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7岁的三姜,从小就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
小时候跟哥哥们玩游戏,只要输一次,就大哭大闹,之后再也不愿意玩了。
去参加朋友生日聚会,因为一个小口误,被无意嘲笑了一句,后面整个过程没再说话。
网球学了半年多,因为同组人(人家学了一年多了)打得更好,大受打击,目前已经暂停了……
原来年龄小,我还没觉得这是个大问题。
后来上了学,“抗挫能力差”的坏处,却是一天比一天明显:
因为有题不会做、或者学得没有其他同学好,几乎每周,他都要挫败大哭几次。
每次尝试一件新事物,心劲都很足,但只要发现不能快速成功,他就很想放弃……
特别抗拒中文课,就因为班上部分同学识字更多……
很多运动浅尝辄止,只因为试了几次没学会……
刚看到这里时,我还以为她要讲老生常谈的“无条件的爱”。
谁知她的下一段话,彻底抓住了我的注意:
她说:
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难道失败不是件坏事吗?
渐渐的,我改变了,开始在回家时,讲述我的失败经历。
爸爸,我去尝试了一件事,但很不幸,失败了。
他会说:做的好!还会和我击掌庆祝。
那个时候,我没有意识到,他在改变我对失败的定义。
真正的失败,不是“没成功的结果”,而是“没有尝试”。
所以,在我的人生定义中,唯一的失败,就是因为害怕而没有尝试。
哦,原来是这样!
虽然我大部分时间都比较佛系,但再怎么佛系的亚洲妈妈,也很难完全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体育表现。
所以在大姜、二姜拿回来不太理想的成绩时,我不会发脾气,却会苦口婆心地劝导一番:
大姜二姜翻着白眼,说:好的,知道了。回头还是一切照旧。
我以为一锅鸡汤全白炖了,没想到小小的三姜却听到了心里。
去年三姜上一年级,在圣诞节前,老师让大家说一说圣诞心愿。
别的孩子都是想要乐高、去迪士尼玩、买游戏机等。
三姜的答案是:我想得到最好的成绩,让妈妈开心。
早十年听到这话,我可能会为自己“教育成功”而窃喜,现在却立刻苦笑起来……
看来日常生活中,我确实太强调成绩、成功了。
乃至三姜会觉得“只有成功、只有得到最好的成绩,才能让妈妈开心”。
他性格比较敏感,“失败”时本就容易有挫折感。
想通这一点后,我也开始在家里鼓励“失败”。
一开始,这个政策用在大姜二姜身上,就是一场华丽而彻底的失败……
不过,作为政策实施者,以身作则是基本素养。
随他们怎么嘲讽,我都雷打不动地继续尝试:
所以,你们这周有什么失败经历?
坚持了一段,慢慢地,也开始得到一些真诚的反馈:
至少他们明白了重点:结果不重要,尝试最重要。
于是,我的反馈是:
“失败”,不是一件恐怖的、不可承受的坏事。
和爸爸妈妈分享失败经历,不仅不会受到批评,还会得到“表扬”。
这个新游戏规则,慢慢地改变了三姜对输赢的执著。
我:嗯,哥哥比你大,玩的经验也多,确实更容易赢。
三姜:嗯,所以我要玩很多次,这样以后就能赢他了!
对待学习上的“进度慢”问题,也能比较理性看待。
我:对啊,比以前好,就说明你的练习有效果了!
但把这句话在孩子们耳边说上100遍,都没有鼓励他们分享1次“失败经验”有效。
在一次次分享“失败”的平和气氛、积极反馈中,他们切身体会到:
人生没有不能承受的失败。
我可以尝试,也可以失败。
去尝试、去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比起失败,没尝试过才更可惜。
人生漫漫,比起短时期的暂时领先,拥有百折不挠、长期坚持的韧性,才能让一个人走得更远、更踏实。
和大家共勉。
听了几个德国“乡村婆罗门”的故事,才明白……
德国体系 倾国富养孩子丨小学逻辑思维丨奇葩德国规定丨德国娃做什么
情商教育 内心强大的孩子丨犹太人的聊天教育丨讨好型儿童
自我成长 为了你变得更好丨出国后十项全能
奇葩德国人 德国人的厨房丨德国人和自行车
乡村轶事 爷爷奶奶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