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小说】
桃的故事
文/赵学娥
十一、后记
淮海地区属于老解放区,在土改中,南岗乡政府把庄上最大的地主家的三间新堂屋分给了桃家,桃带着希英住在原来自家的房子里,这时候希胜已成为一名公安警察,在板浦镇工作。兰芝带着雪梅住在新分的房子里,两处房子相距约300多米。一家人两处居住,一处吃饭,下雨下雪,寒冬酷暑,甚是不便,于是在1950年春,希胜决定把老房子卖了,到新分的房子边盖了三间东屋,这样一家又团在一起很方便。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转眼到了1955年春节,正月初八早饭后,桃家里来了一位30来岁的男子,进屋看见桃就跪下来说:大娘,给您磕头。桃以为是大过年的见长辈磕头,连忙把来的人扶起来说:发财,发财。但定神一看,又不认识。桃说:大哥哥,你是不是找错人家了?兰芝闻声从房里出来,定眼看了看眼前的人,想了想对桃说:妈,这个人来过我们家。桃一头雾水转向兰芝,兰芝还没来得及开口,这位大哥哥说话了:大娘,我是指导员的通讯员,和指导员一起去大竹园的四个人之一,叫张林之,家住南岗街东边张庄,我见过你两次,你在忙乱中没注意到我。我想到你家来给您当儿子,我已经把家里订的亲退了,我现在复员回家了,所以我想到你家来尽孝,请您应允。
兰芝一听,张大嘴巴说不出来话。桃一听,顿了一会说:张大哥你坐下,你说的话我听明白了,首先要谢谢你,然后你给我10天时间,我要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再回答你。中午就在这里吃饭。张林之笑着说:我家很近,饭就不在这里吃了,还希望大娘成全。
桃送张林之到门外,对他说:10天后你来听我回话。
桃转身回屋问兰芝:你见过他? 兰芝如实讲了两次见面的情况。第一次希贞部队去山东时他在旁边帮希贞牵马,第二次是和营长一起来送信的。桃说:我看这个人长的还不错,心肠也不错,宁愿把婚退了到我们家来,不嫌弃你带着孩子,说明他和希贞有感情。你看怎么样呢?
兰芝摇一摇头说:不知道,我不想离开你。桃说:我明天上午和希英去一趟板浦,与希胜商量一下再决定。
第二天早上桃和希英去了板浦,把张林之的话转告希胜。希胜想想说到:这个人我也见过,人长的不错,如果他真的愿意到我们家也是好事。大嫂还年轻,不能一辈子就这样吧。他到我们家,大嫂和雪梅还在你眼皮底下,我长年在外,希英下半年要出嫁,家里有人我也放心。就把三间堂屋给他们住吧,你们住新盖的东屋。
五天后桃和希英回来了,桃对兰芝讲了希胜的话。
第十天上午,张林之又来到桃家。桃热情地说:张大哥,我们家都商量好了,同意你到我们家里来,兰芝和雪梅就拜托你多照顾。三间堂屋给你们住,我看正月二十八算是个好日子,你就搬过来吧。林之又一次跪下磕头。他说:娘,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儿子,虽然没从你肠肚过,你千万别拿我当外人,有什么事情都可吩咐我做。
桃扶起林之,喊兰芝出来做饭。
正月28日,林之又一次来到了桃家里,从此长住在桃家几十年,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夫妇恩爱,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孝敬桃,视雪梅如己出。他与兰芝养育了三儿一女。他88岁寿终,兰芝92岁寿终。
希英于1955年下半年出嫁。希胜让女儿花过来陪伴桃。花后来一直伴随奶奶一起生活,桃把花培养成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毕业后当了人民教师。
一九六八年,希贞的灵柩从盐城迁回家乡安葬。
从此以后,桃总算过上了安安稳稳的好日子。1995年4月8日桃仙逝,享年95岁。桃一共有三个孙子四个孙女,两个外孙五个外孙女。孙辈们除了雪梅,都出生在和平年代,生活都不错,桃该瞑目了。
这个就是桃的一生。
花无数次听桃说起家史,桃的大儿子二儿子,也就是花的大伯、二伯都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桃家乡的人民也永远记住了他们,每年清明节,南岗小学,南岗中学,还有周边的村办学校学生都会去给希贞、希祥扫墓。灌云县政府还决定把县城的一条路改名为贞祥路。
桃的一生几经风霜雨雪,她都坚强的挺过来了。桃1995年离世,至今已整三十年,在花心里桃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亲人。花对桃念念不忘,也曾写过一些小片段追思她,经常夜里梦见她,逢年过节也不忘给她烧纸送钱。
花和大姐雪梅把桃和两位伯伯的墓地做的大气,朴实而又庄严,路过的人都夸赞,花心里甚慰。
由于花经常在儿孙和朋友面前聊起桃,一位友人提了个建议,把过去所写的零碎片段连贯起来,呈现一个完整的桃。花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于是欣然接受,写下了《桃的故事》。因为急促,写的还不够全面,花会继续努力,加以修改补充把桃的一生呈现出来。
(全文完)
作者简介
赵学娥,女,原籍江苏灌云。
197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
2006年于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现为江苏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退休。
鼓励原创 欢迎投稿
有容乃大 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