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基因”中最重要的是内在动力

教育   2024-07-18 20:56   北京  

  动动手指,获取新知

文丨梅拾樱

又到一年一度升学季,几家欢喜几家愁。高考学霸的神话满天飞,中考的娃还要继续爬坡,小升初则迎来新阶段。怎样让娃成为有活力、有耐力的学霸?清北的孩子有哪些共同特征,值得大家借鉴?身为普通一本,家有北大娃的妈妈总结了一些观察经验,你家娃符合几点?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梅拾樱(ID:Meishiying666)

我本人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考上个普通一本,离清华北大实在差得有点远。

所以,那时候我觉得能上清北的人不仅智力上优越,天赋上也应该出类拔萃,长相也应该不同寻常,反正起码跟常人有所不同吧。

可是,在跟家里这位清华土著混了二十多年,又生了一个考上北大的小孩,再加上不间断地阅读那些考入清北甚至高考状元的成长史,见多了各种各样的清北人之后,我终于发现——上清北的长相跟我们普通人没多大区别。

不过,细细观察了多年之后,我很惊奇地发现,他们虽然外表上也大多普通,但绝对有不同反响的素质。

究竟有什么特征?我想好好总结一下,算是一点小科普吧。


努力还是天赋?
他们天生偏好知识性学习

我觉得他们不是家长拼命鸡娃鸡出来的,是天生偏好知识性学习。对,我说的是知识,不是别的像画画、舞蹈、唱歌、手工什么的。

他们天生对知识的吸收力和思辨力非常强,非常敏感。如果把知识比作水,这些孩子天生是一块大海绵。

确实,只有真正喜欢学习,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去学,才有可能在学霸的路上持续前进啊。

这些年,各路媒体一直强调个人努力的作用,努力的作用有些被夸大了,我很想泼一点冷水。

其实,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可以成功的,孩子并非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可以让家长在上面画最美的图画,先天性的东西还是起很大作用的。

前几年,家庭教育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晶,有个深度调查曾被很多人批判,我一看就知道她那个结论是对的。

教授对清华五百个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深入调查发现,这些孩子能考上清华的核心原因并不是家庭背景、个人努力程度等,而是他们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间。


她说:大家要承认个体差别,这样才能实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说得很中肯。

20世纪,英国好几位著名心理学家同时认定:性格差异的40%到50%取决于遗传因素,而其余部分则取决于环境因素。

另有几位心理学家研究了超过800对双胞胎, 发现基因对自制力、决策力和社交力等重大性格特征的影响,比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要大。他们认为,  那些基因决定性格特征。

BBC纪录片《baby的异想世界》中,英国心理学家Emily Johnes曾做过这样一组测试,把不同类型的玩具放在不同的宝宝面前,有的表现激动,有的表现平静,有的无动于衷。

其实这些也无需心理学家的实验和调查,明白人是可以看出来的。

我高中时也快努力到天上了,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结果连个211也没考上。

这意味着,真正的学霸,即使在小学阶段,也不是靠家长督促(鸡血)出来的。只有孩子真正喜欢学,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去学。


那些对学习知识不太敏感的孩子,家长的监督,家长的执念,不仅不会提升孩子的成绩,到了高年级还会给孩子帮倒忙。

到底该怎么办?
对学习这件事有很强的掌控感
学习内驱力强劲

一个人怎么才能做好一件事,当然首先是有兴趣,觉得这个事很好玩,自己能胜任又有信心把控。在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中获得越来越强的掌控感。

对于他们,学习是一种游戏,就是升级打怪,就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玩的事。

能考上清北的孩子基本就是这种学习状态,对学习这个事情掌控感十足,不怕挑战,也喜欢挑战。

他们这种内驱力绝不是任何外力强加的,是内在的体验。


这些年,我见过无数个父母拼命鸡娃最终失败的例子。

归根结底,无论家长怎么试图去控制孩子,盯着孩子做作业,帮他制定时间表,报四个奥数班,到处取经,挖不完的学习宝藏,都没有用,甚至适得其反。

因为我们可以控制孩子的身体,控制不了他们的心智和大脑。

能把孩子按在书桌前,可以陪着耗到深夜,但我们没办法逼着孩子的大脑去认真理解,消化吸收,整合处理那些既抽象又复杂的概念。

没有学习内驱力,碰到复杂的知识和问题,花多少时间和力气都没有意义。

不过,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一部分学习能力弱的孩子,在学习上对他们的要求一定适可而止。因为这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强,需要体谅他们。

鼓励他们对擅长的事情保有持久的兴趣,坚持下去也一定不同凡响。重点是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成长。

推荐阅读👇


他们都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十几年真的很难。持续的学习需要一种强大的意志力。

坚强的意志力从哪里来?

我认为有两个来源:先天和后天。

先天的不必说了,重点说说后天。

后天的意志力仔细区分,来自两方面,环境的逼迫和和学习内驱力的驱动。

我们看看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那些来自农村的孩子考上清北的,除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强之外,他们的意志力也格外坚强。

为什么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因为没有意志力作为支撑,他们就无法改变命运,要继续老一辈的艰难困苦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们要靠意志力改变命运。

来自大中城市、家庭条件好的那部分孩子的学习意志力,主要源于本身的学习内驱力。参考第二条。


对于一般孩子来讲,我的观察,性格中的意志力部分必须通过一件事一件事来得到强化。

比如说,在孩子小的时候,跳绳、跑步、体育课,都是锻炼意志力的好机会,多鼓励孩子坚持较长的时间,促使他体会到一种体力超越极限的欢畅,一种意志力强健的快感,一种自我控制的喜悦。

比如,女儿五年级时冬天下大雪,早晨起来爸爸无法开车送她去学校,她就背着书包在雪地上步行五公里,我们赞赏她并没有阻拦,只是陪着她跋涉。

一路上欣赏着雪景,说说笑笑,等到学校时,汗水濡湿了内衣,头上冒汗,她自己并不觉得多苦,反而收获了一种自己控制意志的力量感。

生命学家也强调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人格的影响,  以及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来考虑个体人格的形成。

他们认为,“基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们的一生中,基因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基因被激活,一些基因被关闭,我们认为这跟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这是现代医学最振奋人心的消息——生活经历会改变我们的基因。”

会听课,善于总结和提升

大家都知道,每学年高考结束,清北学生的笔记都成为学弟学妹们都抢手货,大家仿佛想从这些笔记里,窥探到学霸学神们的学习秘密。

然而,接触真正的尖子生才明白,那些看似完美的学霸笔记都不是课堂上完成的,他们都强调——上课的时候专注听老师的讲解,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不二法宝,上课记笔记会打断自己的思考,课堂上记的只是一些关键点。

那么,那些完美的学霸笔记从哪里来的?

来自于课后的自我总结和提升。

其实,除了个别的顶级大学霸的学习绝招听起来挺神,一般成绩优异的尖子生的学习经验并不显得另类。

比如我女儿,她每天晚自习的时候都会仔细总结当天学到的知识点,每周五晚上都会进行一周的总结和归纳,做到心中有数,层次分明。


但不管是在课堂上、书本上、试卷上,还是参考书上做到的任何一道题,她都会习惯性地去总结:

做对的题, 要回想在做这道题的时候是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能做对;

做错的题,要去揣摩当初的思考方式,都经历了哪几步,错在了哪一步,错的那一步其实应该如何去思考,然后再想办法多找类似的更难一点的题目去巩固。

总结经验都是事半功倍的,没有总结就没有提升,没有总结,就不能从量变到质变。

俞敏洪曾说: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将影响其一生。

那么我认为,如何定义成功这个事情对教育无比重要!

考上清北可以证明一个孩子的学习力和意志品质,但并非证明了他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如果一个青少年有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主见,以及自我学习的动力、高效学习的方法和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世间万物都充满好奇和热情,从来不缺乏生活和工作的动力,人格健全,与人为善,他同样是一个值得祝福的好孩子。

梅拾璎: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曾任大学教师,现为纸媒教育专栏作者。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主攻儿童发展心理学,是自然主义教育探索者和践行者。2020年10月出版畅销书《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推荐阅读👇

让孩子看见未来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2024《少年时》第十辑(109-120)


少年时
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优才成长平台,以前瞻、探究、明辨为原则,与国际顶尖的阅读和教育资源接轨,致力于同时培养青少年科学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