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台湾知名艺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合并肺炎去世,终年48岁。据悉大S还患有心脏病(二尖瓣脱垂)。
我曾多次讲过流感的危害性,但从后台留言中可以看出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
推荐大家点击阅读下方标题,了解流感甚至普通感冒的危害性:
任何一次感冒对老年人都是严峻考验与威胁——务必注意这6个方面!
公开发表的资料显示,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每年仍有约65万人因流感相关并发症死亡,其中80%为60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这个曾被贴上“普通感冒”标签的疾病,实则是悬在高危人群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认知鸿沟:流感≠升级版感冒
普通感冒与流感的本质差异常被大众忽视。前者由鼻病毒等引起,病程温和;后者则由甲、乙型流感病毒引发,24小时内体温可飙升至39℃以上,伴随全身肌肉酸痛、剧烈头痛等中毒症状。更危险的是,流感病毒会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全身性炎症,这正是高危人群出现重症的核心机制。
对于老年群体,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衰退(免疫衰老)使病毒清除能力下降30%-50%;而慢性病患者本就脆弱的脏器功能,在炎症风暴冲击下极易崩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后住院风险增加6倍,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提升3-8倍。
二、高危人群的死亡连锁反应
心血管系统
流感病毒激活的血小板聚集因子可使动脉斑块破裂风险增加10倍,引发急性心梗。201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证实,流感感染后7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激增6倍。呼吸系统
病毒损伤的气道黏膜成为细菌入侵通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继发肺炎的概率达40%。机械通气患者中,流感相关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高达60%。代谢系统
流感引发的应激状态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增加4倍。肾功能不全者更可能因脱水、横纹肌溶解导致肾功能恶化。
三、三重防御体系构筑生命屏障
1. 疫苗:最经济的保命投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0岁以上老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其预防重症的有效性达60%-70%。针对鸡蛋过敏者,现已推出细胞培养疫苗;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选择高剂量疫苗(含4倍抗原)。
2. 药物干预黄金时间窗
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需在发病48小时内启用,可将病程缩短30%。高危人群接触患者后,可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保护效力达86%。
3. 环境防控组合拳
N95口罩可阻挡90%以上的病毒气溶胶;湿度维持在40%-60%能显著降低病毒存活率;紫外线循环风系统对病房空气消毒效率达99.9%。
在流感流行季节,老年人以及合并心脑肾和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者,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流感以及普通感冒,千万不要忽视这种常见的“小毛病”!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欢迎转发。
关注“郭艺芳心前沿”,每天收到有用的健康知识。
(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蓝色字体标题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