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首《ATP》红遍全网,可能很多不喜刷短视频的朋友们都有意无意间听过,这首歌曲里面的ATP指的是一个酒桌游戏,但小编看到ATP却本能的想到一个重要物质——三磷酸腺苷(ATP),它对我们多美重要呢?毫不夸张的说,三磷酸腺苷(ATP)为一切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那三磷酸腺苷(ATP)与纤维肌痛的疲劳、低能量状态又有什么联系呢?它会是解决患者疲劳症状的重要因素吗?
ATP:纤维肌痛疲劳症状的“解药”
纤维肌痛(FM) 和慢性疲劳综合征( ME/CFS ) 的一大共同点就是能量低,精力严重不足。这与抑郁症带来的疲劳或缺乏动力不同,我们可能很想做某事,但身体上却无法做到。
这种感觉也不是累了需要睡觉,更像是一种筋疲力尽、身体施展不开的感觉,就像在麻醉后感觉四肢沉重得无法抬起一样,很多纤维肌痛患者应该感受过。
尽管这样的疲劳乏力也是纤维肌痛患者的一个突出症状,却没有像疼痛那样引起足够的关注。这一持续性的、多面性的症状限制了纤维肌痛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社交生活。
那导致这种疲劳感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有什么解决办法?
在生物学层面上,疲劳基本上是能量供应和能量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当我们的细胞得不到所需的能量供应,或对它们的需求过高,或两者兼而有之时,我们就会长期处于低能量水平,这会造成能量不足,从而导致疲劳症状。研究表明,这样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低造成的。
三磷酸腺苷(ATP)是什么?
ATP是一种核苷酸,作为细胞内能量传递的“分子通货”,主要功能是储存和传递能量。生物学家通常称其为“生命的能量货币”,食物中的能量也是通过 ATP 转化而来,它为一切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TP 由细胞中的线粒体产生。
纤维肌痛患者的ATP缺乏
纤维肌痛患者的ATP缺乏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
情况一、能量供应过少:
“线粒体”是人体细胞的“发电站”。
几乎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中,都有500到2000个线粒体,它们的工作就是为细胞提供工作所需的能量,也就是ATP。
线粒体利用我们呼吸的氧气和摄入的食物来产生ATP物质,为所有细胞和代谢过程提供动力的燃料。
但当纤维肌痛患者的线粒体功能失调时,它们就不能产生足够细胞工作所需的ATP,这意味着身体中的任何过程都不能按照设计的方式进行:心脏细胞不能有效地泵血,肌肉细胞不能有效地移动身体,免疫细胞不能有效地对抗感染,肠道细胞不能有效地消化食物,腺体细胞不能最佳地产生激素,神经细胞不能有效地为大脑功能提供动力。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线粒体就没有生命。
从根本上说,低能量疲劳状态是细胞长期能量不足的结果。
当组成我们身体的数万亿细胞中的线粒体没有产生足够的ATP来有效地维持它们的功能时,包括肌肉细胞、内分泌细胞、心脏细胞、肝脏细胞、大脑细胞等等,就会出现疲劳的症状。
情况二、对能量需求过高
我们知道:大脑处理任何一项任务,都是需要占用认知资源、消耗能量的。
能量在身体中以 ATP的形式储存,当能量被消耗时,ATP 会逐步水解,最终生成代谢产物:腺苷。
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 —— 一项任务进入大脑,大脑开始处理它,开始消耗能量、生成腺苷;过一段时间,这项任务搞定了,从认知资源中清除出去。
于是,大脑进入暂时的休息状态,耗能降低,腺苷开始重新组装为 ATP,被消耗掉。
这是一个良好的、理想的状态。
但对于纤维肌痛患者而言,这种状态是极其难以实现的。
每一天,都会有无数的信息进入纤维肌痛患者的大脑,对疼痛的难以忍受、焦虑、内心无数的想法和烦恼等等......
也就是说:每一天,纤维肌痛患者的大脑,都处于高负荷的状态,在不停歇地运转。
这意味着代谢产生的腺苷无法被顺利地重组为ATP,也就没有足够的能量去维持人体正常的活动,产生异于常人的疲劳感。
如何改善疲劳问题?
所以,按照科学应对的逻辑,针对纤维肌痛患者的疲劳、低能量状态,寻找具有抗疲劳活性的食源性成分,或者通过光生物调节等方法产生更多的ATP,才是有效策略。
对纤维肌痛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D-核糖补充能够显著减轻疲劳感,并改善运动表现和生活质量。
2、低能量激光:
低能量激光疗法是是利用激光光束的生物刺激效应,改善组织的代谢和细胞功能,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在低能量激光疗法中,激光器会产生一束低能量的激光光束,该光束可以穿透人体组织,达到深层的部位。这种光线在组织中被吸收后,会激活线粒体内的光敏酶,使线粒体产生更多的三磷酸腺苷(ATP),提高细胞代谢能力,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疲劳症状。
3、乙酰左旋肉碱(ALC):
乙酰左旋肉碱(ALC)在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帮助将脂肪转化为能量,它本身并不直接参与ATP的产生过程,但它可以通过帮助细胞将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中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从而产生能量,帮助对抗疲劳问题。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