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速助力,市值管理迈入新阶段
国资委于2024.12.17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这一政策的出台,反映了政府对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视。《意见》强调了市值管理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企业长期战略管理的一部分,旨在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沟通,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股东回报。
一
关注企业长期发展
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是对前期政策的进一步加强,且文中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完善市值管理,包括并购重估(资产注入、分拆上市、并购科技类企业)、稳定与可持续的分红、通过吸收合并/资产重组等方式处理破净上市公司等。《意见》将促使中央企业更加注重市值管理,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措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股东价值。同时,市值管理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将激励企业负责人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而非仅仅追求短期的股价表现。
《意见》的提出将有利于证券化率高、且高股息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证券化率高的集团,对上市公司管理考核权重越高、越重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股息率高的公司,被要求“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加现金分红频次,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的要求会增加。
意见可能带来两个方向投资机会,首先是证券化率高、且高股息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其次以破净央企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或有吸收合并、资产重组等方面的预期。
叠加目前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基本面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国企红利(561060)的布局价值。
二
央企红利配置性价比高
目前外部宏观环境仍较为复杂,一旦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市场的波动在所难免,有稳定ROE、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在当前市场中具备相对的优势,红利资产通常估值、波动相对较低。从政策对资本市场“稳股市”的定位上来看,红利主题符合政策定位,也是政策所不断引导的方向,我们看到昨日,中国结算发布了通知,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沪、深市场A股的分红派息手续费实行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根据新规,分红派息手续费将按照派发现金总额的0.5‰收取,而在手续费金额超过150万元的部分则将被免收。
01.央企和红利概念共振
一方面,央企和红利概念共振,能够发挥1+1>2的效果。根据2024年中报,央企和地方国企分红总额合计高达4335亿元,占全市场分红总额超80%(数据来源:wind),充分体现了央企分红能力和分红意愿。此外,在政策的引导下,央企不仅仅在红利端具备优势,在资本利得上或也会有相对较好的表现。
02.高股息优势
另一方面,港股红利策略相比于A股红利更具备高股息优势。港股前期回调的时长和幅度相对于A股更充分,市场对于外部因素影响的定价较为充分,港股相较于A股的折价率也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也正是由于港股相较于A股的折价,同一公司的港股股息率会比A股相对更高,因此港股更加具备高股息投资的土壤。
03.美联储降息
同时,美国PCE企稳至2.3%,接近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同时失业率稳定在4.2%左右,无明显上升趋势,市场目前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为95%,2025年降息3次,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也将缓解港股分母端以及流动性的压力。
从投资性价比角度来看,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表征的无风险利率已下行至新低,或表明市场资产整体回报率持续偏低。而目前红利资产股息率相对无风险利率的溢价仍在历史高位,整体配置的性价比较为显著。
三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6.82%,当前指数PE为5.48(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17),相比中证红利指数,在股息率与估值方面,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足见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叠加的显著优势,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在指数编制方案上,恒生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选股机制除了对分红、股息率有要求外,还要经过波动率筛选以及股票表现筛选,过去一年波动率最高的10%个股将剔除,过去 12 个月股价下跌超过 50%;以及过去 12 个月股价表现在合资格候选股票中排名最差的 10%的个股也会被剔除,防止了股价下跌造成股息率高企的估值陷阱,充分体现央企高股息、低波动的特征。
此外,我们认为,随着政策外溢,政策将对于整个央国企大板块起到带动作用,国企红利ETF(561060),跟踪指数涵盖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地方国资委、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国有企业,行业配置相对均衡。目前PE估值7.23,处于十年历史45.21%分位水平,股息率5.18(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17)。
向上滑动阅览
风险提示:基金产品由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者在投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核对自己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基金产品详情请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市场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变化,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
干货内容记得 在看+点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