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段黄河养活了百万人的的母亲河,第一大支流清水河,为什么是苦的?

乐活   2024-10-27 18:00   广东  

黄河的一支重要支流,即清水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贯穿固原、海原、同心等县,最终汇入黄河。

这条河流全长303公里,流域面积达到13511平方公里,其中宁夏境内的流域面积占8499.6平方公里。清水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65亿立方米。

河流的流域特点是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落差显著,河源高达2489米,而入河口处海拔为1190米,流域内的总落差达到1290米。清水河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具有干旱和半干旱河流的特征。年平均降水量约为442毫米,主要集中于夏季6月至9月。由于降水少而蒸发量大,河水中的盐分浓度和矿物质含量较高,使得河水矿化度上升,水质苦涩,不适合直接饮用或灌溉。

在清水河流域,地形复杂,洪水具有含沙量大、历时长、峰高量大的特点。流域内建有众多水库和淤地坝,至2012年,已有100座具有拦沙功能的水库,总库容达到12.23亿立方米,控制面积9184.70平方公里。这些水库和供水工程为宁夏中南部的136万城乡群众提供了安全饮水和部分工业用水。同时,水库还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了水源保障,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和保持土壤湿度,有效防止了土壤侵蚀,改善了生态环境。

淤地坝是水土流失地区沟道中修建的坝工建筑物,主要功能包括滞洪、拦泥、淤地、蓄水和建设农田。淤地坝能有效拦截泥沙,减少下游泥沙淤积,同时通过淤积形成的肥沃土地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生活。1971年以来,清水河流域共建设了306座淤地坝,其中小型坝126座、中型坝100座和骨干坝80座。

这些淤地坝在拦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拦截泥沙0.67亿立方米,形成淤地18.97平方公里。淤地坝的建设提高了山区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通过有效的滞洪和排水系统,淤地坝将高含沙洪水转化为地下水和清水,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坝顶宽达4米,还可兼做村级生产道路,方便了交通,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在历史层面,清水河两岸台地在古代具有重要的军事和交通意义。清水营古城,位于灵武市区东北方约38公里处,是明长城内侧沿线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清水河谷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与泾水共同构成了萧关古道的自然地理纽带,是古代中原人前往西方的主要通道。

清水河地区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因砖木较少且运输不便,孕育了丰富的窑洞文化。这些窑洞民居具有农耕文化的特征,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进入20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采业的兴盛,当地居民开始用石料制作窑洞,因其选址方便、经久耐用,并且传承了土窑冬暖夏凉的特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看荐城市
一座城,一个人,一道风景; 一首新词一支曲,一盏香茗一幅画。 走进城市,体会城市,用心讲述别样城市故事。 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