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龙:涵泳乎其中

文摘   生活   2024-12-12 10:01   江苏  

 

 

涵泳乎其中

作者:季玉龙  

退休后,常自诩平生酷爱游泳,还喜欢时不时煞有介事地学塗鸦上几句,曾就游泳写过《泳恋》、《泳悟》和《泳叹》,可我这些大白话+回车键,往往词不达意还七零八落,别人看不懂,自己也不满意,终是拿不出手而困惑多时。

一日闲读《曾国藩家书》,其对弟督学中有此精彩的一段:“ 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勃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读到此深为国学之精髓、先贤之圣哲而叫绝,真乃“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不禁脱口而出:”有了!有了!” 涵泳--不正是长期以来自己游泳之体会并希望最准确的表达吗?不可谓不是最高度概括,也不可谓不是最经典的诠释。

“涵泳”一词最早出现在左思的《吴都赋》中:“涵泳乎其中”。到了宋代,程朱理学讲到学习时主张“涵泳”,强调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阅读的真知。

涵泳是汉语书面词汇,为古代文论术语。溯其“水中前行”的本意,到引申为“沉浸、浸润、深刻领会”而形成读书的一种态度和方法,以至于从根本上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方法(即西方人重逻辑和实证,而东方人重直觉与感悟。),为我们今天认知诸多事物而不失为楷模,足见其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的灿烂,亦更显示着游泳本身的魅力之无比。

初学游泳大都是人性乐水。人在母胎里便浸泡于羊水,但游泳不是人的本能,而只是人的潜能,不经过几番折腾,不喝上几口水,终是“秤砣”而不能在水中浮起。只有当人与水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浮力与水本身浮力共大于人的重力时,人便会浮起来。而只有人水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动力大于水的阻力时,人就会在水中前行。学会游泳的开始,往往动作不规范、僵硬不协调,习惯于用双臂死力划动沉重的身体,而不会用双腿推动身体前行。此阶段由于不谙水性,又往往处于一种疲于奔命。然而只要你坚持浸入而不浅赏辄止,在水的怀抱中,游泳将不失为人生最经典的篇章,记录着勇气、毅力与梦想。

从学会游泳到游好泳,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和非常不易的过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进入到游泳中级阶段以后,单凡潜心投入者,往往力求姿势的规范准确、动作的协调优美,努力追求速度并有着强烈的竞技意识。即使业余没有专业的教练,也会相互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力求进取。更多的是通过自己长期与水接触,熟悉水性,摸索出游泳是否“走水”,取决于动力去克服阻力,阻力永远与身体的横截面成正比,而动力又永远与身体作用于水的面积和速度成正比。所以塑身直线既是基本功亦是贯穿始终的要领,通过虚心+刻苦+用脑+时间,则功到自然成。每天既定的目标完成以后,必有一种成就感。此时游泳如同生命的流动,每一次划行,探索着未知与美丽,每一次呼吸都充满着生命与力量。

经过了初级阶段“沉侵”和中级阶段“内化”以后,游泳便进入了“升华”这一高级阶段。此时专业竞技游泳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而我等业余享受游泳,则追求更健康更舒服更快乐。如果说初级和中级阶段是“必然王国”过程的话,那高级阶段便开始进入了“自由王国。”此时人在水中已完全是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不再追求速度和运动量,淡化了竞技意识,一切随便不做强求,收放自如而却到好处。自由泳的畅快,蛙泳的稳健,蝶泳的潇洒和仰泳的休闲,均不拘一格随心所欲。尽管业余泳者姿势不是那么标准、漂亮,但那种人与水的尽情互动,刚与柔的自然展示,俨然是水上舞者,以身姿演绎着自由与灵动。

游泳的好处众所纷纭,见诸于与报道、列数其优点多者不下二十几项,更有专业悬乎者,游泳能使身体产生多巴胺、大脑分泌内啡呔(快乐素),等等。然我不想一知半而解鹦鹉学舌。我最直接、最简单的感受就是“吃得下,睡得香,跑得动,排得畅,(小毛小病)抗得住,(休闲生活)玩得爽”。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总结的话,自己长年心脑血管毛病,虽不能自欺欺人地说通过游泳可以治好,但我敢说多年来潜移默化有所缓解,那却是毋庸置疑的。再形象地自诩一下,那就是多年来水的“浮力”,它让我身体确实变轻;水的阻力,它让我的肌肉明显变紧;水的压力,它让我的心肺功能保持强劲;而水的魅力,则引导我趋于气闲神定。

圣人言:“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觉得进入老年后的涵泳,那种“懒、慢、散”,则尤是“我游泳,我健康,我快乐”升华境界的自然体现。

“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每天约定俗成,到时便鬼死神差般想去泳池,也许是长年颈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所致,每每头重脚轻而来,必定神清气爽而去。水这个神其的元素,让我感到了别无它比的放松与宁静。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应该说慢则是老年涵泳最突出的特点。每天下水前准备活动一套,冬天起水后身体回暖一套,按部就班不逾矩,不急不慌包到位。而入水慢游则似乎是要有意拉长这享受的过程。慢游的要诀在于动作舒展,速度缓慢律动,恰到好处的节奏不仅是游泳功底的体现,亦决定了人水互动的体味和享受的程度。丝滑般的亲肤水流,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母亲的温柔撫慰,看似机械的重复动作和听似单调的击水声,又仿佛具有唐诗、宋词、元曲的韵味。正如朱熹所曰:“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

老来还特别希望到江河湖海中去“鱼游”或“云游”,那种“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闲散和与世无争,则完全是令人向往的状态。若临海则更想“云游”。人在茫茫的大海里似无轻重,躺在水里,水拥着你,那种天人合一、人水相融、有我又无我、有体似无体的放空感觉;那种天水一色、天水一幕的奇异;那种海水之浩瀚、天空之广袤的振撼;会让你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无足轻重而微不足道。

我在《六州歌头.七十抒怀》中曾涂鸦道,“池水涌,扬波弄,思闲翁。荡涤尘埃,系取天相送,如沐春风。好登山临水,喜不曲腰松,目送归鸿。”

此生确是非常感恩游泳这项运动,它让我不仅有了一点“不管风吹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底气,还有了些微“振衣千仞崗,濯足万里流”的豪气。如果说在母体中便得到羊水的涵养,而在大自然母亲怀抱的涵泳中,它则让我得到了知识与勇气、进取和奉献、收获与享受。

涵泳乎其中,悠然自得也!

作者简介


季玉龙,省镇中老三届68届初中、自学考试大专、党校函授本科毕业。曾经下放、当兵、工厂、机关工作。退休后爱好习作。市作协、知青作协会员。


鼓励原创  欢迎投稿

有容乃大  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
编辑:楚江  
邮箱:454661733@qq.com
统稿:成文  
邮箱:812905642@qq.com
推广:吕小平

作家文选
为作家搭建平台,为读者提供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