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春期儿子长谈后,我开始彻底反思……

文摘   2024-10-07 20:47   德国  



正在团

柏曼护眼台灯、大路灯、吸顶灯



前文《又在凌晨发现青春期儿子偷玩手机……》发出后,有姐妹留言让我跟大姜好好聊聊。

多谢大家的建议,当天晚上我就照做了。



一开始,主要是想道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被错待,也不是什么大事,就觉得有点不公,心里感到挺“冤枉”。

去替自己辩解,谁知又被对方言语压制,说什么你想多了、太敏感了,哪里不公平了?这就是正常的。

这时我们心里,就不再单单因为之前“错待”难受,而是又加上了“有理无处说”和“再次被PUA的强烈憋屈,郁闷程度,可能会比之前还要大好几倍。

仔细想想,大姜被我指责、惩罚后,向我控诉不公,我却“浑然不觉”自己的不公平,不也让他陷入了这种情况吗?

想通这一点后,我的道歉就特别诚恳、特别走心:

宝贝,妈妈想向你道歉。

你之前说我对你更严格,对弟弟们更宽松,我一直没意识到。

现在仔细想了想,你说得对,我确实不知不觉这样做了。

说“没意识到”和“不知不觉”,不是想替我自己开脱,说我“没错”,而是想告诉你,妈妈很爱你,就和爱二姜、三姜一模一样,没有存心想对你“更差”。

但无论是不是“存心”,妈妈都做错了,冤枉了你,也委屈了你,所以这里郑重向你道歉。

听到这里时,大姜脸上有些动容,也有点不好意思。

估计是因为终于“沉冤得雪“,心里的委屈得以被看到,大姜看上去有点感动和更加委屈。

也可能有点被我“剖析心意”的直白弄得不好意思,他的脸有点红,眼神错到一边,完全没有平时的犀利毒舌,诺诺说了句:嗯,妈妈,我知道了……

哈哈哈,中国人不善面对心意表达场景的基因,好像也被他继承到了?

我再接再厉:

妈妈仔细想了想,我之所以对你更严格,一是因为你是妈妈的第一个孩子,二是因为你本身就很优秀,所以妈妈对你期望更高。

总希望你能做得更好一点、更完美一点。所以才对你的一点小错都不放过。

但这对你是非常不公平的。

尤其是看到二姜三姜被宽松对待,你肯定心里很难过,会觉得:是不是妈妈更爱弟弟们?

妈妈已经意识到了,以后会竭尽全力,争取事事做到“一视同仁”,松严程度一致。

如果万一没做到,你发现妈妈“又不公平”了,一定一定要提醒我,好吗?

大姜郑重点头。

可能是因为被我道歉打动,也可能是早就想倾诉却一直不被理解,他也放下平时一贯的玩笑态度,开始跟我倾诉:

妈妈,有时候不是我不想睡,而是真的睡不着。

我躺在床上,老想着:现在再睡不着,就剩X小时可以睡了;如果今晚睡不好,明天就会昏昏沉沉,不能好好听课了;现在已经X点了,是不是会影响我的生长激素分泌……等等,然后心里就开始焦虑,更容易睡不好。

所以我想放松一点,看几分钟手机,再回来睡觉,只是有时候会看入迷,这个方法确实不太好……

听大姜说到这里时,我心里真是翻江倒海、天翻地覆,天都短暂地塌了一瞬:

看吧看吧,让你天天念叨,现在不光你焦虑,孩子也被你念叨焦虑了!

不过下一瞬间,我又立刻惊醒:啊,又着相了……

确实是我处理不公,让大姜受委屈了;也确实是我经常念叨,让他也跟着焦虑;

但这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再懊悔、自责,也没有用,只能再添加一个新的焦虑点。

而作为妈妈,我的大部分焦虑,又会通过我的言行举止、对待大姜的方式,再次传递到他身上……

所以我的第一个任务是:

允许发生,接受现在的情况。

等心态较为平和后,再用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向前看。







有朋友可能想问:平和积极地向前看,说起来容易,一年级小学生都听过,但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这是个好问题,不过需要用实例来说明。

比如这次和大姜聊天,突然发现,“我把他也弄焦虑了”后,我告诉自己:

好,以前是方法不对,但现状已经这样,自怨自艾也没用,想想该怎么改进吧。

大姜的焦虑、以及他受到的不公,归根结底,还是源自我这个妈妈的焦虑。

那我的焦虑点有哪些呢?

一,他的屏幕时间太多。

二,他的学业太轻松。

三,他的睡眠。

四,他的体重。

找出这四点根源后,我和大姜又聊了一次。

大姜说:

妈妈,我知道你觉得我屏幕时间多,但是妈妈,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新闻、查维基百科、看地图,就跟看报纸和看百科全书差不多,只不过发生在屏幕上。

当然,我也看了一些电视和抖音,玩了点游戏,但跟我的同学相比,我的屏幕时间绝对不算多,好多人天天打游戏打到半夜,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你能相信我吗?

唉,他说的,我也早有耳闻。

我总觉得大姜手机、平板长在了手上,但和其它德国同龄人比,他确实一点都不算出格。

这一代孩子,成长过程恰逢4G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说是“触屏时代第一代”,无论国内国外,屏幕时间都是个大问题。

大环境是这样,就是我们成人也免不了一天到晚看手机,我又怎么能苛责他一个未成年人呢?

想一想,这也是我们家的“老生常谈”问题。

我之所以焦虑,可能还是之前的大姜、和现在的二姜三姜,都比较听话,愿意遵守我给他们订的屏幕时间限制。

而现在大姜越来越大,不愿意再像小孩一样被管教控制,我一时就难以接受了。

想通这一点后,我跟大姜说:

好的,我明白了,那这样好不好?每天睡前一小时,我们都把手机放在客厅,一起遵守睡前不看手机的规则,好吗?平时的话,你注意休息眼睛、用眼环境就行,好吗?

大姜爽快的答应了。

关于“学业轻松”,大姜也有自己的看法:

我发现我们学校、或者说德国很多学校,比较关注的是“差生”,主旨是“不能落下一个”。

如果有很多同学抱怨难,学校和老师就会降低难度,所以就导致整体教学水平“向低看齐”,我自己也能感觉到平时“学习深度”不够,但教材又是挺深的,只不过老师不讲那么多、也不考那么深。

以后的话,我每天自学一点好不好?每天1个小时?

听到他的提议,我本有点不以为然,心想:

你三点就下课了,每天加一个小时才哪到哪呀?

你知道中国孩子都学到几点吗?

然后转念一想:

孩子主动表示要学习,最重要的,不该是肯定他的积极性吗?

于是立刻打消了问他“要不要再多点时间”的念头。

我告诉大姜:

你能这么想,真的太棒了,妈妈都没想到!确实长大了,越来越有责任心和主动性!



而关于睡眠和体重,都是“主观性问题”,需要改的,主要是我的心态。

大姜15岁了,对他们这一代孩子来说,能睡8个小时就很好了,不能要求再高了,偶尔熬个夜也是正常范围。

而他的体重,只要不影响健康和发育,我以后还是别念他了。

可以用健康的饮食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其它的就不多唠叨了。

话说我小时候也很爱吃甜食、爱吃油炸的,现在偶尔吃吃,还是比较自制的。

回想一下,主要是妈妈在我小时候的碎碎念起了作用:当时虽没什么感觉,长大却发现,这些耳濡目染的观念,还是成功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德国国庆假期这几天,我和大姜留在了柏林,我俩一起去看了瓷砖:



吃了两次麻辣烫:



一次火锅:



去度假屋送东西、散步:


一起在家里分担家务、打扫卫生。

出门时,我俩一直在聊天。

他告诉我了很多他生活中的小困扰、小乐趣,我俩一起看了很多新闻趣事,我也跟他分享了我的一些心事。

从大姜三岁后,这还是第一次,我们两个连续几天从早到晚待在一起。

我们说了过去几年都没有仔细说过的心里话,又聊了很多以前从未说过的话题。

然后我就发现:


一,大姜虽是个男孩,但在饮食习惯、品味上和我很接近,并且性格温和、谈吐也有趣,是个绝佳的逛街、吃饭搭子!

二,以前我念叨多次,以为都被他当作耳旁风的话,他都听进去了!

我问他: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想要追来当女朋友的那种?

结果他说:现在太胖了,以后减了肥再说。

呃,我不会把他打击到没有“社交自信”了吧……


唉,当老母亲的,说话做事还是要慎重一点。

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其实就是胖一点、多看会手机、熬一两次夜,他也不能算是个“坏孩子”……


还是松弛一点吧,天不会塌的……


正在团

柏曼护眼台灯、大路灯、吸顶灯》后天截团哈,还在考虑的姐妹注意别错过。


最近文章
我终于想明白欧洲人为什么这么松弛……

德国体系 倾国富养孩子小学逻辑思维奇葩德国规定德国娃做什么

德式育儿 德国小孩好带秘诀二胎相处秘诀德式竖规矩

德国爸爸 财商教育孩子内驱力时间管理

新手妈妈必看 幼儿智商提高绝妙育儿技巧幼儿使用须知

情商教育 内心强大的孩子犹太人的聊天教育讨好型儿童
自我成长 为了你变得更好出国后十项全能
奇葩德国人 德国人的厨房德国人和自行车
乡村轶事 爷爷奶奶的爱情



临走前点个吧!



五月三姜
三个男娃的博士妈妈,十年育儿经验,用最轻松的例子,讲最实用的育儿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