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投暗

文化   2024-10-04 06:20   江苏  

金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正月,曾经异常兴盛,一度与宋军及蒙古人交手几乎每战必胜一时的金国走到了尽头:在蒙古南宋联手夹攻之下,蔡州城被破,金哀宗完颜守绪自经于幽兰轩,金国灭亡。

听说这一消息,原本率领一千精兵正在进行巷战的完颜仲德第将士们说:“我们的国君已经驾崩,还继续打什么仗呢?我不能死在乱兵之手,我投入汝水追随我的国君去了,各位好自为之!”说完他投水而死。而在他之后,从参政知事到总帅、元帅以及普通军士五百人,也都相继投水而死。(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

     

臣随君死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说,我们都知道,1279年南宋军队崖山海战兵败之后,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之时,随行的十多万军民也相继跳海壮烈殉国了——或许我们称之为为末代皇帝陪葬也未尝不可。对于完颜仲德们勇气,我们不能不由衷地表示钦佩,但是,对于他们这样做到底是不是值得,近乎千年之后的我们,其实又是可以斟酌的。为什么?因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没落与垮塌,是有其内在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完颜仲德们来说,为这个一步步走向腐朽与死亡无可救药的王朝陪葬,真的有些不值。

据史载,完颜仲德是本名忽斜虎,金朝合懒路(今长白山以东地区)人,女真族,完颜氏。他从小聪明过人,爱读书,习策论,兼有文武才干。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他考中进士,后历任州县官吏。蒙古与金国之间的战争开始后,他被召担任军职。后来相继又曾担任工部尚书、参知政事等文职,并多有建树。

对完颜仲德,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宋纪》中,有这样的评价:“仲德状貌不逾(超过)常人,平生喜怒未尝妄(随便)发,闻人过,常护讳(庇护和掩饰)之,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家素贫,敝衣粝食,终其身晏如(恬适)也。雅好宾客及荐举人才,人有寸长,必极口称道。其掌军务,赏罚明信,号令严整,故所至军民咸乐为用,危急死生之际,无一人有异志者。南迁以后,将相文武忠亮(忠诚坚贞),始终无瑕(缺点过失)者,仲德一人而已。”

这里的完颜仲德,无疑是一个近乎完人的形象。但非常可惜的是,他报效的国家每况愈下大势已去,他效忠的君主虽然未必是十足的混蛋,但无疑却是一个相当糊涂、把个人享受放在国家和百姓利益之上的君主。举例说,在他投水自尽、金国灭亡的前一年,他逃离京城汴京(今开封),辗转来到蔡州,蒙古兵与之存在一定距离的情况下,竟然“命修见山亭为游息之所,遣内侍宋珪选室女备后宫”,仅仅乎因为完颜仲德的力谏,最后才“止留解文义者一人,馀皆放还”!

封建时代的臣子,往往是读书越多,书生气越足,对于“在一朝保一国”之类的说法坚信不疑,哪怕是国运已衰,国君如阿斗一样怎么都扶不起,他们也有可能视而不见,并且起眼睛往火海里走,往水里跳。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救不了他们效忠的朝廷与皇帝,而且让老百姓遭受了更多的苦难。而搭上自家性命,也是常见的结果。更为让人惊悚与不可思议的是,后代的史家们还会为他们奉上“忠君爱国”一类的赞誉,将他们树立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反之,对于那些顺应时势的人们,则会予以“贰臣”、“叛徒”之类的诅咒。

因此,对于完颜仲德这样的明珠投暗之人,我们真的感到十分悲哀与万分惋惜。


另类评说
个性化地评说体育、娱乐、历史、社会,与公众分享思想和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