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硬的庙,就在台湾对面,供奉着最可爱的人

乐活   2024-11-13 17:58   广东  

关于泉州这座充满神祇的城市,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探讨。 

每次访问都能带来新的发现、体验和收获,这正是我们对其持续热爱的原因。最近,随着台风康妮的登陆,这座能够容纳儒家、道家和佛家信仰的城市再次展现了其庇护信众的能力。同时,泉州也以其开放的态度接纳了来自异国他乡的各种宗教,包括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

在谈及庙宇与信仰时,我不禁回想起之前在泉州所见过的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庙宇。在这里,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有可能被尊为神明,甚至包括人民解放军在内。事实上,在泉州确实存在这样一座纪念27位英烈的解放军庙。

要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则需追溯到泉州悠久的历史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这座城市文化中心之一的开元寺,位于老城区的核心位置,并围绕着它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街道网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该寺庙内的镇国塔与仁寿塔——这两座石结构建筑不仅是中国现存最高者之一,而且经历了自南宋以来长达800多年的风雨洗礼,即便面对万历年间的大地震以及每年频发的台风侵袭亦能屹立不倒。

在泉州开元寺的大殿须弥座上,可以观察到狮身人面的浮雕艺术,这标志着异域文化元素已经深深融入本土生活。多次访问泉州的经历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几年前的除夕之夜。当时选择来泉州过年,是为了体验这里闽南文化精华的春节氛围。

在我的家乡,年味已逐渐淡薄,而泉州却不同,它犹如一座坚固的堡垒,保护着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这样的春节场景,仿佛只在外婆的故事中出现过。在这里,春节期间香火旺盛的庙宇并未被商业活动侵蚀,而是作为信仰的象征存在,而非单纯的盈利景点。

除夕之夜,在零点之前,我抵达了全城最为热闹的通淮关岳庙。庙前广场上已有守卫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子时汹涌的人潮。广场上“關”字大旗排列有序,这不是简单的古装表演,而是一场真正的敬神仪式。只有在闽南地区,才能体验到对“祭祀”这一词汇最原始、最纯粹的想象。时间一到,争先恐后上头香的信众们鱼贯而入,他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各种贡品,包括风干的鸡鸭鱼肉和各式水果坚果。 

关岳庙前,供桌之巨,宛若床榻,然在繁多贡品前,仍显逼仄。百米之外,泉州清净寺巍然矗立,作为中国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伊斯兰教初传中华之时。宋元之际,此地为波斯与阿拉伯商人朝拜之所;至今,礼拜之时,中东商贾依旧络绎不绝。泉州城内,各宗教并存且和谐共处,犹如一座宗教博物馆。 

主流宗教在中国并不罕见,但泉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仿佛是一座宗教博物馆。这里不仅有常见的宗教场所,连那些陌生的、小众的、甚至已经消失的宗教信仰也能在这里找到它们的遗迹。例如,白耇古庙和石笋公园反映了南亚地区的信仰文化,据说这是因为锡兰王子来华出使期间遭遇政变无法回国,他的随从便在这座城市安家落户。

在泉州,一只曾救过王子的白狗被尊奉为神,称为“毗舍爷”。这一独特的崇拜象征着印度教在中国留下的深刻影响。泉州人民不仅接受了这种外来文化,还将其融入到当地生活中,将晋江干流河段命名为“笋江”,使之成为祈求人丁兴旺的圣地。

另一座看似佛像的神像,实则源自波斯而非印度,它属于摩尼教,即明教的一部分。这座神像是由古代刺桐港上的波斯商人带来的新信仰。随着时间的推移,“摩尼”逐渐与“释迦牟尼”混淆,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历史误会。尽管如此,这个已经消亡的宗教仍然在这里留下了唯一的遗迹——一尊珍贵的神像。即使在其发源地波斯,也难以找到类似的存在。

泉州作为一个包容开放的城市,在过去的千年里为无数信徒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地。这里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依恋,同时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融合也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泉州的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形式,更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传承。 

在文化遗产的维护方面,官方采取了极为谨慎的态度。自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曾导致许多历史街区遭到破坏。然而,泉州市通过实施一项明确的城市建设方针,有效地保护了其丰富的历史遗产。这一政策强调“开放门户,治理水系,保护古城区,发展新区域”,为城市的历史文脉提供了稳固的保障。

梁思成先生在北京未能实现的梦想,在泉州得到了实现。正是由于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和默契协作,泉州这座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得以被成功申报为世界遗产项目,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得以有机地传承至今。

在中国,神灵名单并非固定不变。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也可能被尊奉为神祇,享受世代相传的敬仰。

在惠安县崇武镇时,我特别参观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庙”的庙宇,其中供奉着27位牺牲的解放军烈士。如果此庙自称第二,那么无疑没有任何其他庙宇能自称第一。这些烈士在1949年国军空袭福建沿海期间,为了保护民众免受伤害而故意吸引敌机注意,最终英勇献身。当地居民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为这些烈士修建了陵墓,并建造了一座小庙以纪念他们的英灵。 

曾恨女士,自幼年获救后,始终铭记战士们的救命之恩。数十年如一日,她与母亲坚持每日祭拜,以表感激之情。尽管母女二人的行为一度被误解为精神异常,甚至被视为间谍,但她们从未放弃。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曾女士凭借其经商才华积累财富,并决定倾尽所有重建小庙。九十年代,这座承载着深厚情感的庙宇终于落成。如今,神龛上供奉着身着蓝色军服、装备齐全的烈士座像,他们或手持饭铲、药箱、小号,代表着各自炊事员、医务兵、司号员的职责。供桌上摆满新年贡品,大殿内回荡着革命歌曲,香客们虔诚焚香祭拜,院内金纸鞭炮声不断。 这座庙宇还是当地入党、入团、入队宣誓仪式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入伍新兵还是退伍老兵,都会在此参拜。特别是在七一、八一和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前来拜谒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崇武镇,其名源于崇尚武术的深厚文化传统,是那些在军事上有着卓越成就者的荣耀之地。此地的军庙虽然在现代眼中显得独特,但实际上,它代表了中国长久以来纪念英勇人物的传统方式。泉州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地区,却出人意料地赋予了女性极高的社会地位,这一点从一位女性主持为解放军建立庙宇的事例中可见一斑。

在崇武镇的街头,可以见到身着传统花头巾的惠安渔女,她们的装扮被形象地描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每年农历三月廿三,这些渔女会换上盛装,庆祝妈祖的生日。她们不仅在海上与风浪抗争,展现了女性的坚强与独立,还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这双巧手不仅能够处理坚硬的生蚝和扇贝,还能烹饪出令人垂涎欲滴的泉州美食。 

与惠安渔女并称的是蟳浦渔女,她们在街边忙碌地剥着蚝壳,头上插满了精美的花朵。这些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泉州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活跃身影,以及她们在当地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面线糊、烧肉粽、蚵仔煎、润饼、石花膏、四果汤、牛排、卤面……

陆地上的碳水化合物与牛肉,以及海洋中的珍贵食材,在泉州相遇。泉州的烧肉粽不仅包含猪肉,还添加了瑶柱、虾干等海鲜,高端版本甚至加入鲍鱼。即便是最普通的糯米,也经过葱头油和卤汤炒制。“靠海吃海”,他们将这四个字烹饪到每一粒米中。上桌时,店家总会端上一碟(完全不辣的)甜辣酱。

卤面的浓郁汤汁散发着海鲜的香气。汤底由骨头汤和鱼虾熬制而成,海陆风味在此交汇,吸引着美食家挑剔的味蕾。

在中国汉族传统中,吃牛肉的地方并不多。古时候,牛是重要的畜力来源,只有当牛老了才会被宰杀。然而,在闽南和潮汕地区,由于商业和渔业的发展,这里地形崎岖且农田不多。 

在泉州,牛肉因其丰富的优质蛋白而成为了当地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元素。这里的牛排,特别是采用牛肋排制作的泉州牛排,以其金黄色的外观和浓郁的咖喱香气著称。一份标准的牛排套餐通常包括牛排、咸饭、汤以及青菜,足以满足一顿丰盛的餐食需求。

其中,好成财牛排馆因曾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而声名鹊起,相比之下,阿秋牛排虽名气稍逊,但却是本地人的常客之地。东兴牛肉店则以态度不佳和服务粗暴著称,尽管如此,其门前依然食客络绎不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老字号美食品质的高度认可与追求。除了传统的牛排搭配外,这里还有一种远近闻名的牛筋汤及入口即化的牛筋丸,同样受到广泛好评。 

通过这些特色美食,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泉州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坚持,以及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从饮食习惯还是历史遗迹来看,泉州人都将之视为珍贵的财富,并以此作为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时的精神支柱。这种跨越千年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构成了泉州独特而坚韧的文化根基。

看荐城市
一座城,一个人,一道风景; 一首新词一支曲,一盏香茗一幅画。 走进城市,体会城市,用心讲述别样城市故事。 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