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我都是坐火车去乡下度假房看装修进度。
这个政策,大大方便了囊中羞涩、但又想多多旅游的人。
只要不怕花时间,可以坐着短途慢车,慢悠悠地把德国转一遍。
在这些短途火车上,经常可以看到大包小包、风尘仆仆的长途游客。
上周某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上了一班从乡下发往柏林的短途慢车。
上车后不久,我就听到从前面传来了熟悉的乡音。
抬头一看,在前面两排的位置,坐了两个亚洲面孔。
他们在过道左边,我在过道右边,正好可以看到他们的侧脸。
看着像是一对母子,母亲四十左右,男孩大概十六七岁。
断断续续传来一些对话:
母亲:你看看你办的啥事。
儿子:我知道,我一会儿再给他们打电话。
母亲:太晚了,来不及了,我昨天说让你打电话你不听。
儿子:我本来想打,结果在路上忘了。
母亲:忘了,你咋不忘了玩手机,咋不忘了吃饭?一到正事就又懒又怂。整天都是这样,给你说啥都不听,非得不行再后悔。这个XX要是退不了,得浪费多少钱,本来这次来德国就花钱……
儿子垂头丧气:妈妈,我下次知道了。
母亲:下次、下次……这么点的小事都办不好,你以后能干啥?你都这么大了,怎么一点成算都没有?干啥啥不行,还想来德国留学,我看你趁早歇了这份心,省得白白浪费钱……
不知道这个可能退不掉的XX是什么、价值多少……
但这个母亲言辞中的严厉,好像一把锋利的钢刀,劈里啪啦把这个少年浑身的自信光彩给砍了个精光……
母亲的唠叨还在继续,那个男孩的头越垂越低,几乎和胸膛成了90度。
我心里暗叹一声,正要转开视线,谁知下一秒,让我出离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男孩用拳头狠狠地锤了自己的头几下!
谁知她的脸板得更加严肃,下巴微微扬起,目不转睛地看着男孩自己打自己……
在男孩狠狠打了自己几个来回后,那个妈妈的气终于消了些。
又训斥了几句,但语气已经没有那么凌厉残酷。
话的大意是:以后还是得听话。不听话的下场,就是一事无成。
男孩点头,又锤了几下自己的头。
这一次,那个妈妈开口阻拦:行了,别锤了,越锤越笨了。
男孩还是低着头,脸上表情很呆板,但妈妈已经“翻篇”了,语气轻松地聊起另一件事……
这两年,我越来越想得开,基本不再会因为周围其他人的行为而感到不安。
但看到因为一件可能退不掉的XX,一个接近成年的男孩,被自己的妈妈数落地体无完肤、甚至开始自残以惩罚自己,而母亲就在一旁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成果”,一副“早就该这样了”的坦然表情……
那一瞬间,还是有一股抑制不住的难过、无力和羞耻漫过心头……
这个男孩,估计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在这种“犯一点小错,就被彻底摧毁一遍”的环境中长大。
而这个妈妈,估计正在暗自满意,觉得自己的教育起了效果。
外人眼中荒诞的一幕,大概是他们之间最正常不过的相处方式……
还好,大部分德国人都不太爱管闲事,除了最初几秒的惊讶,都该干嘛干嘛去了。
当然,外国人怎么想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孩子、以及千千万万个有过类似经历的孩子。
这种情况,我不是第一次碰到。
夏天在国内、周末去中文学校的时候,常会看到因为一点小错、甚至是很小的无心之错,父母就暴怒着批评、训斥孩子。
不过走到“自残”这一步的,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
作为一个妈妈,“在孩子犯错时,给孩子指出错误,谆谆教导他们,防止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份良苦用心,我完全可以理解。
三个姜犯一些“愚蠢”的错误时,我也会怒其不争,会想办法让他们明白错到那里,情绪激动时,也会大声数落他们几句……
但我越来越发现:人教人,不如事教人。
有些事,别人说一万遍,自己的没有切身体会时,怎么都无法真正吸取“经验”。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仗着年轻时身体素质还行,经常熬夜、白天各种逞能操劳、各种卷自己卷孩子、不注重保养……
我妈说过我很多次,我听听就过去了……
这两年年龄大了,比以前容易生病、各种小毛病不断,才感受到有个健康的身体,对基本生活质量有多重要。
孩子们也一样。
我跟大姜唠叨一万次:“不要在黑咕隆咚的房子里熬夜、早起看手机”,他都说句“好的”,然后继续我行我素。
直到两个月前,我们邻居家的12岁小孩,因为天天熬夜打游戏,左眼眼视网膜脱落,大姜才意识到用眼健康的重要性……
虽然依旧会早起玩手机,但至少都会从床上爬起来,来到客厅里的大路灯下看……
做父母的,当然可以引导孩子、帮孩子们认识错误的原因。
但真的不要再因为一点小错,去用残酷的语言打压孩子、摧毁孩子的自信。
之前有姐妹留言说我“啥都挺好,就是有点爱内耗”。
谢谢这位姐妹过誉的肺腑之言。
“容易内耗”这一点,我自己几年前已经有认知,也一直在探索这些内耗和焦虑的根源。
天生性格敏感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就是从小被要求完美的后遗症。
直到最近两年,但凡有点小错误,我还是会在心里狠狠地自我批评:
啊,你怎么可以犯这种错!
你又把事情搞砸了!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
有时候根本不是大事,我都能自己焦虑自责好几天……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从小犯了一点小错,就会被各种严厉批评、甚至惩罚……
所以思想已经形成了自动模式:再小的错,也不能被轻易放过。
姜爸有时都会感慨:你对自己太严厉了,真的,没事,别老是在心里自我鞭笞。
面对孩子们也一样,经常因为一点小错,就会唠叨训斥半天。
这两年,我一直在努力摆脱这种“自我惩罚”的内耗模式,也逐渐开始对孩子们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目前看是有效的。
我自己的心态轻松很多,孩子们在我面前也更松弛、开心、更坦然成熟了……
所以,看到火车上这一幕,我心里是感慨万千。
小时候因为一点小错受到的凌厉训斥,是成年后很多焦虑的来源。
过去72小时,我深刻体会了什么叫“没有健康,一切都是浮云”……
德国体系 倾国富养孩子丨小学逻辑思维丨奇葩德国规定丨德国娃做什么
情商教育 内心强大的孩子丨犹太人的聊天教育丨讨好型儿童
自我成长 为了你变得更好丨出国后十项全能
奇葩德国人 德国人的厨房丨德国人和自行车
乡村轶事 爷爷奶奶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