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前边的本章小结
本文为了准确表述、内容完整,难免有些冗长、啰嗦,所以把“小结”提到前边。
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您大致梳理清楚以下概念:
(1)在本科阶段,我们要讨论的是“专业”,且分为三个层级:专业门类/专业类/专业;
(2)在研究生阶段,我们要讨论的是“学科”,也分为三个层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3)二者的名称、内涵和数量都并不完全一致,但存在着细微而又重要的对应关系。
(4)考公、考编,以及部分单位在招聘时所采用的“专业名称”,很多情况下指的是研究生阶段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名称,而不是本科的专业名称;
(5)我们评价一所学校到底有多好的时候,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权威指标就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第X轮学科评估”结果,这里的“学科”所指的,也是研究生阶段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名称,与本科阶段的专业名称也会略有差异,不能严格一致;
(6)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已于2022年完成,但是未公布结果。所以,截至目前,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仍然是我们对比一所大学“好不好”“有多好”最权威的指标,没有之一。
“以终为始”的意义:你的本科专业、研究生学科,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你的“岗位”
你必须知道的本科阶段之专业门类、专业类、专业:
中国的本科专业,按照三个级别来分类,总结而论就是:12个专业门类,93个专业类,816个专业。
您的孩子高考时所要填报的“专业”,必是上述816个专业之一,必属于上述93个专业类之一,必属于上述12个专业门类之一。
专业门类
专业门类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校设置不同“学院”的基本依据。
中国本科阶段分为13个专业门类。高考志愿填报时常见其中的12个(不含军事门类)包括:
专业门类是一个大的分组概念,将816个本科专业分进12个大组
专业类
如上表,部分专业门类下的专业较多,如:工学门类下有277个专业;文学门类下有127个专业。为了和国际接轨,也方便大家使用,在门类和专业之间增设了二级分类“专业类”。
“专业类”是“专业门类”和“专业”之间的二级分类,相当于93个“小组”
专业
大学,从层次区分,可分为普通本科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从专业区分,分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高职本科专业、高职专科专业。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是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基础上,增补近年来批准增设、列入目录的新专业而成。截至2024年3月,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12个学科门类、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
高职本科专业和高职专科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由教育部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等需要动态更新。截至2024年12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069个专业,其中高职本科专业298个、高职专科专业771个。
注意:
(1)在讨论“专业”的时候,最好完整地表述“门类-类-专业”,以免误会、歧义(原因请见后文);
(2)上表中的4个自然科学门类,就是现在的高考填报志愿时的“理、工、农、医”方向,对应的选科要求都是“必物必化”,也就是“理科方向”;
(3)上表中的8个人文社科门类中的哲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对应的选科要求一般是历史、政治(不同省、不同学校略有区别,请仔细核对),也就是 “文科方向”;
(4)另外3个人文社科门类就是“不限选科”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方向,通常适合一些选物不选化、选化不选物的“理科”同学和所有文科同学选报(当然,选择了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政的同学也能报考,但一般没有人会这么做,就好比你拿着一张一等舱的船票,会跑去二等舱找座位么?);
(5)第8个人文社科门类,艺术学,也是“不限选科”,但一般都需要增考一门专业课。
你必须知道的研究生(博士、硕士)阶段之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
与本科阶段的专业门类/专业类/专业相对应的是,我国高等学校在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阶段的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设置。
学科门类
中国的研究生(硕士、博士)阶段的学科门类与本科阶段的“专业门类”严格对应,也为12个(不含军事学):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每个学科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
但是,研究生阶段的二级目录(一级学科)和三级目录(二级学科/专业)跟本科的专业目录不同的是,研究生阶段需要区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种情况。
学术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学术博士学位/专业博士学位
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新版目录自2023年起实施。
2024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已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位法》是学位制度第一部法律层级的文件,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我国实行“三级两类”学位体系制度,这里的“两类”就是指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两个类别,是同等地位,同等重要。
2025年1月1日起,学位法施行
简言之,学术学位(学术硕士,学术博士)更倾向于科研方向上的培养;专业学位(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更倾向于实用方向上的培养。
学术学位源于普通本科教育体系,专业学位源于应用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不管是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还要区分的是:一级学科硕/博学位还是二级学科硕/博学位。
那么,何所谓“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呢?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研究生阶段的一级学科就是上文所说的12个学科门类的下一级分类。
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的“数学”一级学科,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
截至2024年9月14日。学术型学位有162个一级学科,549个二级学科;专业型学位有个67一级学科,220个二级学科。
学术型学位主要倾向于科研
专业型学位主要倾向于应用
注意:
(1)学术型硕/博学位和专业型硕/博学位,除学科门类一致之外,所包含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数量、名称,都不完全相同,又有一定相关性,关键差异是培养方向—前者略倾向科研性工作,后者略倾向于应用性工作;
(2)博士、硕士学位一般授至二级学科,通常所谓的“硕/博学位授权点”数量指的就是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
(3)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
(4)一个学校一旦申请设立一级学科之后,其下的每一个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一个独立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5)所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于本科生而言,如果一个学校的硕博点按照一级学科表述,则略微好申请,因为相对较“宽”;而若是按照二级学科表述,则略微难申请,因为更“专”。
我们评价一所大学“好不好”的时候,其实是应该区分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
但不管哪个阶段,我们去评价一所大学“好不好”的时候,当前最常用的量化指标就是“全国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那么,这个所谓“全国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2002年首次开展以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每隔几年,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的一级学科进行一次整体水平的评估。
截至2024年,已完成了五轮学科评估工作,但迄今为止,只公布了第二、三、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迄今为止,只公布了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未公布第五轮结果
这个“全国第X轮学科评估”结果是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院校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但却是我们目前用来评价一所大学的本科阶段教育质量的重要参照。
为什么呢?
上文已述,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所有二级学科所对应的任何一个本科专业,进了本科之后,就可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
所以,是否具备“直博“条件,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大学在某个学科上的实力和水平,但要看某个学校的某个学科是否“够硬”,一般还要看三个可以量化的指标:
(1)这个学校在这个学科上的“全国第X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2)看这个学校的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中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有几个;
(3)看这个学校是否有相应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所对应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资格(2年审核一次,相对较为严格、权威)。
这就是《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普遍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客观上确实没有一个全面、权威的指标能去评比各高校的本科阶段教学质量,也只有借这个“全国(研究生阶段)学科评估结果”作为参照去评估一个学校的本科阶段教学水平。
这是客观事实,本文不去分析更多的“为什么”。
相关文章链接
【高中选科+高考选专业必读-1】2025年之后的 “高中选科”
高中生家长必读:学历通胀时代,如何帮助孩子规划本科及考研保研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