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城市韧性”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或许你会立刻联想到坚固的砖石建筑、混凝土设施,甚至是那些用来增强安全性的路障和防撞柱。
诚然,这些物理设施在增强城市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真正的城市韧性体现在一种内在的态度和应对机制上。它反映了我们如何应对生存威胁,以及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保持稳健状态。
新加坡在之前的韧性调查中一直表现不俗。2024年3月,在房地产咨询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 (Savills) 发布的年度韧性指数中,新加坡被评为全球第六大最具韧性的城市。该指数跟踪调查了全球490个城市的韧性,衡量了它们在经济、技术基础和房地产投资者吸引力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实力。
同时,在美国保险公司FM Global最近公布的全球韧性指数 (Resilience Index) 排名中,新加坡更是凭借在物流、城市化进程、政治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位列全球第三。这些成绩,即便是最不了解背景情况的观察者也不会感到意外。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经济中心,魅力在于坚实的经济基础、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这些优势在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近年的新冠大流行等重大危机时得到了充分展现。在这两次危机中,新加坡成功抵御了广泛的经济冲击和疫情蔓延,在保障产业运行、医疗体系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平稳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兴的不确定性
然而,尽管新加坡的经济和城市基础设施实力雄厚,但在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韧性方面,它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FM Global的韧性指数显示,新加坡在气候变化韧性方面的排名仅在全球第56位,因为新加坡高度暴露在气温和海平面上升等气候风险之中。
城市高温便是新加坡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在第一太平戴维斯最近发布的城市热韧性指数(Heat Resilience Index) 中,新加坡在全球30个城市中仅排第19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应对极端高温的准备情况尚待加强。
新加坡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并不令人意外。为此,政府已通过“2030年绿色发展蓝图”(Green Plan 2030)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提升新加坡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韧性。然而现实情况是,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棘手”难题,不仅难以预测,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重大破坏。
例如,近年来,气候科学家意识到全球气温上升和海平面升高的速度远超以往预期。去年发表在《牛津开放气候变化》(Oxford Open Climate Chang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气温的实际涨幅大大超过了先前的预测。
与经济不确定性或安全威胁不同,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难以预测和量化,这给决策者带来了不断变动且难以捉摸的目标和基准。
这一点很重要。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 (Frank Knight) 在其经典著作《风险、利润与不确定性》(Risk, Profit and Uncertainty) 中明确区分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虽然风险可以衡量和量化,但对于不确定性,则没有统计手段来衡量或预测。
统计学家纳西姆·塔勒布 (Nassim Taleb) 提出的“黑天鹅”(Black Swan) 概念,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典型体现。他将其定义为一种难以预料、极具破坏性的突发事件。
换言之,有些威胁或“风险”可以通过统计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但在气候变化等领域,潜在威胁更多地呈现出无法预测或量化的“不确定性”特征。
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决策者应如何建设更具韧性的城市和社区,以抵御“黑天鹅”事件和不确定性带来的种种威胁呢?我们能否真正为自己接种一支“疫苗”,来应对那些尚未被构想、更无从理解和预测的潜在威胁呢?
构建社区层面的韧性
尽管我们无法完全驱散不确定性的迷雾,也无法时刻捕捉那些难以预测的“黑天鹅”事件,但城市与社区绝对有能力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迅速构建起必要的应对机制。
以日本为例,尽管其频繁遭受大规模地震的侵袭,但依然是全球地震韧性最强的社会之一。这离不开有效的政策举措,比如制定明确的抗震标准,确保建筑物的稳固设计,以及全社会深厚的防灾减灾文化。
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构建经济韧性,无疑是打造城市强大韧性的重要初步举措。但同样重要的是,要培育紧密的社区联系,增进邻里间的信任与合作。因为在危机时刻,往往在第一响应者抵达之前,距离更近的邻居和民间组织就已成为了我们的第一道防线。这些社区联系不仅能在紧急时刻发挥作用,从城市治理的角度看,它们还是增强邻里认同感、赋予社区团结精神和相互承诺的重要纽带。
在新加坡,这样的社区联系同样显著。今年早些时候,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 (National Volunteer & Philanthropy Centre, NVPC) 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期间,涌现了约100个自下而上的社区倡议。这些倡议通过为居民提供社会支持、向有需要的人分发食物等基本生活物资,有力推动了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无论是全球大流行病、气候变化,还是其他尚未预见到的威胁,构建城市韧性绝非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的专属责任。它应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激发公民以或大或小的行动为社区贡献力量。
正如总理黄循财 (Lawrence Wong) 在最近的国庆讲话中所强调的:“即使政府加大投入,我们仍需加强个人和社区的努力。我们鼓励每个人勤勉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支持,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提升家庭生活质量。那些已经为自己做得很好的人,应该将这份力量传递下去,向他人伸出援手。这正是我们保持社会凝聚力、韧性和强大的秘诀。”
因此,新加坡在提升城市韧性方面的努力,必须涵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化社区关系两大方面。
文章来源:Global-is-Asian,2024年9月9日,星期一
作者:胡君杰 (Woo Jun Jie)
本文于2024年9月7日首次发表在CNA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官方机构观点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