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印度:印度为什么被国人称之为“阿三”?

乐活   2024-11-12 17:49   广东  

在早期中国影视作品,尤其是香港电影中,经常会出现一种身材魁梧、蓄大胡子且包着厚厚头巾的“红头阿三”形象。这种刻板印象使得许多人认为只有包着头巾的大兵才是印度人的典型形象。

然而,实际上占印度人口79.8%的印度教徒通常没有蓄须的习惯,而现代印度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5厘米,并不符合魁梧的描述。 

这种对印度人的误解源于英国殖民政府时期的一个政策:为了弥补殖民地兵源不足的问题,英国人与锡克族合作,征召锡克士兵参与各地治安管理。因此,尽管锡克族仅占印度总人口的2%,他们却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印度人”。随着南亚各国陆续获得独立,这些被广泛视为“真正印度人”的锡克族群体希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从种族特征来看,锡克人与其他南亚地区的主要族群并无太大差异,均属于高加索人种中的印度-地中海类型,并含有部分蒙古人种特点。但在印度境内,锡克人通过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如蓄须和头戴特定样式的头巾)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锡克教徒遵循其信仰,终身保留长发并以厚重头巾包裹。这一宗教习惯导致他们很少在公开场合卸下头巾。印度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宗教习俗给予了特殊考虑。例如,尽管骑摩托车时佩戴头盔是法律规定的,但锡克教徒可以豁免。此外,自英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个传统规定,锡克教士兵入伍时无需戴军帽,而是在头巾中央别上军徽即可。

这个惯例也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锡克教群体。例如,在加拿大服役的锡克教空军人员会准备小型压缩版头巾以适应飞行头盔的要求。尽管锡克人在今天的印度总人口中仅占少数(约2700万),但他们在印度军队和军事院校中占据显著比例。

印度军政界高层中,名为“辛格”的人物众多,包括第七任总统贾尼·辛格、前总理曼莫汉·辛格以及印度军界唯一的两位元帅之一阿贾·辛格,均为锡克族裔。在军事领域,锡克人以其坚韧不拔著称,被视为印度军队不可或缺的力量,确保了该国武装力量的基本战斗力。

此外,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锡克人也常被选为英雄形象的代表。例如,在上世纪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期间,一位名叫辛格的锡克士兵被俘后,在印度被宣传为“民族英雄”,并以此为题材拍摄了电视剧《萨贝达•约金德•辛格》。

锡克人并非天生擅长战斗,而是由其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所塑造。作为南亚次大陆上的主要宗教群体,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锡克教则处于两者之间,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地理分布上,锡克族主要集中在印度西北部靠近巴基斯坦边界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古吉拉特邦及拉贾斯坦邦等地。

锡克教作为一种民族宗教,其信仰者主要是锡克族人,且该宗教很少对外传播。在印度的宗教信仰体系中,锡克教徒的人数不仅少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甚至也不如基督教的信徒众多。历史上,锡克人长期与这两大宗教群体进行抗争。由于在竞争激烈的南亚次大陆,锡克人学会了团结一致来面对挑战。

锡克士兵的名字中通常包含“辛格”这一后缀,这是所有锡克族男性名字的标准特征。此外,在成长过程中,锡克人必须经历一段集体生活,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认同感。在此期间,师长不仅教授文化课程和民族历史,还会传授战斗技能。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锡克人,性格倔强固执,且刚毅果敢。

锡克民族习俗中有一些独特的传统,如佩戴钢手镯、配短剑以及穿着短衣裤等,这些习惯都是为了随时准备战斗而形成的。因此,锡克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风格。 

锡克人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夹缝中,凭借团结和坚韧的战斗精神,不仅守护了自身的民族和宗教身份,还在殖民时代赢得了尊重。1845年至1849年期间,英国殖民者对锡克人统治的旁遮普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

尽管最终以锡克军队投降、旁遮普被并入英属印度告终,但英军在战争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伤亡近万人,成为历次殖民侵略中代价最为惨重的一次。这一经历使英国人深刻认识到锡克人的坚韧不拔。

因此,一方面,英国征召了大量锡克士兵加入英军,为管理和开发更多殖民地做准备;另一方面,在英国统治下提升了锡克人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印度的军事和政治事务中,以此打压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地方势力,维护英国殖民统治。

即便在国家被消灭之后,锡克人始终怀有恢复自己国家的梦。他们渴望建立一个真正属于锡克人的国家,这就是“卡利斯坦运动”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在美苏两国的影响下,英国的海外殖民地逐渐出现离心倾向。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后来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这一时期,锡克教徒开始呼吁建立一个独立的锡克教国家。

"卡利斯坦"一词源自旁遮普语,意为“纯洁的土地”。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40年的锡克教徒聚居区,通过民族主义刊物的传播逐渐扩散。 

印度独立后,阿卡利·达尔党领导的旁遮普苏巴运动崛起。该运动旨在为锡克教徒争取某种程度的自治权,其最高目标是建立卡利斯坦国,最低目标则是在印度境内建立一个锡克人的自治区。然而,即使是这个最低目标,也未被当时的印度政府所接受。

印度在历史上遭遇了由宗教纷争引发的重大流血事件,主要冲突发生在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锡克教徒并未直接卷入。然而,印度政府担忧赋予锡克教徒自治权可能会加剧国内的宗教紧张局势,因此最初拒绝了锡克人的这一要求。面对持续的抗争压力,1966年9月,以英迪拉·甘地为首的印度政府最终妥协,通过了《旁遮普邦重组法》,对旁遮普邦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尽管如此,英迪拉·甘地并非出于慈善动机,她在《重组法》中刻意制造了区域间的分隔,削弱了锡克社区的凝聚力。长期以来,锡克人一直要求印度宪法正式承认锡克教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教,但英迪拉·甘地对此置若罔闻。《重组法》中存在两个关键问题,引起了锡克人的强烈不满:一是新设立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虽然地理上分离,却共享同一个首府——昌迪加尔。

这种安排导致行政权力被分割,严重限制了锡克教邦的自主权;二是该法案未能满足锡克人对于宗教独立地位的诉求,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其次,水源问题成为关键因素。

旁遮普,意即“五河之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储备。然而,印巴分治时期,旁遮普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西旁遮普划归巴基斯坦,东旁遮普则留在印度境内。这一划分导致了一个复杂的局面:位于印度一侧的旁遮普邦河流大多最终流入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使得印度一侧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这种状况对于印度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意味着其宝贵的水资源正在滋养着敌对国家的土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流经旁遮普邦的主要河流——拉维河、比斯河以及苏特莱河北部上游地区建造了多座大型水利工程,以期控制并重新分配这些自然赋予的资源。

然而,这项工程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根据估计,由于建设上述设施后对下游流量的影响,旁遮普邦内的河流水量减少了约77%,直接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特别是锡克社群的生活用水需求,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此背景下,锡克社区内部逐渐形成了一股反对力量,他们开始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不满情绪,并且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对立日益加深。

1984年6月,事态升级为全面爆发的军事冲突,印度军方展开了名为“蓝星”行动的军事行动来镇压锡克独立主义者及其支持者。不幸的是,这场战斗造成了包括数千名无辜民众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给该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蓝星行动对阿姆利则金庙造成了严重破坏,并在印度两个主要民族之间留下了难以愈合的裂痕。金庙对于锡克教徒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宗教意义,它不仅由750公斤黄金制成,象征着财富与神圣,还是锡克教长老施舍穷人的地方。此次事件损害了多年来印度政府促进民族团结的努力成果,甚至导致了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被刺杀,凶手是她的一位长期服务的锡克族保镖。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但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此外,卡利斯坦独立运动仍在秘密进行中,如果未来印度再次遭遇大规模社会动荡,那么在印巴边境地区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国家实体。

看荐城市
一座城,一个人,一道风景; 一首新词一支曲,一盏香茗一幅画。 走进城市,体会城市,用心讲述别样城市故事。 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