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兰,感受时尚的100种方式

民生   2025-02-03 09:52   广东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被邀请进秀场坐在T台下第一排。但是,如果愿意,人人可以走进拱廊阁楼的Marchesi咖啡厅,站着喝一杯1.5欧的咖啡玛奇朵,看看奢侈品街的人潮、可以参观Armani Silo的展览与建筑、可以在Prada基金会的自习室歇脚充个电、看一场电影。。


在号称四大时尚之都的米兰,即使你对时尚奢侈品牌不关心,也仍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它相遇;在米兰探索的过程,若留意周遭的线索,不难发现如Prada、Giorgio Armani、Versace、Dolce&Gabbana等意大利品牌家大业大且主导着这座城市发展的蛛丝马迹。 


在这里,时尚不只是名包华服,一杯咖啡、一条精心维护的购物街、一个书报摊、一个街头的演出、一处工地,常常都与这些品牌离不开关系。

 

米兰的「时尚四边形」

Quadrilatero della Moda


在米兰最市中心的精华地带,若打开地图,会看到一个有趣的地名:时尚四边形。这块小小的、被四条街道定义出的四方形,是意大利人自傲可与纽约第五大道及巴黎香榭里榭大道相提并论的奢侈品街区,也是政商名流到访米兰活动的区域。


虽然不是一条宽敞的大道,但漫步在蜿蜒而优雅的历史巷弄中,除了有名贵的奢侈品店、工作坊,其间更典藏记录了许多设计师的奋斗和竞争故事。


米兰与奢侈品与风尚的联繫远比现代工业史更长久:位在平原的中心,难得不依山傍河却因优越的地理位置而被罗马人相中建城的米兰,从文艺复兴时期就是精美商品的交易重镇。


即使有一大段时期被佛罗伦斯的手工艺所掩盖了光芒,近代米兰这座工业城,仍有比佛罗伦斯更宽广的腹地及更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容纳世界各地蜂拥造访时装设计的人潮,1950年代时装周因此在米兰应运而生。



在意大利的手工纺织业被工业化之后,1970年代意大利本土品牌因此转型成长,而也是此时Giorgio Armani以及Gianni Versace都在米兰此区域立足且彼此竞争,掀起了成衣的革命。前者的简约优雅实用,与后者的大胆前卫形成鲜明对比,都在世界上有非同小可的影响力。


Anna Wintour曾发表一句极具争议的评论:“Armani为妻子打扮、Versace为情妇装扮。” 姑且不论这句评论的不合时宜,却浓缩了两位设计师迥异的风格,如何以两个极端同时代表意大利,并在竞争关系中把品牌推向国际。


米兰的核心

Prada的强强联手


如果说Giorgio Armani以及Gianni Versace是两位白手起家的设计师,在竞争之中撑起了米兰的时尚四边形;则被称为“Prada女士”的Miuccia Prada,就是继承且翻转了普拉达家族的关键人物。


普拉达家族是当时意大利王室钦点的皮革制造商,自从在著名的艾曼纽二世拱廊街开设了精品店以来,就处在米兰权力的核心作为坚强的锚定。


不过谈起现代以金属logo、尼龙布为基调的Prada ,却是在Miuccia Prada这位“叛逆的公主”手中转型并发展,慢慢形成如今的版图,将一开始不许女性成员参与的家族事业,摇身一变成代表女权的品牌价值。


在优渥的环境中长大,看着受到意大利王室钦点的传统皮革制程,眼光独到的Prada女士反而看上了爷爷用来保护皮革的防水布pocono,并将这个工业化的产物大胆地推上T台。她曾自豪说过:“如果要说我成就了些什么,那就是我将丑陋的东西变得有吸引力。”



Prada是个懂得强强联手并加成品牌效益的集团,他们收购了手工鞋品牌Church's,以及米兰历史悠久且代表性的烘焙坊Pasticceria Marchesi。Prada及Marchesi 1824的重点店铺都交由御用的托斯卡那建筑师Roberto Baciocchi操刀设计。


位于米兰的基金会总部,由荷兰的国际著名的建筑事务所OMA负责设计,并在往后成为了建筑与艺术迷必访的景点。基金会裡的光之酒吧(Bar Luce)则邀来名导演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为室内风格定调与监制。


从空间、艺术收藏、餐饮、策展种种层面都有涉猎的Prada集团,光是在米兰,不仅目前对外营运中的空间盘点起来超过20馀处,处处有亮点;更是许多未来开发案的重要利益关係人,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例如2026冬季奥运选手村预定地之一的“罗马门”(Porta Romana)废弃铁路基地附近,就由Prada为首带领房地产商投标并拿下,未来将以文化设施及公园,缝合铁路分隔开的城市两侧,也将大幅改变米兰的面貌。从普拉达基金会的落地玻璃向下眺望的风景,也许三五年后就会大不相同。



米兰传奇买手店10 Corso Como

与Sozzani姐妹


除了品牌本身,米兰也有著名的时尚买手店。Carla Sozzani与Franca Sozzani是米兰时尚圈重量级的人物,这对姐妹都担任过意大利版《Vogue》的总编。


由Carla Sozzani所创办的10 Corso Como其实就是这个艺文空间的地址:位于一个传统米兰式的口字型社区,一从大门进入就看到绿意簇拥的庭院以及餐厅和服饰店,而沿着梯间拾级而上则会发现设计书店、选品店和展览间。无论是在设计周或者时装周前后,在10 Corso Como优雅的中庭里小酌聚餐,一直都是设计师们的首选之一。


2010年,当时身为意大利《Vogue》总编的Franca Sozzani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认为没有一种时尚能够定义一个国家,这一切都取决于设计师。我们不讨论意大利风格,因为没有单一的时尚:没有以国家为单位的时尚,而是设计师各自定义的时尚。”


这有助于理解“意大利制造”的成功,在基于通用的“意大利品味、意式风格”之前,他们肯定并尊重每个设计师的个人创造力和愿景。


或许这也是设计大国能有的馀裕——当整体社会有基本的美学素养,也不再执着于代表国族的样貌,文化的土壤反而滋养出更加饱满的果实。


只要愿意,这里有100种感受时尚的方式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被邀请进秀场坐在伸展台下第一排。但是,如果愿意,人人可以走进拱廊阁楼的Marchesi咖啡厅,站着喝一杯1.5欧的咖啡玛奇朵,看看精品街的人潮、可以参观Armani Silo的展览与建筑、可以在Prada基金会的自习室歇脚充个电、看一场电影。


时尚产业,正如同世界上其他领域一样,只要别先入为主拒他于门外,便能感受到他的无所不在。从这个角度看米兰,那些大门紧闭的深宫大院和高不可攀的旗舰店,也突然可爱可亲、可理解了起来。




2025中意设计管理DBA课程
2025 Design DBA


香港高商-中欧时尚研究院2025中意设计管理DBA课程是为大中华区品牌的CEO、企业家和设计管理者打造的国际化的设计管理DBA课程,设有香港高等商学院上海模块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POLl.design设计学院米兰模块。


香港高商2024中意设计管理DBA班
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POLl.design毕业合影


课程旨在通过关注战略设计与商业创新、品牌与设计的竞争力、产品设计与品牌打造以及商业与创意之间的平衡,帮助企业家深入了解品牌所采取的创新设计思维、战略管理、零售管理、产品设计与可持续时尚对商业的影响和发展。助力中国企业家打造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的中国品牌竞争力。


Fashion MBA
中欧时尚研究院(CEIF)是由香港高商与中欧高校联合成立的国际性时尚研究院,是大中华区时尚界的专业商学院。通过其专业的学术研究、案例化教学、商业与实践,为时尚界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家和时尚品牌高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