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特佳行业研究专刊《高·见》第十二期已正式发布,核心报告《多领域展现巨大应用潜力,国内自免药物市场加速崛起》深入解读国内自免新药研发和技术趋势,点击图片即刻阅读。
全文10000字,阅读时长15分钟
导言
神经介入行业在中国发展已经有约10年,但是在这个行业当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缺血性卒中每年新发约400万人,但是每年机械取栓的人数仅几万人,这是由于缺乏治疗的医生,还是缺乏合适的器械?市场上针对缺血性卒中的器械种类繁多,治疗技术也非常复杂,其间的相关关系是什么?市场或者说临床医生对于器械需求是什么?就当下看,一个好的神经介入产品应当具备哪些特点?本文从针对缺血性卒中的抽吸导管和支架谈起,首先对比全球分析缺血性卒中在中国的实际治疗现状,分析导致目前缺血性卒中治疗率低的原因;接着解析现有的治疗方案和设备,看目前市场上的取栓设备产品有哪些,是否可以为医生快速开展机械取栓手术提供支撑;最后从技术发展方向试着回答,从投资角度我们应该在这个市场挑选什么样的产品做押注。
缺血性卒中治疗现状
2.1 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
2.1.1 全球情况
2019年,全球范围内估计共有1220万新发卒中患者(1100万~1360万),所有卒中病例中,有62%为缺血性卒中(756万人),28%为脑出血,10%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每年全球有330万人死于缺血性卒中。
2.1.2 中国情况
全球GBD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新发卒中病例394万例,我国的新发卒中病例中,缺血性卒中占72%(287万例)。其中,急性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脑卒中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35%~40%,且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性,白种人主要为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而亚洲人主要为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33%~50%的中国患者为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2.2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现状
2.2.1 全球的情况
全球情况比较复杂。国外有关研究表示,全球平均溶栓率为1%~2%,美国可达到8%。对比美国来看,全球的平均的治疗水平目前仍然是比较低下的水平。而单独就美国来看,其治疗率水平仍有待提高。根据2020年《急性卒中机械取栓:现状与经验》中的数据,2018年美国大约有900家机械取栓治疗中心。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每年有接近8万例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但是2015年美国每年仅开展有1万例AIS-EVT(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球囊成形、支架成形)手术。随后美国的AIS-EVT手术数量不断增长,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AIS-EVT数量达到45000例。
2.2.2 中国的情况
2021年,基于中国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分析结果显示,2019—2020年我国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总静脉溶栓率为5.64%,血管内治疗率为1.45%。2020年中国有862家的中心开展AIS-EVT,累计AIS-EVT数量42183例。领先于全球水平,劣于美国水平。溶栓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相对对于卒中疾病的知晓率低,另外一方面是延误,包括院前延误和院内延误。
急性缺血卒中患者发病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往往是公众,而不是专业人员,患者及旁观者对急性缺血卒中症状的认识能缩短患者的到院时间。但目前我国的卒中知识知晓情况不容乐观,我国调查数据显示,卒中患者对卒中警示症状(口角歪斜、肢体麻木、肢体无力、语言障碍、严重头痛)的单项知晓率为70%,全项知晓率仅为3%~16%。2017年美国在全国健康访谈调查中对26076名年龄≥20岁的成年人的卒中相关知识进行了评估,警示症状单侧肢体麻木、意识障碍及言语障碍、视力障碍、行走困难、突发严重头痛的单项知晓率分别为94.4%、93.6%、83.5%、90.8%、76.5%,全项知晓率约为69.1%,其中96.3%的人知道拨打电话寻求紧急救援。我国公众卒中知晓率普遍较低。
(1)院前延误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以医院为基础的急性卒中患者登记项目显示,我国患者(n=6102)从发病至到达医院的中位时间为15h(IQR2.8~51h),仅有约1546例(25%)患者在3h内到达,2244例(37%)患者在6h以后才到达医院,无法进行静脉溶栓治疗。2012—2013年我国219家医院统计的19604例患者的到达达中位时间更是高达22h(IQR5.5~53.5h)。构成这种延迟的主要因素是受到区域影响,转运时间城乡差异大。多个基层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仅有8.18%的患者在3h内到达医院,而城市3h内就医比例可达45.8%。这体现出我国农村和城市在卒中治疗领域的巨大差距。
对比美国来看,2000—2005年美国多中心研究数据显示,有21%~40%的患者在缺血性卒中发病3h内到达医院。2019—2020年韩国有28.4%(153/539)的患者在4.5h之内到达医院并接受了再灌注治疗。
(2)入院后延误
根据有关研究,我国入院到给药的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中位数为45min,入院到穿刺的时间(door to puncture time,DPT)中位数为106min,血管与介入神经病学协会(Society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SVIN)推荐的DPT质控时间为90min。在4.5h再灌注时间的基础上,急性缺血卒中患者每延误30min,就会减少12%的预后良好的可能性。国内院内延误造成的预后较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3)穿刺到再通时间
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puncture to recanalization time,PRT)代表医疗机构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技术水平,这里定义PRT的“成功再通时间”指首次达到改良的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分级2b及以上的时间。HERMES研究中,PRT中位时间为44(27-64.5)min。我国NGEL-ACT登记研究中,前循环病变PRT的中位时间为83(51-128)min,后循环为93(59-139)min。目前,国际一般建议PRT不超过60min。
前循环串联病变指颈内动脉病颅外段病变完全闭塞或严重狭窄(>90%)和颈内动脉颅内段或大脑中动脉闭塞(颈内动脉末段/或大脑中动脉的M1和/或M2段)。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约有7%可能是由前循环串联病变所致。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因椎管狭窄、原位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闭塞后引起后循环动脉局部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后循环动脉系统包括颈部椎动脉,颅内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等及其分支。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25%。后循环TIA常表现为短暂或轻微的脑干缺血症状,较前循环缺血难诊断。
治疗方案
全球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就中国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而言,我们可以简单将治疗方案概括为发病4.5h以内优先推荐静脉溶栓,发病超过6h优先推荐机械取栓。对存在静脉溶栓禁忌(即存出血风险的患者,包括严重高血压、术后患者、抗凝药物使用者等)的部分患者,推荐使用机械取栓。对于LVO卒中患者优先推荐机械取栓。因为LVO性脑卒中患者中,静脉溶栓效果欠佳,血管再通率仅为13%~18%。
3.1 针对发病4.5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目前,针对发病4.5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若其无出血风险等禁忌证,经严格筛选后尽快给予阿替普酶或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对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的部分患者,推荐使用血管内机械取栓(Ⅱ级推荐,B级证据)。同时指南强调应缩短发病到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时间,在治疗时间窗内应尽早实现血管再通,不应等待观察其他治疗的疗效而延误机械取栓(Ⅰ级推荐,A级证据)。这个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溶栓前置治疗所做的修正。
3.2 针对发病6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针对发病6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严格筛选适应证和禁忌证后,可启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但尿激酶作为第一代静脉溶栓药物目前已很少应用。研究证据表明,第三代溶栓药物——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劣于rt-PA静脉溶栓治疗(策(Ⅱ级推荐,A级证据)。如符合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适应证,应尽快启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3.3 针对发病超过6h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针对发病超过6h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推荐机械取栓。具体需要通过这DAWN或DEFUSE3这两个标准判断是否能够在卒中发病后较长时间窗口内(6小时至24小时)仍然适合进行血管内治疗,而不必局限于传统的3小时或4.5小时治疗窗口。
根据指南的推荐:发病6~16h内且符合DAWN或DEFUSE3标准,推荐机械取栓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如发病16~24h内且符合DAWN标准,可采用机械取栓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对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大梗死核心患者,如发病24h内ASPECTS3~5分,谨慎评估获益和风险后,可选择性给予机械取栓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如发病24h内梗死核心50~100ml,可给予机械取栓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对年龄18~80岁、NHISS评分≥6分、后循环ASPECTS≥6分、发病12h内的基底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机械取栓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对发病12~24h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谨慎评估获益和风险后,可考虑机械取栓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3.4 小结
我们基本上可以就中国脑卒中治疗率低的原因作出归纳,根据指南的推荐,在6小时以内有条件开始开展手术的人群几乎就集中于有卒中中心覆盖的城市。根据国家卒中中心平台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三级医院卒中中心638家,二级医院卒中中心1461家,共计2099家,其中有能力开展器械取栓手术的医院不超过900家(以2020年862家为基准做预计),也就是说仅有不超过900家医院是可以对超过4个小时送到的病人有救治能力。2020年我国累计机械取栓数量为42183例,对比发病人群基数来看,我国的卒中机械取栓手术的量仍然杯水车薪。同时根据2022年的一起相关研究,仅有11.79%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3小时内就诊,接近50%在发病24小时后就诊,其中因为转院耽误的病人占比很高。而这还是根据到院患者统计到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2019—2020年我国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总静脉溶栓率为5.64%,血管内治疗率为1.45%的数据可以得到理解。
中国仍然非常缺乏有效的转运系统,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这一点可能在短期内比较难以得到改变,那么如何快速的扩大中国有能力开展机械取栓技术的医院就成为了非常急迫的事情。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的取栓设备产品有哪些,是否可以为医生快速开展机械取栓手术提供支撑。
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技术
和器械发展
4.1 取栓支架
4.1.1 第一代取栓支架:Merci
第一代Merci取栓装置是一种螺旋形、如红酒开瓶器样的设备,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Gobin医生设计;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该装置用于取栓治疗。基于第一代取栓装置进行的取栓治疗持续了十年左右,其使命逐渐终结于2013年发表的3项阴性临床试验及2项对比实验;研究结果提示这些大部分基于第一代取栓设备的取栓治疗并不能使患者从中获益。
4.1.2 第二代取栓支架:以Solitaire和Trevo为代表
随着材料的进步,以Solitaire(Medtronic,美国)及Trevo装置(Stryker,美国)为代表的可回收支架取栓技术,最早在Solitaire对比Merci装置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试验(SWIFT)和Trevo对比Merci装置治疗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试验(TREVO-2)中被证实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取栓装置。这两项对比试验正式确立了以Solitaire和Trevo为代表的第二代取栓支架时代的到来。
4.1.3 第三代取栓支架:以Embotrap为代表
第三代支架主要努力方向是提高首次再通率、减少血栓破碎逃逸、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来提高支架的性能。但是目前关于使用这些以Embotrap为代表的第三代取栓装置的数据表明,与第二代取栓支架相比,首次再通率或临床结局并未显著改善,且所述的装置开发目标仍然难以完全实现。
4.2 抽吸导管(或称中间导管)
中间导管主要是用来提供支撑或抽吸功能。目前常用的取栓系统是三轴操作系统:外层的长鞘、内层的微导管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导管,这些介于长鞘和微导管之间的导管命名复杂,包含支撑导管、导引导管、抽吸导管、远端通路导管、支持导管、中间导管等;由于其介于长鞘和微导管之间,在此将其统称为中间导管。但是主要做为抽吸功能的中间导管基本上还是专门命名为抽吸导管。
其代际的更迭主要体现在不同厂家的结构设计、材料的生产工艺及装配能力上。一根良好的中间导管要求远端柔顺可塑,且头端具有一定的形态保持能力,以避免被吸瘪;近端则要求支撑、扭控性和推送性足够强;更重要的是在近端和远端之间要有良好且充分的过渡段,避免直接由近端的硬突变为远端的软,造成导管到位性能差和过渡区易打折。
中间导管由内到外一般分为4层:极薄的光滑衬里(内层)通常是聚四氟乙烯(PTFE);常由金属材料构造的支撑骨架(中间层);聚合物护套(外层);亲水涂层(最外层)通常限于装置远端部分。其中,导管中间层为各个厂家设计时考量的重点。中间层采用的材料主要为镍钛合金或不锈钢,镍钛合金为记忆金属,具有更好的抗折性和柔顺性;不锈钢则具有更好的力学传导性能和支撑性。市场上的厂家也在尽量满足导管大口径、支撑性、抗折和抗纽结性、可推动性等多方面需求,以使得导管能够有更快的到位能力、更好的抽吸效果,以及更低的操作时间和学习成本。
导管的代际我们可以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来做划分,后进出现的产品性能并不一定超过前述:
4.2.1 Navien
早期2014年上市的Navien导管采用的是绕簧工艺,其通过绕簧的疏密变化来平衡近端支撑性及远端柔顺性,但其远端柔软长度仅8cm造成推进不如其他导管那般丝滑。上海十院张全斌教授在2020年曾成功将其用于大脑前抽吸取栓。
4.2.2 ACE
2014-2015年,ACE的引入不仅仅是取栓材料的进步,更是取栓技术的变革。既往国内只有支架取栓,ACE来了之后,增添了选择。在一些合适的患者中,抽吸取栓较支架取栓有更大的优势,而且在后循环栓塞取栓中,这一优势更为突出。2018年和2021年先后上市的ACE60及ACE68导管则是具有抽吸适应症的中间导管,其分段设计理念(ACE68:不锈钢+3股镍钛绕簧113.5cm、2股镍钛绕簧16.5cm、1股镍钛绕簧2cm)使其近端能够提供强支撑,中间段双股镍钛兼顾支撑和柔软,远端一股镍钛绕簧则保证了柔软及管腔圆整性保持能力;但其单一的132cm规格可能并不普适我国人群,一是因为联合支架取栓时150cm长的微导管有时不能到到血栓远端(132cm+9cmY阀),二是因为我国人群ICAS病因不少,需要后续补救球囊扩张等治疗时部分球囊导管露管太短影响操作。
4.2.3 Catalyst
2018年上市的Catalyst6导管的绕簧工艺和多阶段设计保证了其良好的跟踪性,但0.060英寸的内径使其在众多0.068英寸起步的导管面前相形见绌。不过,随着2022年国内开始上市Catalyst7导管,使这个系列的导管内腔也达到0.068英寸级别。Catalyst的性能要明显优于Navien,但其裸奔通过性劣于ACE及Sofia。
4.2.4 Sofia
2019年上市的SofiaPlus导管近端为不锈钢材质,大部分中间层采用了编织联合绕簧两种工艺,基本达到了一个优秀导管具备的近端强支撑、远端柔软可塑的要求,但其头端仅采用编织工艺,推测做抽吸使用时可能无法在持续负压下维持管腔的圆整性。为了强调其编织联合绕簧复合工艺造就的良好扭转反馈及通过性,提出了SNAKE技术,其主要是Sofia抽吸导管不通过微导丝及微导管,直接在长鞘到位后推送至病变处进行取栓。
4.3 支架取栓和直接抽吸取栓的比较
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当前国际和国内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治疗基本采用第三代STENTRIEVER支架取栓或者最新的ADAPT直接抽吸取栓,有时候也两者结合使用(称为SOLUMBRA)。
对于支架取栓和直接抽吸取栓的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近年来很多研究组基于自己直接的使用经验或者检索文献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探讨。整体数据比较可知,相比于使用支架取栓,采用直接抽吸除栓可以显著地缩短手术时间,获得更高的血管再通率,且围术期出血率低于支架组。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技术材料的发展,抽吸导管装置在不断的长足进步,Marnat等报道了296例行抽吸技术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成功再灌注率为86.1%,临床预后良好率为43%,显示抽吸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还发现M1和椎基底动脉闭塞以及使用6F导管是与更高的再通率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在Sibylle的研究中,使用新型5FSofia导管治疗的110例AIS患者,成功再通发生率为86.9%。
另外一方面,支架取栓在原理上劣于抽吸方式,因为在支架取栓过程中,支架很难嵌入较韧的栓子,在回收支架时,使得栓子处于支架与血管壁之间并发生滚动,增加了栓子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取栓过程较为困难,增加了对血管内皮损伤的风险。抽吸取栓术中,大口径导管的使用降低了这种情况发生的风险,因此减少了术后出血事件的发生。此外,取栓过程中的血栓逃逸事件也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Qin等统计了9项研究的1273例患者发现取栓手术中抽吸取栓组因为栓子脱落导致的新发脑梗死率为5.1%,而支架取栓组的发生率为9.7%。这可能与支架释放过程中,支架对栓子进行机械性的切割作用有关,导致栓子割碎逃逸到其他区域。治疗费用上,抽吸取栓可以为每个患者节省约20000美元的治疗费用。
机械设备迭代推动的
卒中治疗技术演进
取栓技术的种类非常纷繁复杂,不过目标都是围绕提高血管再通率展开的,几乎每一代的产品推出都会催生出围绕着新产品的取栓技术。
5.1 四项国际主流技术
5.1.1 ADAPT技术
我们首先介绍ADAPT技术。在早期,ADAPT标准操作是抽吸导管吸住血栓一部分,然后抽吸导管和血栓作为整体一起撤出体外;但这种操作方式在回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血栓断离、逃逸。不过,随着抽吸导管的改良和换代,新型的抽吸导管具有更好的头端到位能力和更大内腔,提供了更强的抽吸能力,大多数血栓得以从原位直接抽吸出导管外。其标准操作流程也正式更改为现在的抽吸导管接触血栓后持续负压抽吸,在原位将血栓抽吸至体外直至负压消失、血流通畅;除非体积大质地坚韧的机化栓子不能从导管内完全吸出体外,这种情况应尽早转化为Solumbra技术。
5.1.2 Solumbra技术和SWIM技术
Solumbra技术最初仅用于描述Solitaire和Penumbra的结合,其后演变为取栓支架结合抽吸导管的取栓技术。与这项技术非常相似的是SWIM技术,SWIM技术是以Solitaire支架取栓为基石,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抽吸从而实现“支架抓取”和“导管抽吸”双重机制的综合技术。其来源于Solitaire和Penumbra结合的Solumbra(Solitaire+Penumbra)技术;演变到我国的过程中,因当时Penumbra产品还未在我国应用,美敦力公司将Solitaire和Navien结合,推广出SWIM技术。所以最开始SWIM仅用于描述Solitaire结合Navien导管的取栓技术,后来演变为取栓支架结合中间导管取栓技术,可以说SWIM技术是我国特色。Solumbra技术操作步骤与SWIM技术基本一致,细节上不同于SWIM技术中的中间导管贴紧血栓,Solumbra技术中抽吸导管则不接触血栓。
5.1.3 ARTS技术
为弥补标准Solumbra技术不直接接触血栓的缺陷并达到更好的取栓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为ARTS技术。主要改良在近端需要使用球囊导引导管及抽吸时抽吸导管贴紧血栓近端;且不像标准Solumbra技术中既可回拉支架入抽吸导管保留抽吸导管原位抽吸,又可支架和抽吸导管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撤出体外,ARTS技术要求取栓支架、抽吸导管作为同一系统撤出;这种严格限定的底气来自于近端球囊封堵,否则作为整体撤出时在支架头端的血栓仍有可能在过弯时甩掉栓塞远端
5.1.4 BADDASS技术
BADDASS技术是2019年提出的一种联合取栓技术,即近端球囊导引导管封堵并抽吸+大腔中间导管抽吸+远端的取栓支架取栓。
对于血栓负荷大、质硬的复杂患者,BADDASS技术可能更能体现自己的优势。但是对于血栓负荷不大、松软的栓子,在支架回撤过程中到达粗大的血管时,由于支架的膨胀、支架导丝的张力,嵌入支架的血栓易于脱落。BADDASS技术的优越性及最佳适宜人群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数据支持。
5.2 三项中国特色技术
上述4项技术囊括大部分临床常见取栓操作,其他技术基本是对这几项技术进行细节的改良或材料的更改。其中在国内比较常见的是ARES、SPACEMAN及BASIS三种技术,因为相较于国外多以栓塞为主,ICAS大血管闭塞在我国更为常见。由于血小板激活及残余重度狭窄,ICAS患者取栓后再闭塞率高,可能需要更多的取栓次数及更长的手术时间。
5.2.1 ARES技术
ARES技术指首次取栓后快速球囊成型的手术技术:取栓支架放置后,观察支架打开后的血管形态;取栓操作的同时上拉中间导管尽可能接近病变处,首次取栓后保留中间导管在原位,进行快速交换球囊成型。要求只有一次取栓,减少血管内皮的损伤,同时采用快交球囊。
5.2.2 SPACEMAN技术
SPACEMAN技术是在取栓支架释放后,抽吸导管负压抽吸并缓慢通过血栓置于支架远端,在保持抽吸导管位置的情况下,持续负压抽吸并拉出支架,确保无栓子后,路图下将微导丝通过抽吸导管置于病变远端,抽吸导管后撤到病变近端造影,评估狭窄程度和前向血流,通过抽吸导管输送球囊和(或)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术。
5.2.3 BASIS技术
BASIS技术则是在支架释放后通过裸导丝技术退出微导管,沿支架导丝送入球囊进行扩张,利用支架/球囊锚定技术前推中间导管回收支架并原位抽吸,随后经中间导管释放颅内支架。
5.3 神经介入手术的技术门槛
以ADAPT的技术细节为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神经介入手术是难度非常高的术式,在国内也毫无争议的被划分为四级手术。
先介绍单纯抽吸取栓技术:①用6F的长鞘,在前循环病例中尽可能的到达远端,通常在颅底或颈内动脉岩骨段;若是后循环病例,则定位在椎动脉V2段远端。②选择匹配目标血管尽可能大口径的抽吸导管。由微导丝、微导管以及抽吸导管组成一个三轴系统,以便通过迂曲的颈内动脉虹吸弯。③在路图的引导下,将微导丝、微导管穿过血栓,到达M2的分支。抽吸导管被推送到血栓近端,拔除微导丝以及微导管。④予以抽吸泵或者20、60mL空针进行抽吸。没有回血则提示已经到位,这时候再把抽吸管略往前推送,以便与血栓嵌合牢固。⑤保持抽吸,缓慢退出抽吸导管,同时在长鞘的侧口进行抽吸,防止抽吸管在进入长鞘时血栓脱落。⑥如果失败再次重复上述步骤或使用取栓支架进行补救。
a.长鞘高到位;b.微导丝、微导管穿过血栓,在引导下抽吸导管到位;c.拔出微导丝及微导管,抽吸导管内予以负压;d.双重(抽吸导管、长鞘)抽吸,缓慢退出。
技术的复杂也就变相造成了医生学习成本的提升,以及医生数量的短缺。根据专家访谈数据,截至到2020年,国内能够做出血类弹簧圈栓塞术的神经外科医生数量不超过300人;国内能够使用密网支架做动脉瘤血流重建手术的神外医生仅有20人左右。而从我们国家实际能开展机械取栓手术的卒中中心数量来看,目前全国2099家卒中中心,其中有能力开展器械取栓手术的医院不超过900家,按每家卒中中心有3-4位医生的配置数量来看,中国的神经介入医生不会不会超过4000名。并且新的医生培训门槛很高,根据《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拟独立开展急性脑卒中的医师,在满足(1)执业范围为外科、内科或医学影像科。(2)有3年以上相关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条件:(1)从事相关临床专业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累计独立完成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操作不少于400例,其中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操作不少于100例。(2)经过符合要求的神经血管介入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具有开展相关技术的能力。这个条件无疑是非常苛刻的,可以预见短期内有操作能力的医生数量不会很快增加。
关于神经介入产品的投资逻辑
就神经介入产品的挖掘而言,上文已经对比全球分析了缺血性卒中在中国的实际治疗现状,分析了导致目前缺血性卒中治疗率低的原因,指出了市场对于缺血性卒中治疗器械的呼唤。但是就现有的治疗方案和设备而言似乎仍然比较难的满足市场的呼唤。美国梅奥脑血管病中心神经外科David教授在JNS主编专栏上撰文《抽吸原理的真实与幻象》,其评论到,一个好的抽吸过程应该包括:1、如何最好地达到血栓处;2、导管在凝块内的最佳位置;3、在尝试取回之前适当的等待时长;4、可以实现最大抽吸力的方式。事实上市场上的抽吸导管包括取栓支架也在朝着更好的再通率在演进,其中随着每一代的产品推出,临床实际中围绕新产品发展出的各类各样的取栓技术就是最好例证。但是实际上医生要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不仅要经历长时间的培训,积累临床实际经验,医生还要熟练挑选合适的器械设备,哪怕在同一术式中,不同的设备规格的挑选也会对手术造成完全不同的再通率影响,这对医生而言也是一个潜在的挑战。
从投资的角度,如果说资本的作用永远是瞄准未被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是值得解决的,换句话说就是市场的空间足够大,那么我们就应当去投资用作解决问题的产品。我相信在神经介入领域这样的产品应当满足这样的一些条件。
首先是更低的学习和操作成本。在神经介入领域,操作成本不仅包括资金方面的投入,还包括时间、学习曲线、培训等因素。对于很多医院尤其是非顶尖医疗机构,这样的培训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高昂的学习成本实际上阻碍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缩短年轻医生的培养周期,允许医生在短时间内通过基础培训即可熟练掌握,降低错误操作的可能性,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耗材尝试和再通时间,最终更好地推动神经介入的发展。这是所有三点当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次更快的血栓到位率。快速准确地将导管送至血栓部位并进行有效抽吸,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技术和工艺上的创新可以帮助缩短这一过程。例如,导管设计的柔韧性与推送力的优化,使其能够更快更安全地穿过血管到达病变部位;而更精准的导航与成像技术可以协助医生实时判断导管位置,减少因多次尝试导致的时间延误。提高血栓到位率不仅可以提升再通率,也可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患者的损伤。
更大的口径以及更大的技术兼容可能。设备的技术兼容性也十分重要,神经介入领域中,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品牌或型号的设备进行联合使用。因此,产品必须具备良好的兼容性,确保能够与市场上的其他设备顺畅配合,提高治疗方案的灵活性,并增强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关于高特佳投资
2001年高特佳投资在深圳成立,率先在业内提出“主题行业投资”的投资模式,专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以战略性股权投资为主导,覆盖VC、PE、Pre-IPO以及并购的全投资阶段。拥有国内为数不多的深度聚焦医疗健康赛道的专业投资团队,构建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生态平台,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健康投资机构。
高特佳投资资产管理规模超220亿元人民币,医疗健康产业基金35支,先后投资医疗健康企业超110家,并推动了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康方生物等37家企业成功上市。高特佳投资业务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在深圳、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建立运营中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优秀医疗健康企业,为全球资本和医疗企业开拓发展新机遇,协助创业者成就伟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