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月9日,喜峰口。
第二十九军赵登禹旅长亲率部队迎敌,一仗歼灭日军铃木师团五百余人。随后二十九军“大刀队”又取得了“喜峰口夜袭战”的胜利。这两次战斗,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赵登禹和他的“大刀队”名声大振,尤其是战士们人人身背一柄杀气腾腾大砍刀,这个形象及其符合民众“杀敌”的心理需求,大刀迅速成为抗战的象征。
上海的音乐家麦新,根据这次胜利谱写了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了大江南北,时至今日,激昂的曲调和歌词仍然振奋人心。
选择大刀的原因
最早的刺刀,诞生于1647年的法国西南部小城巴荣涅bayonne,英语中“刺刀”一词就来自这个城市的名字。经过三百年发展,到二战时期刺刀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典型的工业制成品:外形为刀型、半开刃、(防止崩口,增大刺入人体后的伤害)、带纵向血槽(刺入人体后,拔出刀刃更加顺畅、同时可以加强刀身强度)。
在火器出现后的很长时间内,白刃战都和火器战并存。因此给枪支装上刺刀就成了兼顾二者的最佳选择。刺刀也慢慢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进化,不断被改良。直到一战时期,它仍然备受重视,甚至影响到步枪的设计。
欧洲各工业强国的刺刀从棱形逐渐匕首形过渡,一战后实战功能逐渐减弱,有些更强调装饰性和军人荣誉的象征,比如德军刺刀就是如此。俄国刺刀是个另类,因为受制于本国的工业能力,俄国人始终坚持刺刀的多棱形,这样可以使用较差的钢材,制成强度和长度都足以应对肉搏战的刺刀,莫辛纳甘步枪就一直使用棱形刺刀直到二战结束。
刺刀的进化
不要小看刺刀的加工,生产一把合格的刺刀,首先需要优质的钢材、其次需要成熟完善的机械工,最重要的是,还要有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造一把刺刀容易,造成千上万把标准化、公差合格的刺刀并不容易。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很难造出一把看似简单的刺刀。因为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在抗战早期,国共两军的刺刀都极其短缺,兵工厂生产步枪已经满负荷,无暇顾及,也没有能力大批量生产刺刀。
相对而言,只要会打铁,就能打出大刀,易于加工的大刀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这是中国军队选用大刀进行肉搏战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大刀的训练成本较低,也是中国军队选择大刀的原因之一。
挥砍,是人类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攻击手段,普通的中国农民可以结合自己的劳动习惯,比较流畅地挥舞“柄长刃短”的大刀。只要是经常干活的人,稍加点拨都能理解基本的大刀刀法,再经过短期训练,加强准确性和节奏感,就满足了白刃战的基本要求。
另外,一些学者也提出,大刀的心理威慑力强,也是它被选中的原因之一。
这些学者认为:“很多日本士兵在战斗中虽然不怕战死,但害怕尸首不全。他们认为,如果尸骨不全,自己的魂魄无法返回故里。在肉搏战中,日军看到自己人被大刀劈砍后肢体残缺,一些人会丧失斗志,战斗力下降。所以,大刀在战争初期显示出非常大的震慑力。”
先不说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笔者认为,至少在外形上,中国大刀宽阔的刀身再配上红绸带,挥舞起来显得威风凛凛,的确能在心理上给敌人以震慑。
破锋八刀
其实,早在日军侵华之前,中国军队就已经开始使用大刀了。
西北军的缔造者冯玉祥一贯重视武术,将劈刀、刺枪列为西北军的战术必修科目,还经常亲自检阅。究其原因,除了习武传统,更重要原因同样也是装备匮乏——西北军在各个地方军队中装备较差,大刀可以适当弥补。
1925年,在西北军察哈尔都统署任参议的马凤图,受都统张之江将军之命,在张家口创立“白刃战术研究室”,“破锋八刀”的刀法,就是在这之后不久编创而成的。
“破锋八刀”是典型的双手刀法,融会了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程宗猷《单刀法选》和清代吴殳《单刀图说》等古典刀法的技法精华。这套刀法动作简捷精炼,大劈大砍,迅猛剽悍,具有明显的军旅实用特色,与后来流行的表演武术有本质的区别。
当时的西北军,每天下午四点半到六点都要进行武术训练,包括劈刀、刺枪和打拳,其中刀法训练最受重视。1925年6月,苏联顾问普里马科夫在北京鹿钟麟的司令部里,就看到士兵在操练大刀,并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院内,许多身着白上衣的警卫士兵在挥舞大刀,一共作了二十五个劈杀动作,场面非常壮观。约六百名身体非常结实的青年士兵,飞速地舞动着闪闪发光的大刀,时而防卫,时而出击,练兵场上夯实了的土地,由于六百双脚的冲击和跳跃,发出低沉的声响”
这段文字生动地展现了大刀队训练的壮观景象。
这之后不久,在西北军第二号人物张之江(1882-1966)的主持下,马凤图、马英图等人编创成简便易学的“破锋八刀”,取代了旧有的刀术教材。1926 年初,张之江代替冯玉祥主持西北军全局,“破锋八刀”迅速推广到西北军各部,形成了西北军自成风格的著名大刀术。
为了方便士兵练习,马凤图还编写了刀法歌诀,共八句,一句一刀: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 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 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 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针对破锋八刀的刀法,中国军队对大刀也做了改良:刀柄加长,使双手持刀能更好的发力;刀背加厚,提高了格挡的效果;刀头处两头开刃,使得大刀能够刺杀对方,提高了攻击的突然性。
但不可否认的,刀法再精湛,刀具再精良,都无法改变战场主角是热兵器的事实,冷兵器只能跑跑龙套。
名声远扬的西北军精锐“大刀队”,它的正式名称是“手枪队”,其主战装备仍然是驳壳枪和手榴弹。后来在和日军作战时取得的几场胜利,也是出其不意,靠驳壳枪和冲锋枪贴身近战取得的战果。战斗中是否使用大刀进行了肉搏,至今存有争议。
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带着他们的大刀奔向战场,针对日军的刺枪术,“破锋八刀”的训练也进行了大量的改进。
首先,在抗日期间的套路练习时间被大大压缩,标准也不像原先那样严格。因为人们发现,套路练习虽然能提高体质和协调性,但实战时用处不大,反倒会因为花架子太多而导致伤亡增大,因此套路练习被大幅缩减。
其次,强化基本招式的训练。在做减法的同时也做了加法。士兵们不再注重招式之间的连接,而更重视简单、易学、好练。在练习中,对几个基本招式的训练,要求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动作,之后快速过渡到下一个动作,两个动作之间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最后,“破锋八刀”的训练格外强调针对性。武术家们在指导士兵训练过程中,结合部队与日军刺刀肉搏的经验,分析整理了一套实用的搏击技术。比如招式“缠头裹脑”,就是针对被日本士兵刺刀直刺时的招法。它既可以将对方刺刀拨开,又可以利用对方撤回刺刀时跟进砍击,揉进了中华武术的实战特点。
清醒认识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冷兵器格斗中长度的优势极其重要。日军三八式步枪,上刺刀后的全长大约166cm,抗战时期流行的几款大刀最长也不过100cm,大部分长度在80cm左右。所以,从这个角度比较的话,刺刀更有优势。
大刀的强项在于更灵活。三八式步枪重约9斤,比大刀笨重,这部分抵消了刺刀的长度优势。
另外,上了刺刀的步枪在拼刺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能有效利用全部长度。这主要是因为先天不足,因为步枪不像长矛,它的设计是为了发射弹丸,拼刺只是其附加功能,因此持枪拼刺时手的部位是固定的,不能像长矛那样滑把,缺乏灵活性。
针对这个缺点,日军士兵的前手就成为极易被攻击的固定靶,实战中只要能一刀砍中手臂,足以让其丧失战斗力。据二十九军“大刀队”的一些老兵回忆,战场上经常出现日军一刀刺偏,国军大刀马上就砍中其前臂的场景。
日军30式刺刀
但必需清醒的认识到,刺刀从1647年诞生以来,在战场上始终保持着生命力,必然尤其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首先,直线突刺威力较大。使用刺刀时,士兵的基本步法是在一条直线上前后运动,枪身重量和加速度都作用在刀尖,可以提供更大的突破力量。刺刀走的是两点间最近的直线,正合了枪法中的“枪扎一条线”的规律,因此很容易以小动作杀入对手空档。
其次,刺刀伤害更大。刺刀看似窄小,但它造成的贯通伤往往更致命,这一点要强于大刀。
1746年4月6日的苏格兰和英军之间的卡洛登之战(Battle of Culloden),是把刺刀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的一次经典战例。
此战中,苏格兰士兵使用双刃阔剑的,和使用套筒式刺刀的英军展开激烈的肉搏,结果仅接受两周刺刀训练的英军,竟然对苏格兰阔剑兵形成绝对优势,将其彻底击败。战斗中英军战死48人,而苏格兰人死亡1500多人。除了英军更强的纪律和更灵活的战术,刺刀本身对阔剑的优势也是英军获胜的原因之一。
但不管怎样,“抗战大刀”代表的是顽强、勇敢和自强不屈,这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的标志。
大刀之于抗战,早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武器,而是“全民抗日”的象征!
参考资料:《抗战中对破锋八刀的研究》《三八刺刀完胜抗战大刀,一寸长一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