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如何不被浪费?这位冉冉升起的00后华裔女孩,让我们看到了“推娃”的新可能

教育   2024-10-10 20:56   北京  
     动动手指,获取新知

▲▲▲


作者: 王鹤群
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近日,美国华裔00后钢琴家、女高音歌唱家郭紫尧(Chelsea Guo),将登上上海大剧院的舞台。


相较于更多华人家庭孩子主攻理工科,或在体育上发力,走艺术路线的郭紫尧算是走了一条人少的路。


更不用说,她还是“双料才女”,年纪轻轻,就在钢琴演奏和声乐演唱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斐然成就:


她是2019年全美青年艺术家古典声乐大赛和2020年第十届全美肖邦钢琴大赛的获奖者;2021年入围第十八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


2022年Young Concert Artists 国际经纪选拔大赛六十四年历史上首位双奖签约艺术家;


曾荣登英国 Classic FM 评选的全球“2022年最值得关注的30岁以下30位青年古典音乐家”榜单;


2021年英国Orchid唱片公司出版、拿索斯唱片全球发行了她的首张专辑 Chelsea Guo  Chopin: In My Voice (《心咏肖邦》)获得巨大成功,被世界权威杂志《留声机》列入“当周最重要的新专辑”,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Billboard古典音乐排行榜上跃居第七位,并获得《BBC音乐杂志》五分乐评....


如果追溯郭紫尧的成长和启蒙经历,会发现,有一些特别之处:

郭紫尧

比如,5岁前没正规学过琴,10岁前虽有舞台演出和美国国内比赛经历,但没有参加过大型国际赛事;中学进入朱莉亚音乐学院的预科学习,进行专业音乐学习的同时,还要兼顾高中学业......


在这种情况下,年纪轻轻的郭紫尧,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古典音乐领域,成为钢琴演奏和女高音“双栖艺术家”?

她的成长之路,对于众多想要走“音乐鸡娃”这条路的家庭,有什么启发?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采访了郭紫尧的母亲。从她的讲述中,我们看到,这位华裔女孩成功的背后,有一条反传统的启蒙和成长之路。

郭紫尧


“玩乐式”启蒙,不必赢在起跑线

在学习钢琴路上,郭紫尧的父母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因为她的母亲在年幼时学过乐器,对培养孩子的音乐专长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比如,不要“赢在起跑线”,而要选对起跑线。

郭紫尧对音乐的热爱始于歌唱,从三岁半开始便央求妈妈让自己学习钢琴。但是她的母亲从自己幼年学习小提琴的经历中认识到:过早开始未必有益。

因此,直到她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走进古典钢琴的世界。母亲带着她走进了俄罗斯老师斯维特拉娜·菲尔瑞多的家,这位年轻的钢琴老师毕业于基辅音乐学院,也是著名钢琴家瓦伦蒂娜·李希斯塔的同门师妹。

在此之前,郭紫尧从没有正规学琴,而是无拘无束地浸润在音乐的氛围里。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海边,有一座新英格兰风格的独幢住宅——这里就是郭紫尧的家。一进家门,正对着的便是通往二楼的楼梯。

郭紫尧的母亲说,多年前当他们决定搬到康涅狄格州的时候,还只有三岁的郭紫尧因为痴迷电影《音乐之声》,一眼就爱上了这幢房子,因为她想在门厅的楼梯上表演《音乐之声》的宴会片段。

4岁的郭紫尧在楼梯前载歌载舞

年幼的郭紫尧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音乐之旅:

她每天演唱着《音乐之声》中的歌曲,父母汽车里只要音乐声一响起,她就会跟着一起大声歌唱。

两岁时,她被街角乐器行里的儿童尤克里里迷住,从此每天抱着这把琴有模有样地边弹边唱。

后来,看到母亲弹钢琴给唱诗班伴奏,回到家后就爬上琴凳开始摸索着边弹边唱……

2岁的郭紫尧抱着儿童尤克里里唱歌

父母欣喜地发现,郭紫尧在音乐上有浓厚兴趣。

有段时间,电影《冰雪奇缘》上映,她和当时年仅六岁的弟弟受到启发,每天竟将日常对话都改成了歌唱对话,以至不堪其扰的父亲笑着说:“你们俩将来如果没有一个去当歌唱家,都对不起我的耳朵啊!”

没想到姐姐长大后,还真的成了一名女高音歌唱家。这是后话。

姐弟二人在录音棚录音
弟弟今年秋季进入耶鲁学习数学和音乐

小时候,郭紫尧的兴趣非常广泛:芭蕾舞、花样滑冰、骑马、画画,样样做得挺好。

不过,从孩子十岁左右开始,父母便引导孩子做“减法”——留下最喜爱和最擅长的,专注某一个领域,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就连音乐赛事的参加,也坚持“做减法”。

比如,他们并不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类比赛,而是有选择地参加,且将比赛本身看作成长锻炼的机会。

在他们看来,过多的比赛会使孩子在学习音乐上有所迷失,而投入比赛的特殊训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孩子的学习进程。

在练琴时间上,她也遵循自己的节奏,比如,5岁正式学琴后,每次只练习20分钟;到了8岁,逐渐增加到1个小时。直到10岁左右参加国际大赛时,才开始繁重的曲目练习。

刚登上国际大赛的舞台,郭紫尧就以最小年龄选手之一的身份,先后入围久负盛名的美国金娜·芭考尔国际少年钢琴大赛(10岁半)和德国埃特林根国际少年钢琴大赛(11岁),并在后者获奖。

这些参赛经历,让郭紫尧明确了自己的天赋和使命。她下定决心,未来要走专业音乐发展的道路,成为一名音乐家,哪怕这是一条少人走的路。

被梦想和自驱力,推着向前

就这样,郭紫尧几乎是被热爱和梦想,推着向前。

在天赋和努力的加持下,13岁的郭紫尧顺利通过考试,被世界顶级音乐学院茱莉亚学院的预科(Juilliard Pre-College)录取。

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国外大学的预科课程不同,茱莉亚学院的预科旨在全球范围内选拔具有音乐天赋和潜力、并且有志于古典音乐演奏和创作的8-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为其提供全面而正统的专业音乐教育。

图源茱莉亚学院

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郭紫尧开始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专业音乐学习之路。

在成为音乐家的路上,她要面对很多抉择和取舍。

1.放弃公立高中,转向网课学习 
茱莉亚预科课程要求,所有注册学生在普通全日制中小学就读,只有周六全天在茱莉亚学习音乐。

当时十三岁的郭紫尧已经升入了美高。公立高中密集的课程表和严苛的出勤率,与她的演出、比赛和练习需要产生了巨大冲突。

九年级时,她曾因为参加某场国际钢琴比赛,影响了出勤率,险些失去联邦政府认可的全日制学生资格。经认真考量,已立志学习音乐的郭紫尧决定离开公立高中,转入一所美国著名大学创办的在线高中就读。

这一决定需要勇气。虽然网高的课程内容设置与普高没有分别,但是对学生的自律和自学能力要求极高。

在网高,没有老师安排学科进度,没有学期日程表,更没有课堂讲解录像。所有的教学大纲都在网上,学生需要自学教科书。

同时,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导师和学监,需要自己计划四年的课程,确定学习进度,并保证在规定完成期限内拿到学分。学生甚至还需要自己申请和预定所有科目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并持身份证件到指定考试中心参加考试。

就这样,网高的学习,使她成为了自己所有学术活动的决策者和执行人。这更像是未来成为独立音乐家前的预演。

2. 专业培养之外,时间管理也很重要  

在无人监督的日常学业中,郭紫尧化身“时间管理大师”,恨不得每一分钟都掰成两瓣花。

她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练琴,下午和晚间在网上学习高中课程。每周六的早晨,从家里赶去位于曼哈顿的音乐学院上预科课程。

周六的课程从早上九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五点结束,中间没有午餐时间,一小时一节课。

在一篇有关她音乐求学的文章中,她这样写道:

“每周六,音乐学院里到处都是拉着小旅行箱、拖着厚重的教科书和乐谱、在不同的教室中奔走的孩子们,从小学生到高中生。


我的课程表包括乐理、视唱练耳、PPF(所有钢琴专业学生的演奏课)、Studio Class (每个老师的全体学生课)、一对一钢琴主课、室内乐、合唱团、再加上一门选修课(比如钢琴作品分析、作曲家或音乐史专题等),一整天下来,兴奋却又精疲力尽。


午餐常常就是妈妈在书包里预备的一个能量棒和苹果。如果下课早,我可以在长课间冲去小卖店买一杯辛拉面!对辛拉面的热爱与忠诚,就是在这样的饥饿常态中形成的。


这段描述,让人不禁想起,旅居英国的钢琴家刘骥也曾在采访中说到,他最喜欢吃的是面条。

或许,音乐家们喜欢面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那是他们繁忙的日常训练中可以吃到的为数不多的热食。

每周六晚上当母亲开车到曼哈顿接她回家时,坐在汽车里的郭紫尧又饿又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一路昏睡到家。

往返于曼哈顿和家的周末,
郭紫尧有时在火车和电车上昏睡

所幸,在纽约上课期间,她结交了许多读预科的留学生朋友。休息的空档,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玩儿音乐。晚上,大家用学生证换取折扣票,在卡耐基音乐厅、林肯中心和大都会歌剧院听音乐会。

待音乐会散场后,他们就在街边吃披萨,然后再一起冲回琴房练琴。茱莉亚的琴房午夜12点关门,郭紫尧有时和朋友们约好一起在午夜走出琴房,结伴回公寓。

这段清苦却充实的日子,与后来在舞台上的熠熠生辉,宛如生活的一体两面。


3.  磨炼心态,接纳未知和不可控 

2019年,郭紫尧作为荣誉毕业生,从茱莉亚预科的钢琴和声乐双专业毕业。

就在她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演奏事业也顺利走上正轨时,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来了。

彼时,郭紫尧刚刚从迈阿密第十届全美肖邦钢琴比赛中获奖归来,得知学校因为疫情,已全面停课关门。随之而来的是,她的音乐会被取消、叫停或者延期,面授的钢琴课变成了电波声嘈杂并且时断时续的网课....

在无力、惶恐和混乱中,刚初露光芒的郭紫尧,迎来了音乐家生涯中的第一课:接受未知和不可控。

幸运的是,她还有一对非常乐观的父母。

疫情期间,郭紫尧偶然间接到了来自中国经纪公司的邀约,这是她的第一个线上音乐会。可是,没有专业的线上直播设备怎么办呢?

为了支持女儿的线上音乐事业,郭爸爸发挥想象力,在交通停滞、物资断货的情况下,居然在家里搭了一个临时的“简易直播间”。

有多简易呢?

家里的白炽灯泡,被拿来提供照明;家里的餐厅搬空后,就是小音乐厅。之后的几个月里,直播间的灯光逐步升级。

简易直播间的灯光

就是在这样简易的“直播间”里,郭紫尧开通了音乐会直播,还参加了多场线上马拉松音乐会。

她和另一位郎朗学者陈孟骞(Eden Chen)一起为郎朗基金会录制的线上音乐会,还被英国的《钢琴家杂志》(Pianist Magazine)评为2020年五月第一周全球“最出色的五场线上音乐会之一”。

尽管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郭紫尧却从简易的“直播间”里,走向广阔的音乐世界。


一路走来,从琴童到演奏家,随着郭紫尧在音乐上的不断成长与突破,父母的引导方式也与时俱进。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始终扮演着“灯塔”和“港湾”的角色,既引导和启迪孩子,又为孩子挡风遮雨。

郭紫尧十三岁时去意大利参加一场比赛,在获奖归来的飞机上,她兴奋地说:“妈妈,你知道吗?是老师对我的blind trust(无条件的信任),让我倍感有力量!

这句话对郭妈妈启发很大,好像一下子击中了她。

曾经,郭紫尧每次弹错了音、在比赛中失利或忘谱,走下台来时,也会从妈妈的眼神里感受到失望。

自此,郭妈妈经常提醒自己,孩子从事演奏的初心原本就是热爱,无论什么样的信念和使命,都应该以热爱为基础。至于能否取得期待的成就,不可掌控。

既然如此,何不让孩子放下顾虑、专注音乐本身?后来,无论演出结果如何,郭妈妈都会拥抱走下舞台的女儿,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信任。

郭妈妈说,“唯有祝福和信任可以成就孩子。”

除了blind trust,他们也在不同年龄和发展阶段,不断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最初,郭妈妈也会和很多琴童家长一样,陪孩子上课、帮着记笔记。从孩子六岁半开始,她逐步放手,到十一岁基本完全交给孩子自己负责。


不过,在每一步放手之前,郭妈妈都会教孩子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为进一步独立打好基础。


比如,在练琴前,她会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拟定当日练琴计划和详细安排:两个人就如何练、练哪里、如何安排学习进度等心平静气地协商、并写下来,由孩子按照计划施行。

每开始一个新作品,母亲用读诗、伴舞和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孩子的想象,比如一起为一部新作品创作故事。在郭紫尧准备好的时候,母亲就带着弟弟坐在琴房特定的观众席上,一起欣赏“汇报演出”。

当然,琴童家庭的鸡飞狗跳,也常常上演。

相当一段时间里,懂音乐的母亲时常忍不住、不断走进琴房,指出孩子练琴的问题,导致母女关系紧张。

每当这时,郭爸爸就会积极而有智慧地介入。他说:“孩子有音乐才能是祝福,但为了练琴,家里母女冲突、伤害亲情,就让祝福变成了诅咒。与其这样,索性就不要练琴。”

在他的建议下,家里的琴房加装了隔音双开门,父母只在被邀请的时候进入琴房。

现在看来,这个“不打扰原则”,反而成就了孩子。

回头看,郭紫尧这位华裔音乐家的成功故事,虽然不可复制,但成功背后的一些教育细节,值得玩味。

1.儿童培养:要以兴趣为先、内驱力为重 

作为留学美国的一代移民,郭紫尧的父母深知中美国两国不同教育理念的优长与弊端,并坚信内驱力的强大作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赢在起跑线”的填鸭式、功利性教育。

相反,更多是勇于放手,让孩子在热爱的牵引下前行,逐渐培养独立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育模式:坚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从小学习乐器的郭妈妈,深知启蒙老师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遵循“严师出高徒”,为郭紫尧找到俄罗斯音乐教育体系里成长起来的古典音乐教师,打好基础。

不过,在对教育取舍上,他们没有一味地追求“名校”,而是从实际出发。

比如,当茱莉亚预科和公立高中的学习时间发生冲突,为了取得平衡,他们果断同意孩子放弃优质学区的公立高中,转入一所网络在线高中。

在茱莉亚预科,当郭紫尧在钢琴演奏和女高音演唱两个领域都展现出过人天赋和热爱时,父母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顺其自然。

在自由和尊重的氛围里,郭紫尧居然撞开了两扇古典音乐大门。


3.对下一代的托举: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 

作为第一代移民,郭紫尧的父母分别从事学术研究和金融工作,并没有想象中显赫的家庭背景。

他们和大多数华裔家长一样,当孩子在某个领域展现出天赋时,也会倾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教育上的支持。

难得的是,他们会做好“欲望管理”,不断回望自己的教育初心。

就像郭爸爸所说,孩子展现出某个领域的天赋,这原本是一种祝福;但是如果被功利心所裹挟,生怕孩子不能取得和天赋相对应的成功,那么,这一天赋就成了诅咒。

天赋和资源固然重要,但精神层面的理解和支持,或许是对孩子更大的祝福。


作者与授权

本文授权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王鹤群。外滩教育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我们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




-END-

推荐阅读👇



让孩子看见未来


续订须知










2025少年时 • 第11辑

(No.121-132,共12本,包邮) 




购买须知

01

发货时间

此产品为预售商品,发货时间为2025年1-12月,每月月底寄送1本,寄出后有短信通知快递单号

02

包邮说明

新疆、西藏、青海、海南地区读者,需要根据订单补邮费,港澳台和海外目前暂无发货,其它地区均包邮!

03

退换问题

一经发货,不支持无理由退换和中途退订,如遇快递不慎导致书籍受损,请及时联系客服处理。请谨慎下单哦!

04

联系客服

热线:400-680-7771;15712934203

微信:xiaoduoui2

QQ:2384499206

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8:00(法定节假日除外)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2025《少年时》第11辑(121-132)


少年时
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优才成长平台,以前瞻、探究、明辨为原则,与国际顶尖的阅读和教育资源接轨,致力于同时培养青少年科学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