疾病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呢?


我们知道,中药所用的药物,大多来自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这些药物都是在自然环境下孕育产生的,他们在和自然界的气候、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对抗、适应的过程中,势必会在体内形成一种能对抗和适应外界因素的物质,所以在不同的自然因素下形成的药物,它体内所产生的物质是完全不同的。


不同的物质能对人体的内在平衡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中药变化万千的作用和功效。


如生产在炎热地带的植物(如芦荟、仙人掌),往往会在体内产生具有清凉滋润特性的物质,用以对抗外界的炎热和干旱,这种物质对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就是抑制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脏腑的活动,减慢血液循环等,可以治疗人体机能亢进而引起的火热病。


如生长在高寒地带的植物(如雪莲、人参)等,往往会在体内产生具有温热特性的物质,用以对抗外界的寒冷,这种物质可以治疗人体机能衰退而引起的虚寒病。


现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信赖它、肯定它,并在疾病的治疗中大胆地使用它。


太清之音
崂山太清宫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60多年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