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萨德事件后,利群收购乐天玛特是我第一次打印超市财报,当时看那些数据感觉就是天书,最后就是不了了之。现在写这篇高鑫(大润发母公司)零售的财报分析是基于自己正在经营的一家近800平米的生鲜超市形成的逻辑框架,同时结合我对传统大卖场经营模式的市场调研与对比。我用找关键数据的方式带大家去了解超市财务层面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像我当初那样迷失在财报数据的海洋中。
以下表格中的数据我剔除了一部分无关紧要的数据,筛选出了能够衡量大润发真正经营能力的部分数据。在这张表里面:
毛利率(剔除进货成本)是衡量商超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涉及到商超各个售卖品类的定价。毛利率如果拉得过高,消费者会觉得店里的商品价格不实惠,毛利率降得过低,虽然吸引来了消费者,但超市无法实现盈利。在互联网时代,商品的价格都很透明,而且每家店的毛利率需要根据经营时间、周边人的消费习惯去动态调节。根据财报显示,高鑫零售去年的销售毛利率在24.75%,大家对这个数据可能没什么概念,这个数据在上市公司(商超类)行业排名第11名,整体在行业内处于中下水平。而在我们的经营的过程中,作为新开店铺为了冲刺销售吸纳更多新客,我们前期会把店铺毛利控制在21%-22%,但这个也是建立在高度人工的集约和租金相对较便宜的成本管控上。而高鑫零售作为如此庞大的公司体系,我拆解了它的人工和租金成本以后,我认为其管控远不可能做到中型零售超市的集约。所以对于这家体系庞大的零售企业来讲,如果要实现盈利,24.75%几乎是个降无可降的数值了。
关键数据二:181.78亿的销售及营销开支(销售性支出)
关键数据三:-16.68亿元的净利润
净利润=毛利额+非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支出总和
“销售及营销开支指有关门店及线上业务的营运开支。 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81.78亿元,较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85.10亿元減少人民币3.32億元,减幅为1.8%。 ”
——摘自高鑫零售财报
首先净利润才是真正衡量这家公司是否挣钱的指标。可以看到在扣除所有成本支出后高鑫零售在24财年净亏损16.68亿。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出发,想要实现盈利只有从扩大毛利额或者缩减经营成本的角度来实现。
在扩大毛利额端口一方面是做高销售额,另一方面是做高毛利率。之前我也了解过传统商超的订货机制是包退换的,意思就是卖不出去的品可以退回给厂家,但这同时也增加了厂家的供货成本,那这个成本无形中也会叠加到商超的订货价格中,意味着订货成本偏高。另一方面大商超的订货周期普遍比较长,有的商超刚开业就会把半年的销售量订回来,但是是否是市场上好卖的产品,却因为大量的货品积压没法对市场及时做出反应,这就会造成商品的去化周期拉长,好卖的品无法及时调换,不好卖的货品积压长期也会对销售额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转型背后面临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至少有31家超市歇业,涉及沃尔玛、大润发、永辉、物美、天虹超市、盒马鲜生、卜蜂莲花等知名品牌。传统卖场超市的生意今年确实也都不好做,想要转型却都找不到方向,究竟是市场的因素还是内部经营模式有问题。在当前国内消费大环境内力不足和消费分层分级的情况下,外部市场因素只是加剧了它的市场退出速度,内部经营模式才是根本。
《向新而声》是一档为实现品牌间深度链接而打造的访谈栏目
专注对话新消费品牌,目前已链接100+优秀新品牌创始人,
每期访谈一位品牌创业者,
带你了解更多品牌创始人故事
还有不少访谈外的精彩分享和行业资讯
我都分享在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