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是一道经典的东北菜肴,以下是对锅包肉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渊源
锅包肉起源于清朝时期,由旗人郑兴文在哈尔滨滨江道衙门担任官厨时所创。原本是为了适应外宾(尤其是俄罗斯客人)的口味,将传统的咸鲜口味“焦烧肉条”改良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后来,这道菜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东北地区的特色美食,并在2022年入选国家《地标美食名录》。
二、口感与风味
锅包肉以其酸甜适口、酥脆可口的风味而著称。肉片经过炸制和爆炒后,变得酥脆可口,咬上一口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肉片的酥脆感和内部的嫩滑感,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口感体验。同时,酱汁酸甜适中,既不会过于酸涩也不会过于甜腻,让人回味无穷。
三、营养价值
锅包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猪里脊肉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脂肪则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并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此外,锅包肉中的调料如葱、姜、蒜等也能提供一些维生素并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
四、所需食材
1. 主料:
猪里脊肉 300-500 克,最好选择新鲜、纹理清晰且没有筋的部位,这样切肉片时比较容易成型,炸制后口感也更鲜嫩。
2. 挂糊用料:
①土豆淀粉:约 100-150 克,土豆淀粉是制作锅包肉挂糊的关键材料,它能使炸出的肉片外皮酥脆,并且长时间保持酥脆的口感。如果没有土豆淀粉,也可以用红薯淀粉代替,但口感会略有差异。
②食用油:少量,加入食用油可以使淀粉糊更加顺滑,炸制时能更好地附着在肉片上,同时也能防止肉片之间相互粘连。
3. 调料:
①白糖:约 30-50 克,白糖是制作锅包肉酸甜口味的重要调料之一,可根据个人口味适量调整用量。
②白醋:约 30-50 毫升,白醋的酸度能为锅包肉提供独特的酸味,建议使用 9 度米醋,酸度适中,味道醇厚。
③盐:适量,用于腌制肉片,增加底味。
④生抽:少许,主要起到调色和提鲜的作用,不宜放太多,以免影响菜品的颜色和口味。
⑤葱:适量,切成丝,作为配菜和提味使用,增加菜品的香味。
⑥姜:适量,切成丝,能够去除肉的腥味,同时也为菜品增添风味。
⑦胡萝卜:适量,切成丝,既可以作为配菜增加色彩,又能丰富口感。
⑧香菜:适量,切段,用于点缀菜品,增加香味。
五、做法步骤
1. 准备工作:
①将猪里脊肉洗净,切成 3-5 毫米厚的肉片,把切好的肉片铺在案板上,用刀背轻轻拍打,使肉片变得松软,这样可以破坏肉的纤维,使其口感更加嫩滑。
②把肉片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料酒,抓拌均匀,腌制 10-15 分钟,让肉片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去除腥味。
③将土豆淀粉放入碗中,慢慢加入清水,搅拌成比较浓稠的淀粉糊,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让淀粉充分沉淀。沉淀后倒出上层的清水,留下底部的湿淀粉。
④将腌制好的肉片放入湿淀粉中,让每一片肉都均匀地裹上淀粉糊。如果淀粉糊太干,可以适当加入一点水,但要注意不能加太多,以免淀粉糊过于稀薄,影响挂糊效果。
⑤切好葱丝、姜丝、胡萝卜丝和香菜段,备用。
2. 炸制肉片:
①锅中倒入足量的食用油,烧至六成热左右。可以用筷子插入油中测试油温,当筷子周围出现密集的小气泡时,说明油温合适。
②将裹好淀粉糊的肉片逐片放入油锅中,中小火炸至肉片定型后捞出。炸制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翻动肉片,使其受热均匀,避免粘连。
③待油温升高至八成热时,将炸过的肉片再次放入锅中复炸,炸至金黄色酥脆后捞出控油。复炸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15-30 秒即可,这样可以使肉片的外皮更加酥脆。
3. 调制糖醋汁:
在碗中放入适量的白糖、白醋、少许生抽和盐,搅拌均匀,调制成糖醋汁。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白糖和白醋的比例,喜欢甜一点的可以多放一些白糖,喜欢酸一点的则可以多放一些白醋。
4. 炒制出锅:
①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葱丝、姜丝、胡萝卜丝煸炒出香味。
②倒入调好的糖醋汁,小火煮至浓稠。
③迅速放入炸好的肉片,翻炒均匀,使每一片肉片都裹上糖醋汁。
④最后撒上香菜段,即可出锅装盘。
六、注意事项
1.要选用新鲜的猪里脊肉,其肉质鲜嫩且纹理清晰,没有太多筋膜,这样切出的肉片容易成型,炸制后口感也好。
2.切肉片厚度需均匀,一般3 - 5毫米厚较为合适,且切好后可用刀背轻拍,使肉更松软,破坏纤维让口感更嫩滑。
3.腌制好的肉片要均匀裹上淀粉糊,可逐片操作确保每片都裹好,若糊太干可少量加水调整。
综上所述,锅包肉是一道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独特制作工艺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东北菜肴。它的口感酥脆可口、风味酸甜适中,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食材的搭配和营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