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民众所推崇或赞美的代表了这个社会的现状也预示了发展方向。
最近总刷到张雪峰的视频,这个人越来越火,不仅仅高考学子和家长是他的拥趸,高中生、初中生家长也视他为指引未来道路的神,早早地开始对他膜拜信奉。
我不喜欢这个人,不喜欢这个人是从他的气质谈吐开始,但是出自个人攻击的角度评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在任何制度的社会里谋生,选面包还是选理想都是一个问题,普通人或者穷人的孩子选面包,有资源或者有钱人的孩子选理想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反映,但是去指点年轻人刻意选面包,去揶揄甚至打击普通人纯真娇嫩的理想就过分了。许多家长奉他为神认为他“是真正为了底层老百姓的孩子”,这种评价就是社会底层畸形思想。
在发达国家即使对于贫穷家庭的孩子,学校和整体社会始终鼓励年轻人追寻自己的梦想跟随自己的兴趣做选择,在这种前提下再给予一些中肯的指导建议。别小看仅仅是鼓励,这种鼓励也许可以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不是说这话的老师和学校不谙世间冷暖和现实残酷,而是他们在充满残酷的现实中为年轻人和社会的未来而竭力呵护一份希望和勃勃生机,这才是社会道德责任。
现在的学生们在高中结束之前那些爱好、兴趣都已经濒临枯萎,多数年轻人毕业之后几乎是无目标、无志趣、无激情的人。就像成年人大部分的快乐不是打牌按摩就是追剧刷视频,来自于旅行阅读健身也是少数,能在工作中获取快乐的所剩无几,张雪峰这位良苦用心的好人却非要扼杀年轻人在教育经历中选择喜好的唯一一次机会。一个人没有兴趣支撑生活,家庭何以有乐趣,社会氛围何以有乐趣?考名牌大学、当公务员、捧铁饭碗这都不叫乐趣,只是奋斗目标,只有喜爱这类职业的人才叫获得了乐趣。问题是考公务员的目标又是一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些败下阵的多数孩子又该何去何从?如果那个时候再凭兴趣找工作难上加难,如果最终找的是一份非专业对口的工作当初又何必浪费那四年的宝贵时光。
不是有钱有资源家庭的孩子才有资本根据兴趣选择自己的路,而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负担得起试错的经济成本,没有钱和没有资源的家庭,梦想、兴趣、毅力也是有价值的资本。
父母总是不愿相信兴趣和成果之间能有什么联系。没有兴趣、没有奋斗的激情只有粗糙的功利主义,人生从刚开始体验意义就失去了意义。
家长们喜欢张雪峰因为家长们相信听他的话至少提高了找到好工作的概率。命运既然交给概率就已经不在自己手上了。
先选面包再选理想是理性的,正如我开篇提到这么做是正常现象,但是去大肆宣扬成为导向就是社会向畸形发展的迹象。社会需要心怀各种志向的年轻人,需要多元的角色,需要不为斗米而坚守志趣的人,需要像“韦神”那样精神富足的人,需要清贫的艺术家,需要拮据落魄的摇滚歌手,生机蓬勃的社会需要生动饱满的各种人物角色而不应到处是功利主义者。
新闻工作者没有那份执着和热爱,大众如何知道3.15曝光的民生黑幕,政府如何重视黑煤窑的安全隐患,失踪的儿童和妇女如何被关注,越是真相难以获得、真话无人敢说的时代,越是更加需要新生力量后继有人。
他不建议普通家庭孩子学新闻、英语和小语种、生化环材……结果就会出现听他话的孩子纷纷涌向剩余的那几个专业……多可怕啊。听着确实为普通家庭的经济状况着想、为孩子未来的经济状况着想,可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非要过着无休止的你争我夺的生活吗?“你要是想让他靠自己在异地买房就别让他学化学”,他的类似这样的句句“掏心窝子的话”深得人心。普通家庭不应该被经济概念之外的因素定义,普通家庭的格局与价值观本可以一代代变得不普通,但是张雪峰说的话就像大数据给用户推送的信息和观点一样愈加迎合坚固了用户的观念。他的箴言就会使普通家庭的格局一代一代的局限下去。
有人说谁爱为理想谁就去呗,谁想做贡献谁就上呗,我为现实有错吗?没有面包谈什么理想!是的,弃学务农没有错、出国留学没有错、向现实低头没有错、向命运挑战也没有错,但是引导宣扬其中任何一种以否定其他种就是错。
我出自一个普通家庭,我自己更是一个普通的人,我的父母从未“为了我好”否定我因兴趣而做的选择,我没有经济能力扶持我的孩子成年之后怎样怎样,但我绝不会“为了他好”就不分青红皂白否定他因兴趣而做的选择。我和我的父母都没有为孩子做经济后盾的底气,正是因为我们见过世间万种艰难,我们普通人的艰难其实没什么贵贱难易,反而忘记理想和追求,一头扎进你争我夺的世界里很可悲。
张雪峰建议读文科的孩子从大一就开始读两本书,考公务员的书,听着太贴心又觉着太悲哀。他是寒门学子的一束光,却是社会的一块乌云,他遮住了来自晴空的阳光,善意地分享自己的蜡烛为普通人指路。
现在我可以进行人身攻击了,我不喜欢这个人的流里流气,他语言里夹着“他妈”跟陈丹青说“我操”同样是脏话,但是气质别如云泥宵壤。当一代年轻人被一个人劝服的时候我希望那个人温文尔雅谈吐非凡成为年轻人在未来效仿的榜样。因为从心理学上说,你认可他的观点,就会情不自禁认可这个人,于是你总会不自知地模仿他几分。